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整体式节点的FRP组合结构框架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47781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67255.5

    申请日:2012-07-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采用整体式节点的FRP组合结构框架及其施工方法,其中的采用整体式节点的FRP组合结构框架由FRP管混凝土组合梁和FRP管混凝土组合柱连接构成,FRP管混凝土组合梁水平设置在FRP管混凝土组合柱之间,二者在交汇处采用FRP整体式节点固定连接;FRP整体式节点由两个节点单体对扣在一起后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每个节点单体由竖向半管和横向半管交汇后一体形成,竖向半管的两个纵向端面各自向外延伸形成连接耳,竖向半管的上、下两端面各自向外延伸形成水平的柱连接件;横向半管的两个横向端面各自向外延伸形成连接耳,横向半管的左、右两端面各自向外延伸形成梁连接件。本发明可实现在框架梁、柱的FRP管中添加钢骨,或者在梁中布置预应力筋,可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和刚度。

    一种立式网壳钢混凝土组合构筑物

    公开(公告)号:CN102392488A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110317873.1

    申请日:2011-10-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立式网壳钢混凝土组合构筑物,属于耸立在城市中的标志性建筑物,这种立式网壳钢混凝土组合构筑物由钢管再生混凝土桁架和单层网壳构成,钢管再生混凝土桁架与地面之下的基础固接,单层网壳围绕在钢管再生混凝土桁架外;钢管再生混凝土桁架是由钢管再生混凝土柱通过钢管连接而成的框架,网壳杆件采用圆钢管,杆件之间节点采用焊接空心球节点,杆件与钢管再生混凝土桁架之间焊接连接。本发明结构体系抗震性能好,可实现的高度高;通透性好,其与LED灯的完美结合,使构筑物的夜景更加绚丽多彩。

    用组合网架结构做楼板的框架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40850A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1110047550.5

    申请日:2011-02-28

    Inventor: 计静 张文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用组合网架结构做楼板的框架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土木建筑结构领域中的房屋框架结构,其中的用组合网架结构做楼板的框架由框架柱、框架边梁、组合网架楼板连接构成,组合网架楼板一层一层地安装在框架柱与框架梁围成的空间内;组合网架楼板由钢筋混凝土板和网架的腹杆、下弦杆安装在一起形成,腹杆位于钢筋混凝土板与下弦杆之间,相邻的四块钢筋混凝土板之间在对角处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腹杆与连接板焊接,腹杆与下弦杆通过空心球节点连接。本发明可充分发挥混凝土受压,钢材受拉这两种不同材料的强度优势,实现施工阶段自承重,刚度大,稳定好。

    保温储罐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20253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910879848.9

    申请日:2019-0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保温储罐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保温储罐结构包括罐底、罐壁及罐顶,罐壁呈筒状结构,罐壁底部与罐底相接,罐顶与罐壁顶部相接并封闭罐壁顶部开口;罐顶包括网壳结构及铺设于网壳结构上的保温顶板;罐壁包括同轴套设的内筒、保温筒及外筒,保温筒与内筒之间和/或保温筒与外筒之间浇筑活性粉末混凝土;罐底包括保温底板。施工方法用于建造保温储罐结构。本发明中,罐顶的网壳结构十分稳定,适于制造大直径的罐顶,且建造出的保温储罐结构的罐顶质量较轻,能有效减小罐顶向罐壁施加的作用力,同时罐壁的结构强度大,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故适于制造超大型保温储罐,在使用过程中能有效减少象足屈曲等情况的发生,保证使用寿命。

    采用正交索梁结构制造罐顶的储罐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20254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910879967.4

    申请日:2019-0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正交索梁结构制造罐顶的储罐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采用正交索梁结构制造罐顶的储罐结构包括罐底、罐壁及罐顶,罐壁呈上下开口且内部中空的筒状结构,罐壁底部与罐底相接,罐顶与罐壁顶部相接并封闭罐壁顶部;罐顶包括索梁结构及铺设于索梁结构上的顶面板,索梁结构包括承重索网、位于承重索网的上方的支撑索网及设于承重索网与支撑索网之间的多根支撑件,承重索网与支撑索网均张紧并覆盖于罐壁顶部,承重索网及支撑索网与罐壁相接,多个支撑件均竖直设置,各支撑件下端与承重索网相接,且各支撑件上端与支撑索网相接,顶面板铺设于支撑索网上。本发明适于制造超大型储罐。

    梁柱翼缘为矩形钢管混凝土的组合框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69317B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710143676.X

    申请日:2017-0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梁柱翼缘为矩形钢管混凝土的组合框架体系及施工方法,这种梁柱翼缘为矩形钢管混凝土的组合框架体系由组合柱和组合梁通过节点连接构成,组合梁水平设置在组合柱之间,节点为钢管混凝土整体式节点,组合柱是翼缘为矩形钢管混凝土的十字型或工字型组合柱;组合梁是翼缘为矩形钢管混凝土的工字型蜂窝梁;节点与组合柱在各自的连接板处通过高强螺栓固定连接,节点与组合梁在各自的连接板处也通过高强螺栓固定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繁琐,组合结构之间的连接以及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组合柱组合梁构成的框架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69320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48605.9

    申请日:2017-0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19 E04B1/1903 E04G21/00 E04H9/02 E04H9/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组合柱组合梁构成的框架及其施工方法,这种组合柱组合梁构成的框架由组合柱和组合梁通过节点连接构成,组合梁水平设置在组合柱之间,节点为内填自密实混凝土的外套整体式节点;组合柱为节段式中空管混凝土组合柱,组合梁为体外预应力翼缘为矩形钢管混凝土的蜂窝型工字梁;节点通过上连接环、下连接环与组合柱固定连接,节点通过端梁连接板及节点腹板与组合梁连接,组合梁和节点的节点端梁中浇筑自密实细石混凝土,浇筑完自密实细石混凝土后,组合梁的自密实细石混凝土和节点的自密实细石混凝土是贯通的,养护后与节点外管形成一体。本发明解决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柱与翼缘为矩形钢管工字梁连接节点的复杂性问题。

    内置高强混凝土芯柱的组合柱组合梁框架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67128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410220963.2

    申请日:2014-05-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内置高强混凝土芯柱的组合柱组合梁框架及其施工方法,其中的内置芯柱的异强组合柱组合梁框架具有内置非对称的钢骨或塑骨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内置芯柱的配筋混凝土组合柱,组合梁水平设置在组合柱之间,二者在交汇处采用节点连接;芯柱由纵筋、箍筋、混凝土浇注在一起形成,纵筋分布在芯柱的周围,箍筋包裹在纵筋外,芯柱置于配筋混凝土柱中;组合梁中钢骨或塑骨设置横向加劲肋,跨中处钢骨或塑骨位于组合梁的下部,支座处钢骨或塑骨位于组合梁的上部,预应力筋沿长度方向设置在组合梁中;梁柱节点处预应力筋从芯柱的两侧穿过,在组合柱端张拉和锚固。本发明能够明显减小柱的截面尺寸,避免体系中出现过于臃肿的胖柱;组合梁中预应力筋可产生均布反力来抵消部分外荷载。

    水中悬浮输送管道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22019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410087263.0

    申请日:2014-03-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水中悬浮输送管道及其施工方法,其中的水中悬浮输送管道采用钢管或钢-混组合管,管内径0.3~3.0米,钢管采用无缝钢管制作,钢-混组合管由内、外两层钢管间喷灌筑细石混凝土形成;管道通过固定装置置入20~40m水深位置,依靠水浮力、管道自重和固定装置共同作用使管道稳定在水中,固定装置为张力腿固定结构,张力腿固定结构由抗拔桩、抗浮悬索构成,抗拔桩固定在水底,钢管或钢-混组合管与抗拔桩通过抗浮悬索连接。本发明改变了传统的水底管道铺设方式,将管道悬浮在水中,受力合理,安全性能高,并能降低工程造价,施工制作简单,使用期间维修检测方便,利于实时监控等。

    预应力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框架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43804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310194645.9

    申请日:2013-05-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预应力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框架及其施工方法,其中的预应力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由组合梁和组合柱连接构成,组合柱由空心钢柱内部填入混凝土形成,空心钢柱是由一一对应的薄壁型钢之间通过间隔设置的水平缀板或钢筋连接形成的框体,缀板或钢筋沿薄壁型钢高度方向依次平行排列;组合梁由空心钢梁内部设置预应力筋后填入混凝土形成,空心钢梁是由对应的薄壁型钢之间通过间隔设置的纵向缀板或钢筋连接形成的框体,预应力筋沿空心钢梁长度方向布置,缀板或钢筋沿薄壁型钢长度方向依次平行排列;组合梁插入组合柱相邻的两块缀板或钢筋之间,再浇筑混凝土形成节点。本发明可建造多高层和较大开间的公共建筑,开拓性地拓展了冷弯薄壁型钢的应用范围,框架结构中节点结构简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