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4146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666285.7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源流达模型的水质变化趋势预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源模块、流模块和达模块。本发明通过分析污水经各环节传输与转运后,污染物质的浓度变化,预估污水排放对受纳水体水环境的影响程度;结合受纳水体水质目标要求,反馈到污水处理环节,提高处理效率,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浓度,使排污口水质浓度下降,降低对受纳水体水质的污染风险,实现污水处理全过程智慧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37951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295704.6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50/26 , G06F17/10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环境效果的污水收集处理服务指标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城市排水系统的环境治理成效数据,并根据环境治理成效数据中的污水收集成效数据、污染物削减成效数据和绿色经济参数,分别确定环境治理指标和额外激励指标;确定该城市排水系统的基础运营指标,并基于环境治理指标、额外激励指标和基础运营指标,确定出目标运营指标,基于目标运营指标对城市排水系统中各个模块的运营进行优化。本申请的方法提高了城市排水系统的整体运营效率,基于多项成效数据,更有针对性地激励水环境核心治理效果提升,以及不同方面的资源化利用和节能表现,提高了污水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水环境治理总体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35148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00280.6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分布式淤泥检测方法,包括分布式检测模块、终端机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监控显示模块。本发明分布式传感器网络,能够实现对河道淤泥的实时监测,及时掌握淤泥的情况,并结合自适应聚类算法,可以实现对河道淤泥的高效、准确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精度。同时,结合深度学习技术,实现对整个河道淤泥深度和分布的高精度预测。该系统实现了对河道淤泥的全方位、动态、精细化监测,提升了淤泥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问题、合理调度清淤资源、优化维护策略,对于防洪减灾、改善水质、保障航道畅通及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61344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0252135.1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中和所需外部有机质固体废物输入量的计算方法,包括S1、将各处理单元直接排放的甲烷、一氧化二氮和电耗折算为二氧化碳排放的当量系数,并计算得到污水处理厂碳排放当量;S2、将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量、污水化学能利用节省电耗量、污水处理厂所需碳源量、精准曝气节省电耗量和污泥有机质发电量折算为二氧化碳排放的当量系数,并根据所得当量系数,计算得到污水处理厂碳减排当量;S3、根据污水处理厂碳排放当量和污水处理厂碳减排当量,计算污水处理厂碳中和所需当量;S4、利用绿地挖潜和外部有机质固废物质输入进行污水处理厂碳中和;S5、计算外部有机质固废物质输入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673250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415073.1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3F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干冰微爆进行排水管道清淤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干冰清洗机的组装连接:步骤2,干冰清洗机在管道内部的下放和行走:步骤3,待清淤管段的干冰微爆清洗:通过地面控制台操纵干冰清洗机行走至待清淤部位,开启空气压缩机和干冰存储机,使得干冰颗粒通过橡胶软管进入干冰清洗机内,通过干冰清洗机的干冰喷嘴喷射到管道的内表面,干冰吸热产生微爆,利用干冰的微爆力使淤积物从管道内表面脱离,从而达到清淤的目的。而且实现了排水管道清淤自动化,整个过程均在地面操作,操作方便,无需人工下井,保证了工人的人身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4611756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210129309.5
申请日:2022-02-11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V20/13 , G06V10/82 , G06F16/29 , G06F17/18 , G06N3/0499 , G06N3/0985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遥感技术的城市合流制排水系统水量负荷预测方法,包括:利用多源遥感数据间接估算城市居民区污水排放量;利用DEM数据及城市级降雨数据估算潜在汇水区的降雨汇水面积及汇水量;整合管网、截流井、调蓄池、污水厂水量监测数据,将污水排放量、汇水面积、汇水量及各项水量监测数据映射至统一地理空间网格,构建城市居民区合流制排水系统模型;利用最新多源遥感数据、降雨预报数据等,基于构建的模型预测各片区管网、截流井、调蓄池、污水厂水量负荷,开展预警工作;本发明对降雨时段的合流制排水系统进行监测并加以预警,协助开展调度工作,从而为城市相关设施的规划建设、雨污分流工程等提供参考,应对城市溢流污染事件。
-
公开(公告)号:CN116975555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733390.2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湖北工业大学
IPC: G06F18/20 , C02F3/32 , C02F3/10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内湖水污染治理技术集成处理系统及优化方法,系统包括前置缓冲区、强化处理区、自然湿地区和工艺优化模型;首先根据当地湖泊蓝线保护、水系保护的要求确定近自然和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选取前置缓冲区工艺;然后根据主要湿地工艺单元设计参数,根据净化需求和进水浓度下选择合适的强化处理区工艺;之后构建草型清水态湖泊,利用水体自净能力进一步去除湖区污染物;然后以各指标污染物总量和成本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考虑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各指标现状成本费用以及污染物总量上、下限约束条件,利用工具软件对模型进行优化求解,确定最终的最优分配方案。本发明耦合性强,能够快速确定工艺适配参数,达到最佳协同处理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601167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86791.3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旱地区城市内景观蓄水化治理方案设计方法,涉及城市内部水域整治领域,其包括如下步骤:S1:采集位于城市内部的主干水域数据T主和支干河道数据T支;S2:将T主带入内景观预建设模型得到初始内景观数据F初;S4:对F初以水质条件为目标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内景观数据F优以及相应的治理方案。本发明通过将城市内部的主干河道以及支干河道的数据使用内景观预建设模型得到初始内景观数据,再通过对初始内景观数据进行优化,得到城市内部的内景观蓄水化的建设和治理方案;整个方法科学、合理,能够有效降低内景观在建设治理后发生水质不达标、水华频发等问题的概率,保证了干旱地区城市内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39210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332819.2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市三峡生态环境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30/28 , G06N3/04 , G06N3/08 , G06F113/06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海洋气旋去除的海上风能对比评估方法,该方法利用再分析数据及气旋追踪算法提取海洋气旋相关参数;根据气旋参数建立影响缓冲区;获取气旋去除过程中的海平面气压过程量;获取气旋去除后的海平面气压;构建近海岸带地表风场模型;获取无气旋影响下的近海岸带地表风场;根据近海岸带实际风场以及无气旋假设情况下的模拟风场对比评估海上风能;本发明可为海洋气旋影响对海上风能的影响进行对比评估,对海上风电项目的规划、建设等具有参考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613447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252135.1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中和所需外部有机质固体废物输入量的计算方法,包括S1、将各处理单元直接排放的甲烷、一氧化二氮和电耗折算为二氧化碳排放的当量系数,并计算得到污水处理厂碳排放当量;S2、将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量、污水化学能利用节省电耗量、污水处理厂所需碳源量、精准曝气节省电耗量和污泥有机质发电量折算为二氧化碳排放的当量系数,并根据所得当量系数,计算得到污水处理厂碳减排当量;S3、根据污水处理厂碳排放当量和污水处理厂碳减排当量,计算污水处理厂碳中和所需当量;S4、利用绿地挖潜和外部有机质固废物质输入进行污水处理厂碳中和;S5、计算外部有机质固废物质输入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