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锅炉的余热回收装置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798511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811095418.X

    申请日:2018-09-19

    Inventor: 朴正渊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蒸汽锅炉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热交换器组,将第一、二、三热交换器设置于烟道,将给水供给管连接于第一热交换器的入口,将出口通过给水排出管连接于锅炉罐身,将第二热交换器的入口、出口通过热水供给管和热水排出管连接于热水储存槽,将第三热交换器的入口连接于与饱和蒸汽主供给管连接的饱和蒸汽支管的同时,将过热蒸汽导管连接于出口;流入侧连接管,其使得给水供给管、热水供给管及饱和蒸汽支管相互连接;排出侧连接管,其使得给水排出管、热水排出管及过热蒸汽导管相互连接;以及第一至第十控制阀门,其分别设置于给水供给管、热水供给管、饱和蒸汽支管、流入侧连接管、给水排出管、热水排出管、过热蒸汽导管及排出侧连接管。

    一种改善低温省煤器磨损的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9973989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272568.1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低温省煤器磨损的设备,其包括锅炉、脱硝设备、空气预热器、除尘器、自动监测喷氨系统、低温省煤器、低低温电除尘器;其中,所述锅炉、脱硝设备、空气预热器依次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空气预热器与低温省煤器之间通过管道加装除尘器,低温省煤器与低低温电除尘器通过管道相连,低温省煤器的入口处连接自动监测喷氨系统,所述自动监测喷氨系统通过自动调节向低温省煤器内提供氨气和空气。该设备可以减少进入低温省煤器的颗粒,从而减弱对低温省煤器中蛇形管的磨损;可以控制低温省煤器中酸性气体(SO3)的量,从而在保证低低温电除尘器高效率运行的同时,还可以尽可能地减少酸性物质对低温省煤器的腐蚀。

    锅炉给水系统及具备该锅炉给水系统的锅炉、锅炉给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50666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680009182.6

    申请日:2016-01-28

    Inventor: 天野正广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2B1/18 F22D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锅炉给水系统及具备该锅炉给水系统的锅炉、锅炉给水方法,其防止具备火炉的锅炉的省煤器中的给水的蒸发。本发明的锅炉给水系统具备:第1路径(10a),向与来自火炉的排气进行热交换的给水加热用省煤器(4)给水;第2路径(10b),从给水加热用省煤器(4)的给水出口向辅助锅炉(2)给水;第3路径(10c),从第1路径(10a)分支且对给水加热用省煤器(4)进行旁通而向辅助锅炉(2)给水;温度检测部(11),设置于第2路径(10b),并检测流通的水的温度;流量调节部(12),调节向第1路径(10a)与第3路径(10c)流通的水量;及控制部(13),以由温度检测部(11)检测出的温度低于第1规定温度的方式调节第1路径(10a)的水量与第3路径(10c)的水量,所述第1规定温度低于给水加热用省煤器(4)中的水的蒸发温度。

    蒸汽锅炉的余热回收装置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798511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811095418.X

    申请日:2018-09-19

    Inventor: 朴正渊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蒸汽锅炉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热交换器组,将第一、二、三热交换器设置于烟道,将给水供给管连接于第一热交换器的入口,将出口通过给水排出管连接于锅炉罐身,将第二热交换器的入口、出口通过热水供给管和热水排出管连接于热水储存槽,将第三热交换器的入口连接于与饱和蒸汽主供给管连接的饱和蒸汽支管的同时,将过热蒸汽导管连接于出口;流入侧连接管,其使得给水供给管、热水供给管及饱和蒸汽支管相互连接;排出侧连接管,其使得给水排出管、热水排出管及过热蒸汽导管相互连接;以及第一至第十控制阀门,其分别设置于给水供给管、热水供给管、饱和蒸汽支管、流入侧连接管、给水排出管、热水排出管、过热蒸汽导管及排出侧连接管。

    锅炉给水系统及具备该锅炉给水系统的锅炉、以及锅炉给水系统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08876B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680009315.X

    申请日:2016-0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2B1/18 F22D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锅炉给水系统及具备该锅炉给水系统的锅炉、以及锅炉给水系统的控制方法。本发明的锅炉给水系统防止给水加热装置的低温腐蚀,节省空间并抑制成本来配置给水加热装置,并且,抑制锅筒的水位降低。该锅炉给水系统具备:给水系统(21),具备第1路径(21a)、第2路径(21b)及第3路径(21c),所述第1路径(21a)将与蒸汽锅筒(11)内的锅炉水进行了热交换的水供给至与源自火炉的排气进行热交换的给水加热用省煤器(2),所述第2路径(21b)从与锅炉水进行热交换前的第1路径(21a)分支,并旁通蒸汽锅筒(11)而在汇合点(X)与第1路径(21a)汇合,所述第3路径(21c)从第2路径(21b)分支且向蒸汽锅筒(11)给水;温度检测部(24),检测汇合点(X)与给水加热用省煤器(2)之间的水温;流量调整部(25),调整在给水系统(21)中流动的水的流量;及控制部(26),以通过温度检测部(24)检测的水温成为防止给水加热用省煤器(2)的低温腐蚀的规定温度以上的方式调整流量。

    漏风监测装置、漏风自动停风装置及省煤器

    公开(公告)号:CN106247311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876813.6

    申请日:2016-1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锅炉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漏风监测装置、漏风自动停风装置及省煤器。漏风监测装置包括传感器和报警器;传感器和报警器信号连接。漏风自动停风装置包括风机、控制器和传感器;控制器分别于风机和传感器信号连接。省煤器包括省煤器本体、传感器、控制器和风机;传感器固定设置在省煤器本体的清灰门处,用于监测清灰门的密封状态;风机设置在省煤器本体的通气管道的一端,用于给通气管道提供通气动力;控制器分别与传感器和风机信号连接。本发明通过的漏风监测装置、漏风自动停风装置及省煤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灵活,成本低,效果明显,能够及时消除漏风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确保锅炉安全运行。

    燃气锅炉省煤器连接系统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051735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502612.X

    申请日:2016-07-01

    Inventor: 张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2D1/02 F22D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锅炉省煤器连接系统,包括:锅筒与给水管,给水管分别通过旁通给水管及再循环管与锅筒连通;旁通给水管上依次设置有旁通给水阀、旁通止水阀与省煤器给水阀;再循环管上依次设置有再循环止水阀、省煤器进口阀与再循环阀;于旁通给水阀与旁通止水阀之间,旁通给水管上设置省煤器连接管,省煤器连接管另一端连接于再循环管的省煤器进口阀与再循环阀之间,省煤器连接管上设置有省煤器出口阀与省煤器。该燃气锅炉省煤器连接系统由旁通给水管及再循环管连接组成,结构简单,简化了连接管路,大大提高了省煤器工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一种锅炉省煤器排空装置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003904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474501.8

    申请日:2015-08-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锅炉省煤器排空装置,与省煤器连接的排空管,锅炉省煤器排空装置还包括:电导率测定仪、电动阀门及收发装置,所述电动阀门、电导率测定仪均设置于排空管内,并且所述电导率测定仪位于电动阀门与省煤器之间,所述电导率测定仪、电动阀门与收发装置相连接;电导率测定仪测定排空管内的炉水电导率,收发装置将所述的炉水电导率传输至外部设备并接收外部设备根据所述炉水电导率生成控制指令,电动阀门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开闭。本发明实现省煤器自动排空气,减少误操作的可能,使机组更加安全可靠,可缩短上水时间,节约给水泵等大型转动机械的耗电,减少转机的噪声排放,降低运行人员操作强度。

    给水预热系统和方法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595883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10599944.5

    申请日:2014-10-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2D1/325 F01K23/10 F22D3/00 F22D3/06 Y02E2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给水预热系统和方法。给水预热系统(100)包括给水罐(110)和恒定容量再循环泵(120)。给水罐(110)适于存储给水。给水罐(110)包括馈送和返回管线(112、114)。馈送管线(112)适于将给水馈送到HRSG(200),而返回管线(114)使得能够使给水返回到给水罐(110)中。返回管线(114)不包括控制阀,并且设置成通到给水罐(110),以减少给水再循环时的构件损失。恒定容量再循环泵(120)设置在馈送管线(112)中,以使给水在HRSG(200)和给水罐(110)之间再循环。泵(120)能够使给水以恒定速度和体积再循环,以减少给水再循环时的热量损失,这与现有技术的给水预热系统相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