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取样系统专用过滤装置
    3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810423U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822232446.3

    申请日:2018-1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取样系统中介质过滤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核取样系统专用过滤装置。该装置中壳体上端的法兰面侧壁开有连通至壳体中间圆柱槽的通道,所述的通道通过出口阀与下游管道相连通;下游管道通过旁路阀以及入口阀与壳体底端的开口相连通,且壳体底端的开口还通过排污阀与另一个管道相连接;端盖密封固定在壳体的法兰面上,使端盖中心固定的磁棒组件插入到壳体中间的圆柱槽内;在端盖下端面上密封固定有滤芯组件,其下端位于壳体侧壁通道的下方,并与壳体内侧壁相密封。该装置安装检修操作方便,过滤效果好。反冲洗操作简便,反冲洗不影响取样监测回路正常运行,提高核电机组系统的可靠性及机组可利用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双筒水下异物捕集装置
    3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060967U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220594885.9

    申请日:2012-11-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筒水下异物捕集装置,其包括两个小筒,两个小筒底部分别通通道与一个大筒连接;两个滤芯组件分别放置在两个小筒内;潜水电机和潜水泵通过螺纹连接后靠自重悬挂在大筒内;潜水泵上方连接流量计,潜水泵出口处连接散流管;所述的每个小筒的外侧均设置有软管接口。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潜水泵和潜水电机的运转后,水流经过滤芯组件被净化,杂质或大异物被截留在滤芯或滤筒内。该装置在堆内构件在役维修时使用,能够及时进行水质过滤净化,同时对于悬停、扩散到水中、沉淀到水池底部或漂浮在水面的杂质和异物也一并清除与搜集。

    单筒水下异物捕集装置
    3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060924U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220594883.X

    申请日:2012-11-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筒水下异物捕集装置,其包括一个小筒,小筒底部通过通道与大筒相连通;滤芯组件放置在小筒内;潜水电机和潜水泵通过螺纹连接后靠自重悬挂在大筒内;潜水泵上方接流量计,潜水泵出口处接散流管;所述的小筒的外侧设置有软管接口。该装置通过潜水泵和潜水电机的运转后,水流经过滤芯组件被净化,杂质或大异物被截留在滤芯或滤筒内。该装置能够及时进行水质过滤净化,同时对于悬停、扩散到水中、沉淀到水池底部或漂浮在水面的杂质和异物也一并清除与搜集。

    棒束抓取工具
    3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307176U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20414452.6

    申请日:2011-10-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重水堆钴-60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棒束抓取工具。该工具抓头的三个连杆由下向上分别依次穿过抓头底板、三根钢管A、定位架、三根钢管B、抓头顶板和长柄外筒连接板,用三个螺母分别固定在长柄外筒连接板上,三个钩爪分别通过三个销均匀固定在定位架的周围;操作把手的导向筒下端开有开口向下的C形槽,其下端与外筒的上端焊接,外筒的下端与长柄外筒连接板焊接;滑块位于导向筒内,手柄安装在滑块上,并穿过导向筒上的C形槽;长柄的内筒上端与滑块焊接,下端依次穿过长柄外筒连接板和抓头顶板中心的圆孔,与锁紧板通过螺栓连接,锁紧板位于定位架与抓头顶板之间,其外侧面与三个钩爪上端内侧的导向面接触。

    一种带有缓冲吸热和慢化功能的核燃料运输容器外壳

    公开(公告)号:CN213519287U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020514768.1

    申请日:2020-04-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有缓冲吸热和慢化功能的核燃料运输容器外壳,所述外壳分为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所述上部外壳与所述下部外壳通过设置在所述上部外壳端部上壳端部挡板导向合盖,沿着所述上部外壳与所述下部外壳布置有若干排气孔,用于吸振材料吸热气化后的排气;所述上部外壳左侧和所述下部外壳右侧分别布置有减震垫;所述外壳内部填充有吸振材料,所述外壳内部位置安装有中子慢化板,所述中子慢化板通过螺柱焊接螺栓固定在所述外壳内侧;在所述中子慢化板四周布置有隔热材料,所述隔热材料外围通过薄壁不锈钢板整体包裹。在事故情况下保护核燃料组件,避免组件受到振动和冲击而造成损坏、防止污物污染、保持燃料组件次临界状态和辐射安全状态。

    核电厂闸门用密封圈
    4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317613U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23382101.9

    申请日:2022-12-1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核电厂闸门用密封圈,包括密封圈本体,密封圈本体的第一侧边分别向上倾斜延伸和向下倾斜延伸形成上密封唇和下密封唇,上密封唇和下密封唇间形成C型开口,C型开口的开口角度为45°~90°;密封圈本体的第二侧边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密封突起和下密封突起,第一侧边位于密封圈本体的内侧或外侧,第二侧边位于与第一侧边的相对的一侧。本申请的核电厂闸门用密封圈的结构可使其在压缩时同时具有两道线密封,密封效果较传统的O型密封圈更佳。相对于传统的O型密封圈,在同样的密封要求下,本申请的密封圈需要的压缩量及压紧力更小。可实现大尺寸平面密封功能,且安装简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