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用电子设备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62154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080013674.5

    申请日:2010-03-11

    Inventor: 渡边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21/3461 G01C21/369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用电子设备。所述车载用电子设备具备进行对目的地的指定的输入部、存储有事件多发区域数据的事件多发区域存储部、报知部和控制部,并采用如下结构,即,在所述事件多发区域存储部中存储有,每个区域在多个时间段内的事件发生率或各区域内的每个设施在多个时间段内的事件发生率,所述控制部对到达所指定的所述目的地的预测时刻进行计算,并且当检测出在从计算出的该预测时刻起经过了预定时间后的时间段内,该目的地所在区域的事件发生率或该目的地的事件发生率在预先设定的预定值以上时,则使所述报知部进行报知。

    电动吸尘器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42791A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1110119377.5

    申请日:2011-0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易的结构将净化空气的物质向设备外部排出的电动吸尘器。在吸尘器主体(2)中内置有电动鼓风机(9)及电解水雾生成单元(20)。电解水雾生成单元(20)包括能够积存水的箱体(28)、将箱体(28)的水电解而作为电解水的电极(30)以及超声波振子(39)。箱体(28)经由连结管(26)与电动鼓风机(9)结合,电动鼓风机(9)的排气的一部分通过连结管(26)而进入箱体(28)的内部。在进入箱体28内的排气的压力下,箱体(28)内的电解水被供给到超声波振子(39)。超声波振子(39)从供给的电解水产生电解水雾(M),并利用进入箱体(28)内的排气的压力使电解水雾M喷出。

    加湿器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28480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110022548.2

    申请日:2011-0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作为在加湿部使用的电解水和为了生成电解水雾而使用的电解水能够使用与目的对应的浓度的电解水的加湿器。空气净化加湿器(1)在框体(10)的内部具有一端成为吸气口而另一端成为排气口的空气流通路径(15),在该空气流通路径上从上游侧开始配置有空气净化装置(20)、空气加湿装置(30)以及鼓风装置(40)。构成加湿装置的加湿部的空气加湿过滤器(33)被供水装置(50)供给的水润湿,该水由电解水生成装置电解形成电解水。电解水的一部分由电解水雾生成部雾化。鼓风装置所喷出的空气的一部分通过通道结构向电解水雾生成部导入。润湿加湿部的电解水储存于加湿用储水槽内,电解水雾生成用电解水储存于雾生成用储水槽内。

    自行车用轮毂发电机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26530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010575439.9

    申请日:2010-12-02

    Inventor: 福田齐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在定子铁心、筒状铁心上设置狭缝就能抑制涡流损耗从而提高发电效率的自行车用轮毂发电机。该自行车用轮毂发电机(30)中,在轮毂体(12)的内侧配置有永久磁铁(14),在轮毂轴(10)上具有在周部上设置有与永久磁铁的极片对置的多个极片(74、75)的两个定子铁心(16、17)、卷绕于配置在该定子铁心之间的线圈骨架(20)上的线圈(22),其中,两个定子铁心在轮毂轴侧通过筒状铁心部(84a、84b)(一起构成筒状铁心(84))磁结合,定子铁心及/或筒状铁心由压粉磁心形成。筒状铁心部可以与定子铁心一体形成,也可以为不同体。

    电动吸尘器用集尘容器及电动吸尘器

    公开(公告)号:CN102078162A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1010289756.4

    申请日:2010-09-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电动吸尘器的吸入工作率的降低并同时能够防止过滤器装置的损伤的电动吸尘器用集尘容器及电动吸尘器。在电动吸尘器用集尘容器(10)的过滤装置(21)中,与在一面形成有吸入口(22)的壳体(20)的另一面侧对置的网式过滤器(25)由通气性网眼形成。在网式过滤器(25)上的、吸入口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的投影的位置设置有保护板(29)。从吸入口(22)继续在空气的流动方向流动的尘埃首先与保护板(29)碰撞,因此能够防止尘埃流势良好地与通气性网眼碰撞而损伤通气性网眼。到达保护板(29)的空气通过在保护板(29)上形成的贯通孔(30),由此能够继续顺利地流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