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93312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107920.9
申请日:2020-02-2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M4/62 , H01M4/13 , H01M10/052 , C09J105/00 , C09J1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多功能的交联粘接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粘接剂以瓜尔豆胶和羧基丁苯橡胶为原料,利用瓜尔豆胶富含的羟基和羧基丁苯橡胶带有的羧基分子间交联而成,形成柔性的多功能交联网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水性粘接剂为柔性交联粘结剂,粘结力强,机械强度大,且拉伸形变不开裂,不溶于电池电解液,可以有效容纳硫正极的体积效应,并保持循环操作正极结构完整,同时具有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等显著优势,压实硫正极制备过程简单,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634266B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710753993.3
申请日:2017-08-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M10/056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锌二次电池用阻燃性电解液,该电解液为含有机溶剂和锌盐的液体,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磷酸酯类溶剂或磷酸酯基混合溶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的磷酸酯类物质作为表面活性剂,使得金属锌在负极表面均匀沉积,沉积形貌为纳米片或纳米颗粒,无枝晶,库伦效率接近100%,并且循环稳定,实现电池长寿命;磷酸酯类物质既作为溶解锌盐的溶剂,又作为阻燃剂,消除了有机电解液燃烧隐患,极大地提升电池安全性能,实现电池安全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协同提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599592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320113.4
申请日:2018-11-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M10/0569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9 , H01M10/052 , H01M2300/0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锂硫电池用本征安全性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电解液包含锂盐和有机溶剂,有机溶剂选择磷酸酯类溶剂或磷酸酯类溶剂和氢氟醚类溶剂组成的混合溶剂;向有机溶剂中加入锂盐,搅拌均匀成电解液,即制备得到二次锂硫电池用本征安全性电解液。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该电解液后的锂硫电池,能够实现安全循环,具体表现在锂沉积形貌均匀,无明显枝晶和完全阻燃,在此基础上而且电化学性能显著提高,相比其他硫材料和锂金属电池更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5977534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453973.X
申请日:2016-06-2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M10/05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锂硫电池用功能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电解液包含锂盐、有机溶剂及添加剂,锂盐在电解液中的浓度为0.5‑5mol/L,添加剂在电解液中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30%,向有机溶剂中加入锂盐,搅拌均匀后配制成电解液,然后向电解液中加入添加剂,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即得到二次锂硫电池用功能电解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正极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界面保护膜,显著地提高锂硫电池的容量保持率和倍率放电能力,达到增强锂硫电池电化学性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165938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310064902.7
申请日:2013-02-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M10/05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亲水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支撑的交联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制备时先合成带有双键的聚乙二醇单甲醚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嵌段共聚物,并在其中加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热引发剂及含有锂盐的有机电解液,搅拌形成均匀的前驱体溶液;将亲水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浸入前驱体溶液中,充分吸收所述前驱体溶液后取出,交联凝胶化后即得所述交联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制得的交联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体系既有好的力学性能,又有好的电化学性能,其室温离子电导率高达1.30×10-3S·cm-1,电化学稳定窗口可达4.5V;用该交联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组装成的磷酸铁锂/金属锂的电池在25℃和70℃下都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931403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210445467.8
申请日:2012-11-0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钛镁在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方法,包括将化学结构式为Mg3Ti4(PO4)6的磷酸钛镁作正极,金属镁为负极,Mg(AlCl2BuEt)2/四氢呋喃或(PhMgCl)2-AlCl3/四氢呋喃溶液为电解液,组成可充镁电池。根据本发明应用方法制得的可充镁电池具有容量高、放电电压高、速率性能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538669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784106.5
申请日:2014-12-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M10/0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4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充镁电池,其中正极材料为二氧化钛或元素掺杂的二氧化钛,负极材料为金属镁或镁合金,电解液为溶于有机醚的硼氢化镁;以及上述可充镁电池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出的可充镁电池具有放电容量高、循环稳定的优势,作为一种绿色能源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157731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110065254.8
申请日:2011-03-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IPC: H01M4/38 , H01M4/133 , H01M4/139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8/1275 , C23C16/26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93 , H01M4/1395 ,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587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的组成包括多孔硅基体和碳包覆层,其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多孔硅基体和碳包覆。本发明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具有可逆容量高、循环性能好、倍率性能优异的优点。该材料在0.2C、1C、4C、15C倍率下测试分别表现出1556、1290、877和474mAh/g的可逆容量,在0.2C下循环40次后容量仍在1500mAh/g以上,可逆容量保持率高达90%。
-
公开(公告)号:CN103794815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53844.2
申请日:2014-02-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M10/05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可充镁电池的电解液及应用方法,电解液的组成如下:溶质为(1)苯胺类化合物和烃基卤化镁,或(2)苯胺类化合物和烃基镁;溶质还可包含三氯化铝;溶剂为醚。上述电解液浓度为0.1~3mol·L-1。本发明的电解液应用于可充镁电池,阳极氧化分解电位可以达到2.3V?vs.Mg以上,稳定循环过程中效率保持在90%以上。本发明的电解液具有制备简单、原材料便宜、镁沉积-溶出效率高、阳极氧化分解电位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474698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390469.6
申请日:2013-08-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M10/0568 , H01M10/0569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锂高沉积高溶出效率的可充锂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所述电解液为双溶质双溶剂型电解液;LiN(SO2F)2为所述双溶质中的必须溶质,第二溶质为除LiN(SO2F)2外的锂盐;1,3-二氧戊环为所述双溶剂中的必须溶剂,第二溶剂为除1,3-二氧戊环外的醚类有机溶剂。本发明的电解液采用最基本的锂电池电解液材料,来源丰富,制备工艺简单,无需加稳定剂,适合工业化生产,且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室温离子电导率高达0.0102S cm-1,电化学窗口可达3.6V,装配成锂-不锈钢对称电池,锂的沉积溶出首次效率可达91.6%,循环稳定效率达98.3%,沉积溶出极化电压低,且具有高循环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