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1929000A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0910152456.9
申请日:2009-09-14
Applicant: 江苏鹰翔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关祥
Abstract: 一种红外吸收可降解纤维,其特征在于:本发明是首先在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合成中添加纳米二氧化钛(TiO2)和三氧化二铝(Al2O3),得到纳米改性的可降解聚酯,聚酯可直接通过熔体纺丝工艺得到纳米改性可降解纤维。
-
公开(公告)号:CN101831058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0910102103.8
申请日:2009-08-12
Applicant: 江苏鹰翔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关祥
Abstract: 1,2-丙二醇改性PTTPET共聚纤维,其特征在于:纤维合成原料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3-丙二醇和1,2-丙二醇,使用氨基磺酸和异丙氧基钛两种物质组合作为催化剂,第一步对苯二甲酸和二元醇进行酯化反应形成预聚体,第二步是预聚体在高温高真空的条件下,进行缩聚反应,通过在PET/PTT共聚纤维主链上侧甲基的引入,降低PET/PTT共聚纤维的结晶性,分子主链的对称性,提高聚酯的染色能力,改善聚酯纤维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701387A
公开(公告)日:2010-05-05
申请号:CN200910152454.X
申请日:2009-09-14
Applicant: 江苏鹰翔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关祥
Abstract: 一种可降解大豆共混面料,其特征在于:本发明是首先利用有效的合成工艺得到了高分子量的纳米氧化银复合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并纺成聚酯纤维,然后选用大豆纤维与纳米氧化银复合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纤维进行混纺,纳米氧化银复合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纤维规格1.56~1.65detx×38mm,大豆纤维纺丝规格1.56~1.65detx×38mm,制得可降解大豆共混面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701372A
公开(公告)日:2010-05-05
申请号:CN200910152457.3
申请日:2009-09-14
Applicant: 江苏鹰翔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关祥
Abstract: 一种红外线吸收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纤维,其特征在于:本发明是首先在聚酯的合成中添加纳米级二氧化钛(TiO2)1~3%和三氧化二铁(Fe2O3)1~3%,得到纳米改性的可降解聚酯,聚酯可直接通过熔体纺丝工艺得到红外线吸收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纤维。
-
-
公开(公告)号:CN101660222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910144633.9
申请日:2009-08-24
Applicant: 江苏鹰翔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高永明
Abstract: 一种锦纶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皮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发明是通过聚合得到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与锦纶共同纺丝,其中皮层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芯层为锦纶,皮层完全包裹芯层,皮层重量占纤维总重量的20~60%,成品纤维线密度范围为150dtex~350dtex,制得皮芯型双组份纤维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660221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910144632.4
申请日:2009-08-24
Applicant: 江苏鹰翔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高永明
Abstract: 一种氨纶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皮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发明是通过聚合得到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与氯纶共同纺丝,其中皮层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芯层为氯纶,皮层完全包裹芯层,皮层重量占纤维总重量的20~60%,成品纤维线密度范围为150~300dtex,制得皮芯型双组份纤维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073907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249436.4
申请日:2014-06-06
Applicant: 江苏鹰翔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主要以聚苯二甲酸乙二酯及聚脲甲醛包覆的取向碳纳米管束为原料,经过纺丝及热拉伸得到聚脲甲醛包覆的取向碳纳米管束/聚酯纤维。该法操作工艺简单,所制备的聚酯纤维含有丰富的亲水性基团,内部成多孔性结构,具有潜在的高吸湿性、阻燃性及抗静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797069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110135925.3
申请日:2011-05-24
Applicant: 江苏鹰翔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二氧化钛改性涤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纳米二氧化钛改性涤纶切片的制备和共混FDY工艺纺丝。本发明方法在常规纺丝设备上即可完成,丝束条干均匀,色泽分布均匀,织物平整,具有光泽柔和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服用领域,装饰领域和产业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