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94110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141320.X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温度特性的垃圾分类识别系统,包括温湿度测量装置、热风机、红外温度探头、数据处理装置;其中温湿度测量装置用于对自然环境进行测量得到环境测量数据,热风机用于向待分类垃圾吹出热风,红外温度探头用于探测待分类垃圾的温度,数据处理装置用于采集数据进行计算分析进而得到识别结果。本发明能够根据温度特性对干燥、湿润垃圾进行分类识别,同时,利用干燥垃圾中各组分热扩散特性不同,可以对干燥垃圾中的组分进行分类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4425222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210165310.3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离子液的配置方法及其去除恶臭气体的应用;其包含如下百分比的组分:去离子水96.98~97.30%,氢氧化钠0.15~0.5%,碳酸氢钙0.9~1.5%,硫酸镁0.95~1%,其余为硅灰石和甲石盐。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具有使用到的化学成分用量极低,对人体无害、无刺激,可以高效去除存余垃圾填埋场进行二次开采和资源化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为现场作业工人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减少垃圾开采中造成的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0342651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1910742445.X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34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生物酶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处理工业污水或垃圾渗滤液中的应用,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微生物酶复合制剂,包括EM菌剂、好氧菌蛋白酶和厌氧菌蛋白酶。本发明从活性污泥中提取出的好氧菌蛋白酶和厌氧菌蛋白酶可以为EM菌剂中的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提供大量的活性酶,提高其初始的反应速率,进而能够显著提高EM菌剂初始的COD去除率,快速将可能打破EM菌剂平衡的污水环境进行改善,因而本发明提供的微生物酶复合制剂可以适用于各种工业污水或垃圾渗滤液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3860302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370799.X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1B32/324 , C01B32/336 , C01B32/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件垃圾类废木自热式热解‑活化制备活性炭的工艺及系统,首先将大件垃圾类废木破碎,随后进行干燥,干燥颗粒给入热解炉,热解炉采用间接加热式回转窑,热解产品分为两路:气态的热解挥发分给入气体燃烧器,燃烧产生的热烟气通过小型蒸发器产生水蒸气后一路给入活化炉,一路给入热解炉;固态的热解焦给入活化炉,由水蒸气和空气耦合活化产生活性炭,活化后的尾气作为热解挥发分燃烧器再燃脱硝的燃料,其在燃烧器后段给入通过构筑还原性气氛实现NOx的还原,达到低氮燃烧的目的。整个工艺路线可实现能量平衡,无需外供热源,并且耦合活化过程与热解挥发分燃烧过程,实现绿色低氮燃烧。
-
公开(公告)号:CN113321297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622187.9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上海环云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IPC: C02F3/28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级生化出水硫铁协同混养反硝化深度脱氮方法,向城市污水或工业废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出水中连续投加适量有机碳源及硫源,然后进入装有铁刨花‑黄铁矿复合填料和活性污泥絮体的折流式脱氮反应池,在反硝化细菌作用下发生异养反硝化脱氮过程、自养反硝化脱氮过程;处理后出水进入竖流式沉淀池的中心管,经沉淀后排出,部分沉淀污泥作为剩余污泥排出。本发明利用系统内存在的异养反硝化、Fe0和Fe2+自养反硝化与硫自养反硝化维持水中酸碱平衡,提高反硝化菌群丰度,促进硫、铁自养反硝化菌与异养反硝化菌协同脱氮作用,从而提高脱氮效率。本发明的方法易于操作管理,运行成本较低,可有效降低污泥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432180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305073.3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置与资源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类干垃圾热解分级燃烧方法和系统。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类干垃圾热解分级燃烧方法,包括:将干垃圾进行热解处理,以提供热解半焦和热解挥发流股;将热解半焦与第一空气流股进行不完全燃烧反应,以提供第一中间流股和炉渣;将第一中间流股与第二空气流股进行二次燃烧反应,以提供第二中间流股,所述第二空气流股中包括热解挥发流股;将第二中间流股与第三空气流股进行三次燃烧反应,以提供燃尽流股。本发明所提供的分类干垃圾热解分级燃烧方法和系统,有助于分类后垃圾更合理、高效、清洁的资源化利用,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079972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985502.X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F291/00 , C08F220/06 , C08F222/38 , C08F292/00 , C02F1/44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渗滤液转化成高吸水性凝胶固体颗粒的方法,取生活垃圾渗滤液纳滤浓缩液,在30℃~70℃恒温水浴电磁搅拌器作用下,向烧杯中加入渗滤液浓缩液并充分搅拌,向烧杯中依次加入定量过硫酸钾、丙烯酸和作为交联剂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搅拌至反应体系产生粘度、凝固,静置待渗滤液聚合凝胶完全形成,关闭恒温水浴反应器,待凝胶冷却至常温取出,切成小立方体,放入烘箱中烘干,得到渗滤液凝胶固体颗粒。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使作为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污染物转化为高吸水性凝胶固体颗粒,解决了垃圾渗滤液纳滤浓缩液难以处理的问题,实现渗滤液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具有经济与社会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0228934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648189.8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造粒燃烧工艺及系统,将含水率60%-80%的湿污泥输入污泥干化机,污泥干化后干污泥含水率控制在15%-35%,干污泥与防结焦药剂粉末、生物质粉末在搅拌机内充分混合后输入到环模造粒机,形成直径大于0.5cm的圆柱状颗粒,再输入到链条层燃炉,经过1.5-2.5小时实现完全燃烧,产生高温烟气经过余热锅炉,余热锅炉产生的水蒸气作为前端干化机热源。水蒸气通过污泥干化机水蒸气入口,进入污泥干化机,与污泥间壁式换热后,成为冷凝水,通过冷凝水出口返回到余热锅炉。本发明将污泥与防结焦药剂及生物质充分混合,采用环模造粒方式,形成致密颗粒,并采用层燃炉燃烧,实现颗粒内的燃料充分燃烧。
-
公开(公告)号:CN212029515U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20216436.5
申请日:2020-02-27
Applicant: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垃圾焚烧系统,包括顺序设置的干燥裂解炉、高温气化炉、过氧燃尽炉和燃尽室,将垃圾投入干燥裂解炉中,干燥输送炉排上的垃圾被干燥、破碎、部分裂解,然后从炉排缝隙落入流化裂解布风室顶部的流化裂解区和空气进行裂解反应,产生的高温裂解气进入高温气化炉;在高温气化炉中,裂解固态产物和空气进行气化反应,进入气化炉的裂解气和水蒸气与高温气化炉内高温焦炭及反应气进行重整反应,生成易燃尽反应气并进入燃尽室中,产生的气化反应渣进入过氧燃尽炉;在过氧燃尽炉中,气化反应渣与空气反应进行燃尽,产生的过氧烟气进入燃尽室;在燃尽室中,高温气化反应与高温过氧烟气进行混合燃烧,保证二噁英充分脱除。(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6890211U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20503921.X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上海在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1/40 , C02F1/52 , C02F1/24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处理渗滤液的序批式气浮装置,主要改进点为:罐体的顶部设有溢流管,溢流管上设有溢流口,溢流管上设有液位调节装置,溢流口部分置于溢流槽内。液位调节装置包括外套管,外套管套在溢流管外围,溢流管外围设有支撑板,外套管置于支撑板上,溢流管的侧壁上设有溢流口,外套管上设有螺旋形孔,外套管顶部连接有圆杆,圆杆的顶端穿出溢流槽并连接有旋盘。排渣槽底部通过软管连接排渣管。排渣槽的底部连接自来水管。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小流量易堵塞、需要人工频繁清理调节的情况,对SS和动植物油的去除效果更佳,降低了运营的难度和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