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29220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47222.2
申请日:2014-11-1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A01C1/00
Abstract: 一种离心悬浮式种子抛光机,包括抛光腔、电机和风机,其中抛光腔由圆柱形桶和锥斗组成,锥斗固定于电机轴上,与电机之间为风腔,风腔为锥形,并与抛光腔的锥斗保持1mm的间隙,风机通过风腔壁上的开口与风腔连接,所述的圆桶顶部设有抽风罩,抽风罩上布置有顶盖,用以封闭进料口,所述的顶盖靠近桶壁处布置有出风除尘管,圆桶内侧壁布置有垂直铆接在桶壁上的阻挡条,圆桶侧壁设有出料口,并用出料门风挡,出料口与出料箱相连。本发明技术方案结构简单、紧凑,使用离心悬浮的方法实现除芒和除尘同步完成,出料完整无残余,整个系统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实现高效除芒,特别适用于多批次不同种类蔬菜种子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4078036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275779.8
申请日:2014-06-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中低频轻质薄层隔声吸声板,由并列排布的多个隔声吸声单元组成,每个隔声吸声单元由刚性框架、弹性薄膜及具有通孔的穿孔板组成,所述的弹性薄膜与所述的刚性框架相连,所述的穿孔板与所述的弹性薄膜相连。由所述隔声吸声板组成的组合板,厚10mm,面密度1.5kg/m2,在较宽频带内有较好的隔声效果,在设计频段内隔声量在25dB左右,适用于各种对空间和重量较敏感的场合,如飞机、航天器、汽车、列车、船舶等。
-
公开(公告)号:CN103414379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382930.3
申请日:2013-08-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N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线性谐振器和非线性激振器的压电能量收集器,包括能量收集结构和能量收集电路,其中,能量收集结构包括压电悬臂梁、线性谐振器和非线性激振器。压电能量收集器在压电悬臂梁上附加一个线性谐振器,可以获得距离比较近的两个共振峰,通过设计线性谐振器与压电悬臂梁的质量比、频率比和位置比等参数可以进一步将能量收集器的反共振峰转移到两共振峰外,从而获得较宽的工作频带;非线性激振器的引入可以增加系统共振峰的数量,而且通过设计系统参数可以进一步拓宽系统的工作频带,或者可以提高两共振峰间峰谷处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495141B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110379424.X
申请日:2011-11-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透射、反射系数的结构不连续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识别导波;2)确定波导上需要检测的区间;3)对测量传感器组进行布置,第一组传感器布置于检测区间的左侧,第二组传感器布置于检测区间的右侧;4)利用传感器组进行两次波导动力学信号测量;5)利用测量到的波导动力学信号计算出结构不连续处的测量散射系数,该散射系数为透射系数或反射系数;6)建立结构不连续处预计散射系数模型;7)利用结构不连续处的测量散射系数与预计散射系数模型对波导结构不连续进行识别定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解决了传统导波法对结构不连续长距离检测时所选识别导波不能兼顾频散特性和低衰减特性的问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508204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79622.6
申请日:2011-11-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S5/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波束形成和传递路径分析的室内噪声源定位方法,包括1)在正常工况条件下对目标位置进行声压信号采集;2)通过频谱分析找到声压级最大频段;3)对空间中的可能声源进行区域划分;4)利用时域BF方法找到空间中各声源区域的最大噪声源位置;5)判断所有区域是否识别完成,若为是,执行步骤6),若为否,返回步骤4);6)通过TPA方法测量各最大噪声源到目标位置的路径信息和贡献度等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准确定位声源,又可以减少TPA的工作量,能以较少的TPA工作量寻找对控制位置最大的噪声源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833124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110201030.9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16F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振动控制技术领域内的一种抑振结构,包括壳体与振板;所述壳体包括顶板、侧板以及底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通过所述侧板连接成腔体结构,所述底板设有夹持口;所述振板包括第一振子板和第二振子板,所述第一振子板与所述第二振子板一体成型为折板结构;所述第一振子板连接于所述夹持口的侧边,所述第二振子板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夹持口相对的两侧边分别连接有所述振板。本发明通过壳体包裹参数敏感性较高的振板形成封闭或半封闭的抑振结构,能有效避免谐振结构受外力影响而导致设计频率偏移,提高低频抑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52418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43917.4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10K11/162 , G10K11/1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工作频率声学超材料基本单元及其阵列结构,包括:薄膜、通孔、支撑边框以及振子;所述通孔设于薄膜上;所述支撑边框的一端安装于待抑振降噪结构的表面,另一端支撑薄膜;所述振子与薄膜紧密贴合,构成质量‑弹簧系统,当振动基板受到外部激励产生振动和声辐射时,薄膜和振子产生对应频率的局域共振,打开局域共振带隙,从而抑制振动和声辐射。本发明能够在工作频率范围内降低所贴附薄壁结构的振动和声辐射,并且具备宽范围的工作频率可调节能力,调节工作频率的方式简单,不以显著增加重量、厚度和复杂度为代价。
-
公开(公告)号:CN115603288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110719773.5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CN) , 上海交通大学(CN)
IPC: H02H7/26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光伏场站汇集线路的高频突变量纵联保护方法,针对光伏场站汇集线路的故障高频附加网络,利用区内外故障时双端补偿电压大小关系不同,构建区内外故障识别判据,实现区内外故障的快速识别和处置。本发明通过实时计算的门槛值和补偿系数,可以实现故障特征的放大,保护具有极强的抗过渡电阻能力;仅提取故障前后各2.5ms共5ms数据进行故障识别,保护动作迅速;双端数据无需同步,不受分布式光伏运行方式和控制策略的影响,性能稳定的同时能正确迅速识别各种类型的短路故障,有利于光伏场站送出线路故障的隔离和光伏场站正常运行状态的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1560328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110718569.1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CN) , 上海交通大学(CN)
IPC: H02H7/26
Abstract: 一种针对光伏电源联络线不平衡短路的自适应距离保护方法,针对采用抑制负序电流控制策略的光伏场站送出线路在不平衡短路下的复合序网,通过保护安装处的序分量获取故障点序分量,将序分量信息代入阻抗解析模型得到故障距离,具体为:故障发生时,保护启动,当保护流过的负序电流大于整定值,则意味着故障发生在保护反方向,此时保护返回;当负序电流小于整定值,意味着故障发生在保护正方向,保护进行故障类型识别,整定值按照光伏输出的最大负序电流整定。本发明仅需利用本地电气量,无需占用通信通道和进行硬件升级,改造成本低的同时能正确迅速识别各种类型的不对称短路故障,有利于电网故障的隔离和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12349264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011216736.4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10K11/1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宽频声学材料,包括支撑部、表面工作部以及电学部,所述表面工作部包括多个工作单元,所述工作单元安装在支撑部上,所述电学部包括阻抗调节电路,所述支撑部包括框架以及板面,多个所述板面安装在框架上,每个所述工作单元包括前表面工作部以及后表面工作部,所述前表面工作部、后表面工作部分别安装在框架的两侧,所述前表面工作部中的第一功能部件、后表面工作部中的第二功能部件分别连接所述电学部,本发明通过电阻抗设计和机电耦合解决了现有的声学材料功能单一的问题,本发明结构简单灵活,能够适应多种应用场景的需求,如能量收集、减声降噪、声波调控等,实用性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