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48345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116428.1
申请日:2016-03-02
Applicant: 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 C22C38/005 , C21D1/26 , C22C33/04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26 , C22C3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焚烧炉炉排用高强韧高温耐磨耐蚀铸钢及其制备方法,其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C:0.18%~0.42%;Si:0.8%~2.0%;Mn:0.5%~1.2%;Cr:15%~25%;P≤0.015%,S≤0.01%;Al:1.5%~3.5%;稀土RE:0.005%~0.02%;其中,当C
-
公开(公告)号:CN11142304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010396359.0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78 , C02F1/72 , C02F1/32 , C02F101/30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膜滤浓液的一体化处理装置,由位于装置上段的介质阻挡放电的等离子体发生段和位于装置下段的协同臭氧污染物反应段构成。装置上段设置氢气进气口,上段与下段之间插入绝缘隔板,并设置等离子体氢气进口导管。装置下段设置排气口、水样出口、进口、臭氧和氧气进气口。反应器内筒与外筒之间注入用于冷却和接地极的循环水。放电电极插入反应器内筒中。微孔曝气头设置在反应器内筒底部。垃圾膜滤浓缩液进入内筒,臭氧和氧气混合气通过微气泡曝气进入内筒,等离子氢气通过介质阻挡放电产生并通入垃圾膜滤浓缩液液面之下,同氧气反应原位产生过氧化氢,实现有机物的强化氧化处理,提高了降解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43614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86556.0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上海环境集团再生能源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炉,涉及垃圾焚烧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焚烧炉本体、中间拱以及再循环烟气喷管,中间拱设置于焚烧炉本体的炉膛内,并位于前拱、后拱以及燃烧段炉排之间,且中间拱与前拱之间能够形成第一烟气通道,中间拱与后拱之间能够形成第二烟气通道,以使焚烧炉本体的炉膛内的高温烟气流经第一烟气通道和第二烟气通道,并在中间拱的上方汇合后进入烟道中;再循环烟气喷管设置于中间拱的底部,用于向焚烧炉本体的炉膛内喷入低温烟气,且至少一组再循环烟气喷管朝向中间拱的前侧,至少一组再循环烟气喷管朝向中间拱的后侧。本发明通过在炉膛内设置防结焦的中间拱,增大高温烟气的扰动,促进挥发分与氧气混合,提高了燃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332396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10155416.X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垃圾渗滤液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属于渗滤液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方法是将渗滤液依次通过膨胀颗粒污泥床厌氧反应器消化系统、同步碳化和氨吹脱系统、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消化系统、纳滤系统和同步硝化反硝化系统。充分结合厌氧EGSB高效去除COD和AnMBR最大能源转化、同步碳化除钙和氨吹脱的优势,使本发明具有不需外加碳源、曝气能耗低、温室气体排放少、系统运行稳定、剩余污泥产量少等优点,具有更多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540036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111467047.5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修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修复土壤‑地下水苯胺污染的有机生物炭及修复方法。该有机生物炭制备原料包括:剩余污泥、餐厨垃圾、及其发酵沼渣等。首先按一定比例将剩余污泥、餐厨垃圾、及其发酵沼渣混合。然后将剩余污泥、餐厨垃圾、及其发酵沼渣混合物浸渍在金属离子溶液中,同时搅拌浸渍液并进行超声预处理。将混合物烘干,并在惰性气体氛围下负载金属物质,形成有机生物炭。炭材料原料易得,制作方便,可实现“以废治废”。此炭材料表面可产生持久性自由基用于土壤‑地下水苯胺污染物的氧化降解,可用于改善土壤条件,实现固废的资源化,是一种绿色的土壤‑地下水修复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860302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111370799.X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1B32/324 , C01B32/336 , C01B32/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件垃圾类废木自热式热解‑活化制备活性炭的工艺及系统,首先将大件垃圾类废木破碎,随后进行干燥,干燥颗粒给入热解炉,热解炉采用间接加热式回转窑,热解产品分为两路:气态的热解挥发分给入气体燃烧器,燃烧产生的热烟气通过小型蒸发器产生水蒸气后一路给入活化炉,一路给入热解炉;固态的热解焦给入活化炉,由水蒸气和空气耦合活化产生活性炭,活化后的尾气作为热解挥发分燃烧器再燃脱硝的燃料,其在燃烧器后段给入通过构筑还原性气氛实现NOx的还原,达到低氮燃烧的目的。整个工艺路线可实现能量平衡,无需外供热源,并且耦合活化过程与热解挥发分燃烧过程,实现绿色低氮燃烧。
-
公开(公告)号:CN11710141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315409.8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1D65/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膜清洗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膜清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依次采用酸性清洗剂和碱性清洗剂对待清洗膜组件进行清洗;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酸性清洗剂包括柠檬酸15~22%、二氯异氰尿酸钠0.3~0.5%、羟基乙叉二膦酸2~4%和水75~80%;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碱性清洗剂包括碳酸钠8~10%、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12~20%、二氯异氰尿酸钠0.3~0.5%和水75~80%。发明提供的清洗方法能够有效的去除膜组件上的污染物,提高膜性能,延长膜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7388257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1710676967.5
申请日:2017-08-09
Applicant: 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炉用高压损炉排片结构装置,包括固定炉排片和动炉排片,它们分别设有炉排片支撑块、支撑块挡块、支撑型钢、型钢挡块及底座;底座上安装支撑型钢和型钢挡块并由螺栓固定,支撑型钢的顶部安装支撑块和支撑块挡块,并由螺栓固定;每个炉排片在底座上设置并排安装的双支撑件。固定炉排片与动炉排片交错布置,动炉排片底座依靠驱动单位前后运动,使动炉排片自下而上前后往复运动,实现垃圾的移动和翻转。本发明改变了炉排片固定方式,改进了炉排片尾部结构形式,保证炉排片本体不易翘起,同时容易拆卸检修;同时改变了炉排片进风形式,横向进风均匀,形成高压损特征,提高了炉排型焚烧炉燃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5379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04975.6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反渗透过滤的增压装置,包括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的第一离心泵和第二离心泵,第二离心泵位于第一离心泵的扬程内,第一离心泵和第二离心泵的电机转向相反,第一离心泵和第二离心泵分别包括第一流道腔和第二流道腔,第一流道腔和第二流道腔反向设置,第一流道腔的出水口和第二流道腔的出水口沿同一水平线上正对设置,且两出水口之间连通有与两出水口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的连接直管,第一流道腔的进水口和第二流道腔的进水口沿同一水平线设置,且两进水口分别位于第一离心泵和第二离心泵远离对方的一侧,第二离心泵的流道腔耐压强度高于所需出水压力,采用常规离心泵串联加压满足膜组件的操作压力,同时提升运行稳定性,降低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540036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1467047.5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修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修复土壤‑地下水苯胺污染的有机生物炭及修复方法。该有机生物炭制备原料包括:剩余污泥、餐厨垃圾、及其发酵沼渣等。首先按一定比例将剩余污泥、餐厨垃圾、及其发酵沼渣混合。然后将剩余污泥、餐厨垃圾、及其发酵沼渣混合物浸渍在金属离子溶液中,同时搅拌浸渍液并进行超声预处理。将混合物烘干,并在惰性气体氛围下负载金属物质,形成有机生物炭。炭材料原料易得,制作方便,可实现“以废治废”。此炭材料表面可产生持久性自由基用于土壤‑地下水苯胺污染物的氧化降解,可用于改善土壤条件,实现固废的资源化,是一种绿色的土壤‑地下水修复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