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导管及血管内成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138716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431922.7

    申请日:2023-04-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导管及血管内成像系统。该成像导管包括:第一导管、照明光纤、相干光纤、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相干光纤和照明光纤均设置在第一导管内部,且均沿第一导管的轴向方向延伸;第一透镜组位于第一导管的远端;第二透镜组位于第一导管的近端;照明光纤用于向第一导管的远端传输光线;第一透镜组用于将第一导管的远端处的目标成像对象反射的反射光线耦合形成耦合光线;相干光纤用于将耦合光线传输至第二透镜组;第二透镜组用于将耦合光线传输至体外成像部件。如此,本发明提供的成像导管可以做到更加纤细,更加容易伸入到神经血管等直径较小的血管中,应用场景更加广泛;并且由于本方案的结构简单,因此制造成本也更低。

    一种用于自体血体外循环降温的低温治疗导管

    公开(公告)号:CN116421810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586276.1

    申请日:2023-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自体血体外循环降温的低温治疗导管,抽液组件、注射组件和球囊,该导管集成了血液的引出和回输以及球囊阻塞功能,导管主要由3个内腔组成,分别为抽液组件中的抽液腔、注射组件中的注射腔和与充气腔连通的球囊,该导管从人体股动脉插入至颅内靶向部位后,血液从抽液腔中引出,经体外循环冷却后,由注射腔输入;为提高低温效果和速率,通过充气腔注入压力使球囊缓慢膨胀至完全阻塞血管,此时注入的低温血液将不会直接与血管内流动血液混合而导致低温血液被稀释,低温效率得到保障。通过流体动力学计算,优化血液进出口的形状、大小、位置和个数,避免外力损伤血液的有形成分,造成凝血、溶血等不良现象。

    一种间歇性高低氧训练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7139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68082.4

    申请日:2023-04-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低氧训练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间歇性高低氧训练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的顶部安装有用于显示氧气浓度和心率信息的显示屏,显示屏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报警器,底座的上方另一侧安装有氧气供应设备,氧气供应设备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输氧管,输氧管的另一端连接有面罩,面罩的内侧安装有呈前后分布的紧急施救模块;本发明通过调控氧气供应设备内部的氧气浓度含量,通过脚蹬设备进行骑行动作,训练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节骑行的快慢,使其不同训练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度的高低氧训练,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能,同时本装置设置在相对气体流动区域,不存在密闭空间而使训练者感到压抑。

    成像导管及血管内成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138716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431922.7

    申请日:2023-04-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导管及血管内成像系统。该成像导管包括:第一导管、照明光纤、相干光纤、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相干光纤和照明光纤均设置在第一导管内部,且均沿第一导管的轴向方向延伸;第一透镜组位于第一导管的远端;第二透镜组位于第一导管的近端;照明光纤用于向第一导管的远端传输光线;第一透镜组用于将第一导管的远端处的目标成像对象反射的反射光线耦合形成耦合光线;相干光纤用于将耦合光线传输至第二透镜组;第二透镜组用于将耦合光线传输至体外成像部件。如此,本发明提供的成像导管可以做到更加纤细,更加容易伸入到神经血管等直径较小的血管中,应用场景更加广泛;并且由于本方案的结构简单,因此制造成本也更低。

    芬太尼类管控麻醉药品废液回收核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16577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74692.X

    申请日:2022-0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芬太尼类管控麻醉药品废液回收核查系统,包括:管控麻醉药品定性模块,获取管控麻醉药品废液,针对无法确定药品种类的废液采用光化学技术确定管控麻醉药品的性质和种类;所述光化学技术包括分光光度法或液相色谱法;管控麻醉药品定量模块,对确定性质和种类的废液采用对应的试剂反应的方式确定废液液量;管控麻醉药品废液回收核查模块,根据取用药量和实际使用药量计算获得规范剩余量,核查废液液量与规范剩余量是否相符,以及对废液的种类进行核查;将核查结果通知给相应部门或个人。结合取用药总量、实际使用量,结合废液回收量,可对芬太尼类管控麻醉药品的使用实现闭环管理。

    用于腰椎的微动结构以及辅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940742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0846386.8

    申请日:2021-07-2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腰椎的微动结构及辅助装置,其中微动结构包括第一关节件和第二关节件;第二关节件的一端具有开口朝向第一关节件的一端的容置腔,容置腔与第一关节件的一端适配,使得第一关节件的一端容纳于容置腔内且可在容置腔内旋转,从而适应节段腰椎在一定程度内的活动度,以使得腰椎能够保持活动功能。此外,开口处即容置腔的内壁上靠近第一关节件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用于限制第一关节件滑出容置腔,从而确保第一关节件和第二关节件之间的可靠旋转连接,以使得微动结构对腰椎起到支撑固定从而维持腰椎稳定性,并且满足腰椎在一定程度内的活动功能。

    一种脑白质损伤治疗设备及其治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40394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28487.5

    申请日:2021-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医疗技术领域的一种脑白质损伤治疗设备及其治疗方法,包括设备本体和控制组件,所述设备本体上设有调节按钮区,所述调节按钮区由手动选择按钮和根据血压自动调节按钮组成,所述设备本体侧壁设有两组袖带插孔,所述袖带插孔上插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端部与袖带本体连接;所述控制组件包括MCU,所述MCU与LDO电性连接,所述LDO与DC/DC模块电性连接,所述DC/DC模块与适配器电性连接,且所述DC/DC模块与两组气泵电性连接,所述气泵的输出端与袖带本体连接;本发明下肢缺血适应训练治疗方法可促进脑白质损伤恢复,并促进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经过12个月治疗,试验组患者脑白质损伤体积减小22.1%,而对照组脑白质损伤体积则较前无显著变化。

    检测数据批量处理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288504A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810066323.9

    申请日:2018-0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数据批量处理方法及系统。其中,检测数据批量处理方法,包括获取预先设置的处理规则组和待处理的检测数据;根据处理规则组和检测数据,确定是否给出评价报告。检测数据批量处理系统,包括:规则存储单元,规则存储单元被配置为预先设置有处理规则组;数据采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被配置为获取待处理的检测数据;以及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被配置为能够接收处理规则组和检测数据;其中,数据处理单元还被配置为根据处理规则组和检测数据,确定是否给出评价报告。本发明的检测数据批量处理方法及系统,可以大大减少医师的工作量,提高体检筛查的工作效率,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低温治疗导管和低温治疗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419528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010313496.3

    申请日:2020-04-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治疗导管和低温治疗系统,低温治疗导管包括输送管,输送管内形成有血液引出通道、血液导入通道以及球囊压力控制通道;输送管上设置有用于阻隔血液流通的球囊,球囊靠近输送管的输送末端设置;输送管上开设自体血引出腔开口,自体血引出腔开口位于球囊的远离输送末端的一侧,自体血引出腔开口连通血液引出通道;血液导入通道从输送管的输送起始端开通至输送管的输送末端;球囊压力控制通道与球囊内腔连通。本发明的低温治疗导管,同时设置有血液引出通道和血液导入通道,因此可同步进行输送和抽排,仅需在人体开一个介入创口,极大的减轻的病患痛苦和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