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76571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149335.4
申请日:2015-03-3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施孝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狭长型风管的增压排风方法,通过在狭长型风管内设置多个升压风机组件、风速检测装置,根据计算设置多个升压风机组件的具体位置,采用风速检测装置进行风速测量,采用升压风机组件对狭长型风管内的压力进行调节,从而能够实现整个狭长型风管内排风风速一致。并且能够减少排风风机的压力、降低能力损耗,同时能够大大降低排风风机的匹配选型难度,节约成本。本发明施工方法简单,尤其适用于服务半径超过300m的狭长型地铁站排风风管系统,能够显著改善排风效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大规模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25687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1510727573.9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施孝增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排气功能的跌水装置,包括跌水池、跌水井道、横通道、横通道止回阀,还包括浮球阀和供水管道。所述浮球阀能够根据跌水井道内的液位变化开启或者关闭所述供水管道,以保持跌水池内的实际水位处于蓄水基准水位处,避免雨水直接与跌水池底部撞击,减少了形成的压缩气泡的数量,减少了进入输水隧道内的气体。本发明还提供了包含有所述跌水装置的雨水收集系统及其排气方法,以便在收集雨水时可以减少跌水池中混入的气体,以及可以及时排出进入输水装置内的气体,从而对输水装置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256858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1510727548.0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施孝增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排气功能的输水装置,该输水装置包括输水隧道、通风竖井,以及设置于通风竖井中的排气装置、竖井止回阀,可排出输水隧道内的气体,使输水隧道内形成负压,从而能够减少水中气泡,有利于水流的稳定,并能够防止压缩气泡破裂时造成输水隧道内壁的损害,同时还能够抑制滋生厌氧细菌破坏输水隧道内壁。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雨水收集系统及其排气方法,该雨水收集装置包括所述的输水装置以及跌水装置,跌水装置可减少进入输水隧道内的气体量,输水装置可排出输水隧道内的气体,二者配合之下,排气效果更佳。
-
公开(公告)号:CN110118403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910431072.4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南方高校的空调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源热泵机组、空气源热泵机组、第一盘管换热器、第二盘管换热器、换热水箱,本发明通过两个四通阀和一个三通阀的切换和机组的启停,利用地源热泵机组作为空调的冷热源,并且联合空气源热泵机组全年为浴室提供45℃的洗浴热水,本发明利用地源热泵机组解决了南方地区冬季采暖的问题,且根据南方地区建筑物夏季冷负荷大于冬季热负荷的特点,增加地源热泵机组在冬季为浴室提供洗浴热水,解决了地源热泵使用中的冷热平衡问题,且利用洗浴废水中的余热,使得空气源热泵的冬季制热能效高达4.6,地源热泵的制热能效高达6.3。
-
公开(公告)号:CN109736872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11543785.1
申请日:2018-12-17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内空气净化方法,送风系统将室外新风通过土建送风道和正压送风口由隧道上部送入到隧道内,在隧道中上部形成洁10净m3/空s的气风正量压,区使,得送隧风道系中统上为部每与平隧方道米下正部压之送间风口产生提一供定3m的3/压s~力差;汽车行驶过程产生的废气,在所述压力差和轴流风机的双重作用下,通过进风口进入空气净化系统,依次通过过滤器、静电除尘器、NO2净化装置,被处理成干净空气,通过出风口重新送回到隧道内。本发明既可以将净化系统的出风口设置在距离隧道出口30m~70m范围内,保证隧道出口处的空气的洁净度,又可以将该系统设置在隧道中段,去除隧道空气颗粒物,提高隧道可见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579098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474097.4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D3/005 , F24D3/08 , F24D3/082 , F24D3/10 , F24D3/18 , F24D19/0092 , F24D19/1078 , F24D2200/123 , F24D220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废热回收利用的户用太阳能空气能采暖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暖热水系统和废热回收利用系统,所述采暖热水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蒸发器、压缩机、换热水箱、用水末端、无水地暖盘管和太阳能专用管路,所述废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污水导流槽、杂质过滤器、污水储热罐和第二换热器,本发明将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耦合为一套系统,能够全年提供生活热水,且充分利用洗浴废水中的废热,在冬季为空气源热泵的蒸发器除霜,同时提高空气源热泵的制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257047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05858.2
申请日:2015-10-27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施孝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立体停车库通风排烟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两地上排风管、两地下排风管、地下底部通道、位于各层地下泊车位结构外侧的层环形排风道、以及顶部排风机,两地下排风管上接顶部排风机,下接对应的地下排风管,两地下排风管分别与地下底部通道连通,地下排风管贯通所有环状排风道。在顶部排风机的抽吸作用下,在地下立体停车库内形成负压,室外空气经由地面停车房与地下立体停车库之间的缝隙进入地下立体停车库,地下立体停车库各层地下泊车位结构内的有害气体,依次经由对应的环状排风道、地下排风管、地上排风管以及顶部排风机排出至室外,从而能够有效排除地下立体停车库有害气体并降低地下立体停车库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256982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05859.7
申请日:2015-10-27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施孝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立体停车库及其自然通风方法,该车库包括:地下立体停车库、地面停车房以及地下立体停车库机械通风装置,地面停车房设置于所述地下立体停车库的上方,地面停车房设有车辆进口与车辆出口,地下立体停车库机械通风装置包括设置于地下立体停车库与地面停车房的整体两侧的外挂排风井道以及设置于外挂排风井道内的排风机,地下立体停车库的底部设有与两侧的外挂排风井道相连通的车库底部风道,外挂排风井道上相对地面停车房的部位设有地面出风口。本发明无论是在取放汽车工况还是等待取放汽车工况下,可有效快速稀释并排除地下立体车库内的异味,显著降低地下立体车库内变压器等设备的环境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256981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05857.8
申请日:2015-10-27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施孝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立体停车库通风排烟方法,在地下立体停车库的底部设置一地下底部通道,在地下立体停车库的两侧分别设置一地下排风管,地下排风管的下部分别与地下底部通风道连通,每层地下泊车位结构的顶部外侧设置有环状排风道,每层地下泊车位结构的外壁上开设有泊车位排风口,地下排风管贯通所有环状排风道,地面停车房的两侧分别设置一地上排风管,地上排风管的下部分别与对应的地下排风管连通,两个地上排风管的上部通过一横向风道连接,横向风道上设有两个顶部排风机,每个泊车位排风口上设有排烟口电动阀与温度-气体探测器,在顶部排风机的抽吸作用下,能够排除地下立体停车库有害气体并降低地下立体停车库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847395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25342.8
申请日:2015-05-04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施孝增
IPC: E21F1/18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现有隧道声屏障隔声效果不佳,以及该自然通风口由于在顶部设置,新鲜空气与隧道废气只能通过同一自然通风口引入与排放,废气稀释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公开了一种隧道声屏障自然通风方法,采用一隧道声屏障自然通风系统,该系统包括对接于隧道洞口的声屏障,声屏障的顶部设有顶部自然通风口,声屏障的两侧下部分别设有侧下部自然通风口,顶部自然通风口与所述侧下部自然通风口均内置电动密闭阀门,利用声屏障顶部与两侧下部电动自然通风口之间形成的热压差与风压差,实现声屏障内气流的有效组织,循环了流动,达到有效隔声,有效降低隧道洞口温度、废气浓度,火灾情况下的烟气流有效扩散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