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部带有双层结构的一体化反应堆

    公开(公告)号:CN203070785U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20017234.8

    申请日:2013-0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顶部带有双层结构的一体化反应堆,其包括设置在压力容器内的堆芯、内置式蒸汽发生器、主泵和控制棒驱动机构;压力容器上部筒体与环形的设备支撑平台构成整体结构,弧形的压力容器内顶盖通过压力容器内顶盖与设备支撑平台的法兰连接在设备支撑平台;控制棒驱动机构设置在压力容器内顶盖上,主泵设置在设备支撑平台上;堆芯和内置式蒸汽发生器布置在设备支撑平台下方;压力容器外顶盖设置在压力容器上部筒体顶端,并且通过压力容器外顶盖与压力容器上部筒体的法兰与压力容器上部筒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为具有较高安全性的、较好工程实施性的一体化反应堆结构设计方案。

    用于核反应堆的多样化专设安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2549319U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20072146.3

    申请日:2012-0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核反应堆的多样化专设安全系统,其包括一回路非能动余热排出子系统、依靠重力注入给水的蒸汽发生器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子系统、全压的能动余热排出子系统、低压非能动安注子系统、水淹和风冷结合的非能动安全壳冷却子系统。各个子系统能独立运行或相互配合,在堆芯与最终热阱之间建立并列、冗余、原理多样的完整余热排出渠道,快速、高效的对反应堆主系统和堆芯进行冷却,使反应堆在事故初期能够较快进入安全状态。即使某一子系统出现故障,其他子系统仍能够提供完整有效的余热排出功能,保证反应堆得到有效冷却。

    水淹和风冷相结合的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2549316U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20072601.X

    申请日:2012-0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淹和风冷相结合的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其完全自启动、无中间控制环节、可靠性高。为实现所述目的的水淹和风冷相结合的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水池和空气导流罩,冷却水池可淹没安全壳,在冷却水池内安全壳外设置该空气导流罩,该空气导流罩具有环绕安全壳的环绕部以及位于安全壳顶部上方的通往大气的导流部,环绕部和导流部连接成一体,冷却水池具有空气入口,从冷却水池的空气入口、到空气导流罩的环绕部、再至导流部构成具有烟囱效应的气流通道。

    反应堆的安全掩体结构
    3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480677U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420744597.6

    申请日:2014-1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应堆的安全掩体结构,包括厂房和设置在厂房内的安全壳,所述安全壳由安全壳本体和设置在安全壳本体上的安全壳弧顶组成,所述安全壳弧顶上设置一个与安全壳本体等直径的且以安全壳弧顶为底面的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的顶部设置有箱盖;用以连接安全壳内外的管道贯穿件均设置在安全壳本体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安全掩体结构,事故后,安全壳内的热蒸汽大多聚集在安全壳弧顶,因此安全壳弧顶的传热占据了安全壳冷却的绝大部分,冷却水箱的水将有效带出安全壳的热量。

    核反应堆余热排出系统
    3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549318U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20072123.2

    申请日:2012-0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反应堆余热排出系统,以增强核反应堆的余热排出的可靠性。其中核反应堆余热排出系统包括反应堆主冷却剂、余热换热器、非能动给水箱以及喷洒器,工质从非能动给水箱中流至余热换热器的入口,吸收由余热换热器传递的反应堆冷却剂的热量,从余热换热器的出口流至喷洒器,再从喷洒器喷洒在非能动给水箱中;非能动给水箱的位高比余热换热器的位置要高。

    一种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装换料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04496937U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420744596.1

    申请日:2014-12-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装换料设备,包括安全壳、压力容器和换料水池,压力容器和换料水池均设置于安全壳内,换料水池设置于压力容器上方,换料水池下方设置有开口并与压力容器的上端开口连通,还包括燃料运输通道、辅助换料平台、装卸料平台和设备吊车,燃料运输通道穿过安全壳和换料水池的外壁伸入换料水池内,辅助换料平台架设于换料水池上,装卸料平台设置于安全壳外的换料水池上方,设备吊车设置于装卸料平台的上方。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采用小型安全壳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实现装换料功能,几乎不占据安全壳内空间,且设计简单,可实施性强。

    一种小型一体化压水堆的压力容器

    公开(公告)号:CN203070783U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20017231.4

    申请日:2013-01-14

    Inventor: 申屠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一体化压水堆的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段筒体、与下段筒体固定连接的中段筒体,以及固定盖于中段筒体另一端的上部顶盖。中段筒体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筒体和直径小于第一筒体的第二筒体;第一筒体与下段筒体固定连接,第二筒体与上部顶盖固定;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衔接的径向表面为一水平面,第一筒体水平径向表面上布置若干主泵安装平台。本实用新型满足了主设备的安装和维修,以及强度方面的要求。

    一种控制棒组件
    3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549320U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20184382.4

    申请日:2012-04-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棒组件,包括共用螺杆、与所述共用螺杆端部固定连接的分叉的连接架、与所述连接架连接的若干控制棒束长杆、以及与所述控制棒束长杆另一端固定连接的控制棒束,所述控制棒束的组数与控制棒束长杆的个数对应一致。分叉的连接架的径向端部设有套接环,所述套接环之中设置有控制棒束长杆,套接环之中的控制棒束长杆的一端设有尺寸大于套接环内径的套接凸头,另一端固定有控制棒束。本实用新型采用“集束式”的控制棒组件,从而节省了控制棒驱动机构的数目,使得在CRDM数目由于顶盖强度而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极大地增加控制棒束的数目。

    核反应堆的非能动安全注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2549317U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20072054.5

    申请日:2012-0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反应堆的非能动安全注射系统,不需要传统核电厂的高压、中压安注,系统简单。其设置在反应堆的安全壳内,其中自动降压系统连接在反应堆压力容器和内置冷源之间,内置冷源中装有足量的冷却剂,内置冷源的下部连接安全注射管线,安全注射管线通过阀门连接到反应堆压力容器,内置冷源连接安全注射管线的接口处设置有滤网,内置冷源的标高要高于反应堆压力容器;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冷却剂经由自动降压系统喷洒到内置冷源中,内置冷源中的冷却剂在重力作用下经滤网进入安全注射管线,安全注射管线中的冷却剂注入到反应堆压力容器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