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1214833U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921902692.3
申请日:2019-11-06
Applicant: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IPC: A61M16/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简易氧气加压装置,包括氧气袋,所述氧气袋的外侧横向绑扎有一级止血带,所述氧气袋的外侧纵向绑扎有二级止血带,所述一级止血带和二级止血带上打结有双套结。该简易氧气加压装置,通过止血带对对氧气袋施加压力,同时可通过不锈钢双头圆勾对氧气袋进一步进行施加压力,使氧气溢出时间更长,同时整体材质轻便,不增加氧气袋重量,不增加医护人员的负担,保证病人吸氧可以得到延续和一定的吸氧浓度,同时,制作方法简单,材料易得,成本低,使用方便,易普及,使用效果佳,值得推广使用于院前急救从现场到急救车上的短途转运中。
-
公开(公告)号:CN210277943U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20296703.1
申请日:2019-03-09
Applicant: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IPC: A61M2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胃肠造瘘管的扣带式外固定装置,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装夹块和第二装夹块,其正面各设有一C形卡扣,其背面均设有一卡勾;其中一个还设有带电池的电子监测元器件,用于动态监测患者实施胃肠造瘘管手术后的多项生理参数;由于采用了电子监测元器件和两个独立的装夹块,后者与患者的胃内垫片形成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固定点,使得胃肠造瘘管得到了多点固定,不易滑脱,利于手术伤口愈合;在患者剧烈活动时胸部没有紧箍感,注食也方便,将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降至了最低,更适用于希望日常生活不受影响的病人;同时前者还实现了手术后患者生理状态的连续动态监测,并能及时有效地反馈给医生和家属,便于辨识患者的疾病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216005849U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22288473.4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个鼻咽癌细胞多层分离装置,包括支撑架、伺服电机、支撑台、圆形齿轮、传动齿轮、中心杆和活动盘,所述支撑架的中部安装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支撑台的内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圆形齿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台上端中部的丝杆,所述丝杆贯穿安装在移动板的中部,且移动板的边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架;套接气囊,套设固定在所述的支撑架左右边侧;分支管,固定安装在所述调节杆的边侧,所述分支管外端延伸至封闭气囊的内部,且封闭气囊固定安装在调节杆的外侧。该鼻咽癌细胞多层分离装置,能够同时对多组离心瓶进行同步限位,能够在离心瓶旋转的过程中避免其内部的原料出现洒落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217411873U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20971404.5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药房用垃圾分类压块处理装置。所述药房用垃圾分类压块处理装置包括:箱体;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箱体的一侧;两个碾碎辊,两个碾碎辊均转动安装在箱体内,两个碾碎辊的两端均延伸至箱体外,任意一个碾碎辊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两个第一圆齿轮,两个第一圆齿轮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碾碎辊的一端,两个第一圆齿轮相互啮合;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固定安装在对应的第一圆齿轮的一侧;三个带动辊,三个带动辊均转动安装在箱体内,任意一个带动辊的一端延伸至箱体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药房用垃圾分类压块处理装置具有使用方便、可以自动进行分类处理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4908846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20561772.8
申请日:2021-03-18
Applicant: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IPC: A61F5/05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性颈托,该软性颈托包括:套设结构,其内部设有通道;可弯曲的柔性支撑,设于所述套设结构的通道中;连接装置,设于所述套设结构的左右两端,用于可拆卸地连接套设结构的左右两端。所述软性颈托结构轻便,材质轻软,保证佩戴者的舒适性;独立通道的设计可避免多条软管在套设结构内错位,穿脱快捷,制作简单并且成本低,实用性较强,可供颈部烧伤的患者的在创面治疗期间以及创面愈合后预防颈部瘢痕挛缩佩戴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13099996U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21091861.2
申请日:2020-06-15
Applicant: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Inventor: 王一卓
IPC: A61M5/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诊科护理用输液架,涉及急诊科护理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外部位于支撑杆上方连接有第二调节环,所述第二调节环一侧设置有铰接座,且第二调节环通过铰接座活动连接有臂托,所述活动杆外部位于第二调节环的上方连接有第一调节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调节高度的臂托,且臂托上安装泡棉垫和磁铁,可使患者在康复训练行走时手臂舒适搭放,且便于收纳,通过设置万向手机夹,可根据患者不同需求高度及角度安放手机,便于患者在康复训练行走时观看或接听手机,从而丰富娱乐,舒畅心情,有助于康复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206896591U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20053556.6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IPC: A61M25/02 , A61J15/00 , A61B5/0205 , A61B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动态监测多项生理参数的胃肠造瘘管的外固定装置,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本体部、弹性部和调节部,其中,调节部的尾端与本体部的首端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本体部上设置有带电池的电子监测元器件,用于动态监测实施胃肠造瘘管手术后患者的多项生理参数,本体部上还固定有两个C形卡扣,用于夹住外露患者体外的胃肠造瘘管;由于采用了电子监测元器件和两个C形卡扣,后者与患者的胃内垫片形成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固定点,使得胃肠造瘘管得到多点固定,不易滑脱,利于手术伤口愈合,减少了患者再次手术的几率,减轻了患者的护理工作,同时前者还实现了手术后患者生理状态的连续动态监测,并能及时有效地反馈给医生和家属。
-
公开(公告)号:CN206852862U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20078777.9
申请日:2017-01-19
Applicant: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烧伤科精量输液器,包括穿刺器、连接软管、量筒、输液管、茂菲氏滴管、流量调节器和输液针;穿刺器至少设置有一个,连接软管一端与所述穿刺器连接,其另一端与量筒的上端相接,量筒的下端通过输液管顺次连接茂菲氏滴管、流量调节器和输液针;连接软管和输液管上分别设有锁紧接头;穿刺器套设有护帽。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装置实现三种液体的交替滴注,减少反复的换瓶、插瓶、消毒的次数,减少输液瓶瓶塞橡胶微粒脱落的风险,减少针刺伤的发生;能精确每小时输液量,让烧伤休克期补液得到更好的管理,避免补液不足导致的休克期复苏不完全或者补液过多导致的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19001675U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22753178.6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丝固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压紧结构的导丝固定盒,包括基座面板,所述基座面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基座,所述支撑基座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基座面板上表面固定连接的固定夹,所述固定夹的一侧设有弹片,所述支撑基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六个扣圈,且扣圈的内部开设有穿孔,改良后的导丝固定盒,基座面板可以保持固定盒在手术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其中对称分布的固定夹可以将基座面板与手术台布料之间进行夹紧固定,从而保持固定盒与台布之间的同步性,扣圈可以对导丝在使用过程中提供限位导向作用,从而避免导丝在手术使用过程中出现弯折断裂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218685039U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22451697.7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IPC: A61G7/07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悬浮床的烧伤患者用抬脚器,包括U形架,U形架顶端转动连接有柱状管,柱状管底端开设有环形齿槽,U形架顶端在环形齿槽的一侧处滑动连接有L形卡条,L形卡条与U形架之间设有弹簧,U形架顶端内部滑动连接有L形杆,L形杆另一端滑动连接有L形管,L形杆两端外部均开设有若干个圆形卡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