-
公开(公告)号:CN106381582B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611092515.4
申请日:2016-12-0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 上海纺织裕丰科技有限公司
IPC: D01H7/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加赛络纺中单纱捻度的加工装置。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的加工装置的增加赛络纺中单纱捻度的加工方法。针对赛络纺纱生产中存在问题,本发明在前罗拉钳口至加捻点之间加装一个自回转的假捻装置。在正常开车的情况下,经前罗拉钳口输出的须条通过自回转假捻装置后,须条的捻度将增加。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该段须条强度,减少由于不匀导致的断头;另一方面,由于捻度传递的不均匀性,导致并和的过程中须条能被卷入更多的捻度,成品性能更接近股线。
-
公开(公告)号:CN102618986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210111288.0
申请日:2012-04-16
Applicant: 东华大学 , 上海申安纺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制皮芯结构功能性纱线的加工装置,包括牵伸系统和加捻系统,所述牵伸系统的前罗拉后设置有一个三口并列型喇叭口;所述三口并列型喇叭口后安装一转子式假捻器;所述转子式假捻器后还设有一对位于所述加捻系统前的输出罗拉;所述转子式假捻器包括转子和横销;所述横销设置在转子的出口处;所述转子外侧安装有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通过皮带轮与发动机相连。本发明可以使得不同品种的纤维位于纱线内外层的特定位置,以得到结构功能性纱线。
-
公开(公告)号:CN102618974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111324.3
申请日:2012-04-16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细纱过程中实现单纱加捻成股线的装置,包括前罗拉、中罗拉、后罗拉、输出罗拉、喷嘴,所述的前罗拉前方设有一对输出罗拉,所述的输出罗拉与前罗拉之间设有一对喷嘴;所述的喷嘴包括壳体、吸口、进气管、纱道、开纤管、气室、喷射孔,所述的壳体内中轴线位置由前至后依次设有吸口、进气管、纱道、开纤管,所述的进气管外侧设有气室,所述的气室连接若干喷射孔,所述的喷射孔另一端朝向进气管,所述的开纤管内部设有若干沟槽。本发明能够在细纱过程中,将两条粗纱同时进行牵伸,并获得真捻,再加捻形成股线,从而大大缩短了股线制作的流程,节约了成本,装置结构合理且简洁、实用性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147202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86865.X
申请日:2013-03-18
Applicant: 东华大学 , 宝纺(广州)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色竹节复合纱线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四罗拉细纱机生产,增加喇叭口和罗拉刻槽后,可同时输入三股粗纱条,对竹节纤维束单独进行浸渍处理和拉断处理;竹节纤维束浸渍处理后由于罗拉运动呈间歇性,被拉断形成竹节段,一小段一小段夹捻于两股正常纺纱的平行纤维束中,呈现出特殊的纤维分布,形成竹节复合纱,竹节段分明;双色竹节复合纱线兼具多种纱的优点,由于拉断竹节段的两头端竹节分明的特殊分布,并与平行纤维束的原料差异性,上染率有所不同,使染色后呈现不同特殊效果,外观新颖多样,实现色彩的变化和功能的变化,其市场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2517914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14795.7
申请日:2011-12-14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D06M23/12 , D06M15/01 , D06M15/564 , D06M15/263 , D06M15/643 , D06M10/00 , D02G3/36 , D02J13/00 , A47K10/02 , D06M10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净化皮肤作用的毛巾的制备方法和通过此制备方法所获得的毛巾。所述的具有净化皮肤作用的毛巾的制备方法为:将茶树精油、微胶囊溶液等配制茶树精油微胶囊整理剂;将茶树精油微胶囊整理剂覆加在芯纱上;将上述芯纱进行后整理,制成纱线;将纱线织成织物,在烘干设备中进行预定形锁定处理,加工后制成毛巾。本发明采用纯天然茶树叶子的提取物,不含任何化学成分,利用最先进的纳米微胶囊技术,可持久、均匀释放茶树精油的同时,不影响织物本身的舒适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154748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090470.8
申请日:2011-04-1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捻纯棉纱线的加工方法,包括:在前罗拉(3)后加装给湿装置(7)对纱线(5)进行给湿处理,0.5~1MPa高压水通过给湿装置(7)外部的入口(9)进入后在内壁上0.05~0.2mm的喷孔(10)处形成水雾,作用于通过的纱线(5);在导纱钩(4)正上方120~130mm处加装导纱器(4’),在导纱钩(4)和导纱器(4’)之间加装加热装置(8)对纱线(5)进行加热处理。本发明的加工方法只需将传统环锭纺设备加装给湿装置和加热装置,操作简单,适合规模化生产;本发明获得强捻纯棉纱线既克服了传统强捻纯棉纱线容易产生“小辫子”的缺点,又能够改善后道强捻纯棉产品的布面匀整性,提高最终产品的附加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115930A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1110090250.5
申请日:2011-04-1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紧密赛络纺纱线的加工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包括:第一粗纱(1)和第二粗纱(2)经过后罗拉(8)、中罗拉(9)、前罗拉(10)完成牵伸后,分别进入须条引导装置(7)的第一入口(4)和第二入口(5),并在出口(6)处汇合成细纱(3);该加工装置,包括:后罗拉(8)、中罗拉(9)、前罗拉(10)、导纱钩(11)以及须条引导装置(7),其中所述的须条引导装置(7)与机架固定连接,其包括第一入口(4)、第一入口(5)和出口(6)。本发明的加工方法简单,所获得的赛络纺纱线与传统赛络纺纱线相比毛羽更少,同时单股捻度更多;本发明的加工装置只需在传统的赛络纺纺纱装置通过加装须条引导装置,操作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699654B
公开(公告)日:2010-05-05
申请号:CN200510026782.7
申请日:2005-06-15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纺制直接在布面形成特定图案的竹节纱线控制系统。系统主要包括图案提取单元、组态软件和可编程控制器以及转速测量和伺服执行机构三大部分;首先根据图案提取单元将所需织造的图案进行组织点的分解,其次根据分解结果编写可编程控制器程序,最后通过转速测量传感装置测量前罗拉转速并及时反馈给可编程序控制器以驱动伺服执行机构改变后罗拉转速,实现竹节纱线的生产。它解决现有花式纱线产品的开发还是按照纱线设计、试纺、试织、风格确认的传统工艺路线,产品很大程度上具有布面风格图案不可控性或需要多次修正造成开发流程过长的技术问题,利用该系统完成根据后道织造需要来实现前道纱线生产的整个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1608357A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810039291.X
申请日:2008-06-20
Applicant: 东华大学 , 浙江浪莎针织有限公司
IPC: D02G3/02 , D06M13/165 , D06M15/643 , D06M10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菠萝叶纱线的纺纱方法,包括:步骤1.对菠萝叶纤维进行开松和梳理;步骤2.对由步骤1得到的菠萝叶纤维进行并条、粗纱和细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之前,对菠萝叶纤维喷洒助剂养生12h~24h;所述的菠萝叶纤维与助剂的重量比为98∶2~93∶7。本发明的优点是菠萝叶纤维可以满足细纱工艺的要求,能够纺制40英支的纯菠萝叶纤维纱线。
-
公开(公告)号:CN100447321C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510110640.9
申请日:2005-11-23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纺织领域,特别是一种赛络纺纺制大豆纤维和ES纤维混纺纱的加工方法。它通过如下步骤实现的:(1)采用赛络纺纱技术;(2)采用按照重量百分比为3%~15%的ES纤维和97%~85%的大豆蛋白纤维混纺,并通过后道热处理使得ES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在连接处形成一定数量的热粘合点,加热温度为80~120℃,通过ES纤维的粘合作用将其固定。本发明主要解决现有的大豆蛋白纤维产品起毛起球现象严重,难以满足高档产品的要求的技术问题,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合经济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