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水作为制冷剂的离心式空调机组及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35988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410550516.3

    申请日:2014-10-16

    Inventor: 刘华 张治平 王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5/00 F25B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水作为制冷剂的离心式空调机组及运行方法,离心式空调机组包括:设置在全封闭的容器中的蒸发器、压缩机、电机和冷凝器,设置在容器外部的由冷凝器给蒸发器补充冷剂水的第一循环通道,蒸发器能够对经过蒸发器循环泵循环的冷剂水在蒸发的同时通过内部间接接触的换热方式与外部进行热量交换;压缩机能够在电机的驱动下,通过吸气端吸入蒸发器产生的低温水蒸气,再将低温水蒸气进行压缩,然后通过排气端排出高温水蒸气;冷凝器能够将高温水蒸气通过内部间接接触的换热方式转化为冷剂水。本发明不仅能够降低压缩机和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的流动阻力,降低压力损失,提高机组的能效比,而且能缩小机组的体积。

    一种高温空调机组
    29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890210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383204.7

    申请日:2016-06-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00 F25B41/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空调机组,特别是一种高温制冷/热泵机组,通过对节流阀设置方式的改变,使得低压管路中冷媒的压力小于中压管路内冷媒的压力,保证了低压管路内用于冷却部件的冷媒是低压的,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蒸发压力过高导致的变频器、电机、润滑油冷却不足或不可冷却的问题,且系统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作为优选,通过采用对冷凝器出口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进行二次节流的方式,获得低温低压冷媒,从而实现对变频器、电机、润滑油等进行冷却;同时,采用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驱动引射器,将冷却完变频器、电机、润滑油的低温低压冷媒吸入并使其回到中温中压的蒸发器。

    基于吸收式热泵的供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832969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02643.9

    申请日:2015-04-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吸收式热泵的供暖系统,其包括吸收式热泵、离心式热泵、第一水-水换热器和连接管路;连接管路包括一次水循环管路和二次水循环管路;一次水循环管路采用逐级顺序串接方式,依次连通吸收式热泵的水-水换热器、吸收式热泵的第一蒸发器、离心式热泵的第二蒸发器和第一水-水换热器;吸收式热泵的水-水换热器、吸收式热泵的吸收器、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吸收式热泵的第一冷凝器和离心式热泵的第二冷凝器通过二次水循环管路连通。其采用吸收式热泵与离心式热泵相结合的方式取代采用电动热泵进一步提取地热水的热量,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地热采暖方式中高温地热水能量品位损失较大,且需要消耗大量电能,增加成本的问题。

    离心式高温热泵
    29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64251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173274.5

    申请日:2015-04-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10 F25B30/02 F25B3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心式高温热泵,包括多级压缩机,驱动装置和N个汽水换热器;多级压缩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转动轴和固定在转动轴上的N个叶轮;壳体分为N段,每段壳体内都设置有一个叶轮,每段壳体和位于每段壳体内的叶轮构成多级压缩机的一级;转动轴穿过所述壳体的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多级压缩机的每一级都对应一个汽水换热器,并与对应的汽水换热器连通;N个汽水换热器之间依次连通;N≥3,且为整数。其实现了对一次水的梯级加热,使传热过程更加匹配,换热效率更加高效,仅在汽水换热器中进行冷凝换热,换热过程少,热量损失少,有效提高高温热泵的能效比。且其直接对发电后的乏气进行压缩,充分利用蒸气发电后的余热,节约环保。

    一种换热机组及供热系统
    29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64070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202584.5

    申请日:2015-04-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机组及供热系统,其中,换热机组包括吸收式热泵、一次水进管路、二次水进管路和换热器,所述一次水进管路沿一次水进方向依次串联连接所述吸收式热泵中的发生器、所述换热器后,连接至一次水出管路;所述二次水进管路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所述第一支路沿二次水进方向依次串联连接所述吸收式热泵中的吸收器和冷凝器后,连接至二次水出管路,所述第二支路沿二次水进方向依次串联连接所述吸收式热泵中的蒸发器、所述换热器后,连接至所述二次水出管路,所述第三支路沿二次水进方向连接所述换热器后,连接至所述二次水出管路。本发明能够降低一次侧热水的阻力,同时能够提高换热系数。

    采用水作为制冷剂的离心式空调机组及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35988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550516.3

    申请日:2014-10-16

    Inventor: 刘华 张治平 王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5/00 F25B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水作为制冷剂的离心式空调机组及运行方法,离心式空调机组包括:设置在全封闭的容器中的蒸发器、压缩机、电机和冷凝器,设置在容器外部的由冷凝器给蒸发器补充冷剂水的第一循环通道,蒸发器能够对经过蒸发器循环泵循环的冷剂水在蒸发的同时通过内部间接接触的换热方式与外部进行热量交换;压缩机能够在电机的驱动下,通过吸气端吸入蒸发器产生的低温水蒸气,再将低温水蒸气进行压缩,然后通过排气端排出高温水蒸气;冷凝器能够将高温水蒸气通过内部间接接触的换热方式转化为冷剂水。本发明不仅能够降低压缩机和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的流动阻力,降低压力损失,提高机组的能效比,而且能缩小机组的体积。

    控制方法、装置、冷库空调系统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959466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923199.5

    申请日:2024-12-25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冷库空调系统及计算机程序产品,涉及控制技术领域。该控制方法,包括:采集冷库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和冷库中的一个或多个库房的环境参数;确定一个或多个库房是否存在环境参数大于第一阈值的目标库房;在存在目标库房的情况下,根据运行参数和环境参数,调整冷库空调系统的压缩机的开启数量以及冷库空调系统的制冷机组的参数中的至少一项,并调整目标库房对应的风机参数,其中,制冷机组的参数包括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

    机房的制冷制热设备的诊断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51348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61737.3

    申请日:2024-10-1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机房的制冷制热设备的诊断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对象上传的诊断方案,诊断方案为使用诊断方案编辑器编辑的方案,诊断方案中包括数据清洗规则、数据时间范围、诊断参数、运算参数以及诊断策略,诊断参数用于指示要诊断的运行数据,运算参数用于指示对诊断参数执行的运算;从云平台获取制冷制热设备的运行数据,制冷制热设备的运行数据为制冷制热设备上传到云平台的数据;根据数据清洗规则对数据时间范围内的运行数据进行清洗,将清洗后的运行数据中的诊断参数对应的数据按照运算参数进行运算,并根据诊断策略对运算结果进行诊断,得到诊断结果。本申请解决了无法满足用户的个人监控需求的技术问题。

    中央空调系统的控制策略调试系统、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41279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701075.2

    申请日:2024-1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央空调系统的控制策略调试系统、方法及装置,其中中央空调系统的控制策略调试系统包括:虚拟冷站和AI智控装置;虚拟冷站,用于模拟真实冷站运行,得到实时运行参数;AI智控装置,用于获取虚拟冷站的实时运行参数;基于实时运行参数预测虚拟冷站的目标负荷;基于目标负荷进行动态参数寻优,得到多组能效控制策略;在多组能效控制策略中进行能效评估,得到最优控制策略。本申请实施例无需在实际中央空调系统中实际调试,在厂内实验室即可实现全工况节能效果调试与验证,大幅提升调试效率,缩减调试周期;可灵活设定运行实验工况,验证不同控制策略组合的节能效果,遴选出最优控制策略,提升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能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