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82990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164838.0
申请日:2011-06-1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领域,涉及一种兰属植物花序增高的方法,其采用物理遮光的方法将生长中的兰属植物的花序进行遮光。本发明提供的花序增高方法可以促进兰属植物,尤其是大花蕙兰的花序生长,使开花时的花序明显增高,小花间距离也增长。与常规的栽培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栽培方法可以使大花蕙兰花序增高,比正常生长的花序更高,观赏价值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928337B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010255742.0
申请日:2010-08-1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菊花抗旱相关基因OtMYB,同时涉及OtMYB基因在提高菊花抗旱能力中的应用。本发明菊花抗旱基因OtMYB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该基因具有两个典型的MYB类转录因子的DNA结合区,属于典型的R2R3-MYB转录因子。OtMYB与菊花抗旱性相关,通过遗传转化,将基因转入普通菊花品种,能够有效提高菊花品种对干旱胁迫的抗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124956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110038652.0
申请日:2011-02-1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百合杂种胚的离体培养方法,其步骤包括从受精膨大的子房中剥取杂种胚进行离体萌发,将萌发的杂种苗进行小鳞茎的增殖,还可包括诱导增殖后的百合小鳞茎膨大并诱导生根。其中,所述的杂种胚的胚龄为授粉后60~70d。本发明提供的百合杂种胚的离体培养方法兼具幼胚污染率低、成活率高,幼苗增殖鳞茎数目多,鳞茎膨大速度快和幼苗生根数目多的特征,可用于百合杂种胚的高效离体培养。
-
公开(公告)号:CN101715719B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910242801.8
申请日:2009-12-1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G3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丽格海棠有机代用基质及其无土栽培的方法。该无土栽培方法是在丽格海棠有机代用基质栽培条件下,根据丽格海棠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水分和养分的不同需求量制定而成。本发明用于丽格海棠无土栽培,可使植株生长速度比传统栽培更快,长势更健壮,花期更长,并能减少水肥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015279B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710064055.9
申请日:2007-02-1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仙报春的组培快繁方法,包括外植体选择、表面消毒、不定芽诱导、继代培养、生根培养与试管苗移栽。本发明的海仙报春(Primula poisonii)组培快繁方法,一个腋芽可诱导产生40~50个左右的新芽,经过继代30~40天左右增殖系数为3~4,生根率可达到95%以上,移栽成活率几乎为100%,实现了通过快繁技术对优良海仙报春(Primula poisonii)单株的保存,同时大大提高了海仙报春的育苗生产能力,缩短成苗时间又可降低成本,为报春花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1015274B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710064059.7
申请日:2007-02-1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电子束辐射结合组织培养培育地被菊新品种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取地被菊的花瓣、花蕾进行剂量20~30 Gy电子束辐射,辐射后的花瓣、花蕾切割作为外植体;然后在诱导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愈伤产生芽点后转移到芽分化培养基上增殖,再在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最后将试管苗移栽;最后采用营养期,花期综合评价筛选新品种。可为地被菊育种创造了优异材料,并从中选育出新品种,其变异率可为5~7%。
-
公开(公告)号:CN101974617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0910244439.8
申请日:2009-12-3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尾叶紫薇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其包括15个尾叶紫薇的微卫星位点。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尾叶紫薇微卫星DNA分子标记的筛选方法及其在尾叶紫薇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扩增该15个尾叶紫薇微卫星位点的引物序列和扩增方法,建立了尾叶紫薇的微卫星DNA分子标记技术体系,并利用这些标记进行尾叶紫薇遗传多样性分析、指纹图谱构建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重复性好,是一种可靠有效的DNA分子标记。
-
公开(公告)号:CN101715717B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0910238400.5
申请日:2009-12-1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丽格海棠有机代用基质及其无土栽培的方法。该无土栽培方法是在丽格海棠有机代用基质栽培条件下,根据丽格海棠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水分和养分的不同需求量制定而成。本发明用于丽格海棠无土栽培,可使植株生长速度比传统栽培更快,长势更健壮,花期更长,并能减少水肥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845490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0910244438.3
申请日:2009-12-3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紫薇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其包括12个紫薇的微卫星位点。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紫薇微卫星DNA分子标记的筛选方法及其在鉴定紫薇与尾叶紫薇远缘杂交后代中的应用。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扩增该12个紫薇微卫星位点的引物序列和扩增方法,同时筛选出2个适用于鉴定紫薇品种‘俏佳人’、‘白云映霞’、‘XTSC3’、‘粉蝴蝶’、‘多花粉’和尾叶紫薇杂交后代的DNA分子标记,建立了紫薇微卫星DNA分子标记技术体系,在紫薇与尾叶紫薇育种实践中,利用这些DNA分子标记可以快速鉴定种间杂交后代的真实性,提高紫薇种质创新和杂交育种效率,重复性好,是一种可靠有效的DNA分子标记。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