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线图像检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99211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180063136.1

    申请日:2011-05-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T1/202 C23C16/22

    Abstract: 设置了一种闪烁器,其具有新构成并且能够展现优良的光反射特性以及支持体和荧光体之间的粘接性,在该光检测器中设有光检测器,其中X射线从光检测器侧朝闪烁器入射。该X射线图像检测装置1设有:闪烁器面板10,该闪烁器面板10包括荧光体200,该荧光体200形成在支持体上101并且由于X射线的照射产生荧光;以及光检测器40,该光检测器40将由该荧光体产生的荧光检测为电信号,其中,该荧光体200包括柱状部20和非柱状部25,该柱状部20通过使荧光物质的晶体以柱状生长而形成,该非柱状部25设置在所述柱状部20与该支持体101之间并且具有比该柱状部的孔隙率低的孔隙率,并且该闪烁器面板10沿X射线行进方向被布置在该光检测器40的后侧,并且在该荧光体200中,该非柱状部25被布置在与该光检测器侧相对的一侧上。

    放射线检测装置和放射线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728650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310471439.8

    申请日:2013-10-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T1/20 G01T1/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放射线检测装置和放射线检测系统。放射线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基板部件;第二基板部件;以及密封部分,被配置为使第一基板部件的边缘部分与第二基板部件的边缘部分接合,第一基板部件和第二基板部件中的一个是包含光电转换元件的传感器面板,并且另一个是包含闪烁体层的闪烁体面板,以及密封部分包含第一密封树脂、第二密封树脂和应力减小部分,所述第一密封树脂具有第一弹性模量,所述第二密封树脂具有比第一弹性模量低的第二弹性模量,所述应力减小部分被配置为减小作用于第一密封树脂和第二密封树脂上的应力并具有比第二弹性模量低的第三弹性模量。

    放射线检测器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46644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0810177442.8

    申请日:2008-1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T1/2018 G01T1/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放射线检测器。通过具有相对于闪烁体阵列的侧面部光学耦合的侧面光导,在端部以外,用闪烁体阵列充分扩散闪烁体元件中的发光的光,输入给光电倍增管(PMT)。在端部,在侧面光导也充分扩散闪烁体元件中的发光的光输入给PMT。这样,在侧面光导就能充分扩散在端部的闪烁体元件中的发光的光,就能提高端部的位置计算图分离精度,就能提高端部的位置识别能力。

    耐用闪烁晶体组件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23074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480003279.7

    申请日:2014-03-14

    Applicant: CBG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T1/202

    Abstract: 一种耐用闪烁晶体组件包括若干闪烁器晶体,这些晶体通过诸如弹性硅酮板和/或硅酮油脂等光学耦合材料相互光学地耦合。闪烁器晶体被构造为集中地发射光学信号。这种堆叠可以结合整体组件的长形状因数和组件的部件短晶体耐用性两者的优点。

    闪烁器面板和放射线检测器

    公开(公告)号:CN104769681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380048062.3

    申请日:2013-09-17

    Abstract: 一种用于将放射线转换为闪烁光的闪烁器面板,包括:具有表面和背面的基板;以相互分离的方式在上述基板的上述表面上形成、具有上表面和从上述上表面向上述基板的上述表面延伸的侧面的多个闪烁器部;以覆盖上述闪烁器部的上述上表面和上述侧面的方式在上述闪烁器部的上述上表面和上述侧面上形成的溶剂渗透阻止膜;和在上述溶剂渗透阻止膜之上形成、用于遮蔽上述闪烁光的光遮蔽层,上述闪烁器部由闪烁器材料的多个柱状晶体构成,上述溶剂渗透阻止膜以不填满彼此相邻的上述闪烁器部的上述侧面彼此的间隙的方式形成,上述光遮蔽层以填充上述间隙的方式在上述闪烁器部的上述侧面上的上述溶剂渗透阻止膜上形成。

    闪烁器面板和放射线检测器

    公开(公告)号:CN104718463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80048077.X

    申请日:2013-09-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T1/202 G01T1/20 G01T1/2018 G21K4/00

    Abstract: 一种用于将放射线转换为闪烁光的闪烁器面板,包括:基板,其具有表面和背面,并且形成有在从上述背面朝向上述表面的规定的方向上从上述表面突出的多个凸部和由上述凸部规定的凹部;在上述基板的上述凸部的各个上形成的多个第一闪烁器部;和在上述基板的上述凹部的底面上形成的第二闪烁器部,上述第一闪烁器部具有从上述凸部的上表面沿上述规定的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和从上述凸部的侧面沿上述规定的方向延伸且与上述第一部分接触的第二部分,上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由闪烁器材料的多个柱状晶体构成,上述第一闪烁器部彼此相互分离,上述第二闪烁器部与上述第二部分接触。

    一种阵列晶体模块及其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22950A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310426359.0

    申请日:2013-09-08

    Abstract: 一种阵列晶体模块,阵列晶体模块包括若干单元晶体条,阵列晶体模块的外观立体形状为锥形台或为直四棱柱与锥形台的结合,锥形台用以与光电器件耦合,锥形台包括与光电器件耦合的第一底面以及与第一底面相对的第一顶面,第一底面的面积小于第一顶面的面积。一种阵列晶体模块的加工方法,其包括:对晶体条胚进行加工得到单元晶体条,根据设定的倾角以及其直四棱柱部分的厚度,进行模具切割得到锥形台或直四棱柱与锥形台相结合的单元晶体条,进行组装接合形成阵列晶体模块。本发明能够在保证探测效率的前提下,解决因光电转换器件有效探测面积小于封装面积而带来的晶体光输出损失的问题。保证了探测器的灵敏度和性能。

    放射线检测装置和放射线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062675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099566.4

    申请日:2014-0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T1/2002 G01T1/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放射线检测装置和放射线检测系统。放射线检测装置包括:包含光电转换单元的传感器面板、设置在光电转换单元之上并被配置为将放射线转换成光的闪烁体层、设置在闪烁体层之上并被配置为向传感器面板反射由闪烁体层产生的光的一部分的反射层、以及从反射层之上覆盖闪烁体层的保护层。闪烁体层被固定于传感器面板上。反射层被固定于保护层上。保护层的一部分用粘接材料与传感器面板接合,以用保护层和传感器面板密封闪烁体层和反射层。闪烁体层的上表面包含不被固定于反射层的部分。

    用于核动力堆蒸汽发生器泄漏出的16N的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85423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15990.0

    申请日:2014-05-21

    Inventor: 田志恒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T1/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核动力堆蒸汽发生器泄漏出的16N的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01,将内含γ源的闪烁体探测装置在本底剥离后保留稳定γ能谱的刻度峰,用于监测所述核动力堆蒸汽发生器泄漏出的16N并生成监测信号;S02,用信号处理机处理所述监测信号,并输出监测结果。使用内含γ源的闪烁体,避免了内嵌源等封装工艺操作给闪烁体带来不确定性因素,解决了监测系统灵敏度低,易出现误报警从而影响监测结果的技术问题。

    用于发射成像设备的网格模具、检测器和发射成像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3885081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084432.5

    申请日:2014-03-10

    Applicant: 许剑锋

    Inventor: 许剑锋 石涵 黄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T1/202 G01T1/2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发射成像设备的网格模具、检测器和发射成像设备。该网格模具包括:壳体;多个横向壁,其位于壳体内且相互平行地沿着所壳体的横向延伸;以及多个纵向壁,其位于壳体内且相互平行地沿着壳体的纵向延伸,其中多个横向壁和多个纵向壁将壳体内的下部空间分隔成以矩阵方式排列的多个网格槽,且多个横向壁和多个纵向壁沿着从壳体的外周到壳体的中心具有逐渐减小的高度。该网格模具通过准确地横向壁和纵向壁的高度,能够准确地控制高能光子湮灭产生可见光子群的投影分布,进而能够达到最佳的晶体解码效果。该网格模具可由横向壁和纵向壁(例如薄片)组装制作,可对其表面性能和形貌尺寸实现精确控制,显著提高检测器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