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640941B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710958553.1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陈霞 , 杨华全 , 李家正 , 石妍 , 董芸 , 周世华 , 林育强 , 李响 , 王磊 , 张建峰 , 张亮 , 杨梦卉 , 苏杰 , 李明霞 , 陈群山 , 闫小虎 , 吕兴栋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变形适应能力的丙乳增韧塑性混凝土及制备方法,属于防渗混凝土工程技术领域。所述塑性混凝土由普通硅酸盐水泥、低液限粘土、丙乳、砂、石、水和减水剂按如下重量份配比混合而成:普通硅酸盐水泥70份,低液限粘土30份,丙乳7~20份,砂450~470份,石20份,水100~108份,减水剂0.7~0.8份。本发明配制的塑性混凝土具有原材料易得、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强度比低、适应变形能力强、抗渗性能优、易于施工且环保无污染等技术优势,可用于防渗墙等建筑物。
-
公开(公告)号:CN109180118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382692.5
申请日:2018-11-20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C04B2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温钢筋套筒灌浆料,包括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骨料、改性纤维Ⅰ、改性纤维Ⅱ、功能成分;改性纤维Ⅰ是将聚丙烯纤维、钢纤维、玄武岩纤维硅酸铝纤维至少一种表面接枝改性制得;改性纤维Ⅱ是将钢纤维、玄武岩纤维、硅酸铝纤维至少一种表面先包裹氧化铁,再在氧化铁外包裹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制得;高分子聚合物为聚原酸酯和/或聚丙交酯-乙交酯。上述钢筋套筒灌浆料制备时,将两种水泥、功能成分混匀,将骨料、改性纤维Ⅰ、Ⅱ混匀;最后全部混匀得成品。改性纤维Ⅰ、Ⅱ能有效提高灌浆料各原料直接粘结性,提高灌浆料抗压强度;为灌浆料提供二次膨胀源,提高抗裂性;缠绕在钢筋周围,提高套筒灌浆后钢筋的抗拉拔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396058B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10321513.8
申请日:2013-07-29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杨华全 , 王述银 , 李家正 , 石妍 , 董芸 , 严建军 , 彭尚仕 , 吴新霞 , 周世华 , 肖开涛 , 林育强 , 陈霞 , 李响 , 张亮 , 王磊 , 高志扬 , 张建峰 , 阮波 , 黄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硬性微膨胀水泥胶砂岩塞炮孔堵材,所述炮孔堵材的原料组分按照重量份配比为:微膨胀水泥50~80份,矿渣粉20~50份,砂子250~300份,早强减水剂1.0~1.2份,速凝剂2.5~7份,水30~40份。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硬性微膨胀水泥胶砂岩塞炮孔堵材的配置方法。本发明制得的炮孔堵材具有快速凝结硬化、足够的早期强度,抗渗性好、自身微膨胀,密实性强、低水化温升及施工方便、无毒环保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61013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010571960.9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陈霞 , 李家正 , 周世华 , 林育强 , 李明霞 , 董芸 , 石妍 , 高志扬 , 李响 , 崔建华 , 杨梦卉 , 闫小虎 , 彭子凌 , 陕亮 , 张建峰 , 周显 , 李杨 , 吕兴栋 , 郭文康 , 曹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体废弃物渗滤液热‑湿‑力联合淋滤试验检测装置,采用顶部压板加压模拟固废堆场不同部位的承载应力,同时四周布置喷淋管道和顶部设置淋滤头模拟固废堆场的降雨入渗淋滤过程,在试验腔内设置测温和加热的机构模拟高温渣倾倒及季节变化导致的固废堆场内部温度场变化过程,通过联合调控温度、喷淋液、压力等变量,真实反映固废堆场环境温度、自身温度、降雨入渗以及上方盖重带来的有效应力等对污染物渗滤与扩散过程的影响,为尾矿等固体废弃物露天堆放时的环境影响评价及采取针对性渗滤液控制与处理措施提供了有效的辅助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0763556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1911180985.X
申请日:2019-11-27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闫小虎 , 姚新华 , 毛晓辉 , 郭大海 , 冯强 , 李家正 , 周世华 , 董芸 , 林育强 , 石妍 , 陈霞 , 李明霞 , 张建峰 , 吕兴栋 , 雷菁 , 李杨 , 曹亚 , 彭之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八字型混凝土试件夹具,包括夹头,所述夹头上设置有相配合的挡边、可旋转的弹性片和清扫装置;所述夹头包括夹持部和半圆部,其上设有挡边,所述挡边内侧设有物体传感器;所述弹性片与所述挡边异侧相对设置,所述弹性片与所述挡边共同限制混凝土试件的轴向运动;所述清扫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夹头内的气道;所述气道上方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连接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物体传感器;所述PLC控制器通过所述物体传感器的传感信号开启或关闭所述控制阀;本夹具不仅能够自清洁,还能方便试件装卡,确保试件不偏移,提高了试验准确性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836572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0456415.9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耐酸水泥混凝土防护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在包括采用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混合助溶剂的有机溶液中加入偏高岭土、硅灰石粉、纳米SiO2等混合粉体,通过弱酸激发、混合均质分散即得到涂层材料。该涂层材料可直接涂抹于底漆处理后的混凝土表面,由于涂层材料主要成分为无机物,具有不易老化、耐久性好、界面粘接性能佳、耐酸性腐蚀和成本低的特点,且使用工艺简单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681243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951951.6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吕兴栋 , 徐航 , 李家正 , 周世华 , 董芸 , 石妍 , 李明霞 , 张建峰 , 李杨 , 杨梦卉 , 蒋文广 , 夏求林 , 王晓军 , 张亮 , 闫小虎 , 陈霞 , 周显 , 刘恒 , 阮波 , 高志扬 , 郭文康 , 李佰龙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分段式柔性防堵振动混凝土溜槽及失效传感器数据填补方法,混凝土溜槽包括等间距设置的多个钢骨架,所述钢骨架与高强度橡胶布相连接形成溜槽本体,钢骨架两侧装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固定在支撑底座上,支撑底座由远及近高度逐渐降低,使得整个溜槽本体呈阶梯状,所述支撑底座上安装有测距式重量传感器,在钢骨架上位于高强度橡胶布的下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两相邻的钢骨架之间的高强度橡胶布的下方还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下方安装振动电机,本申请可以有效减少振动对溜槽结构的破坏并及时发现并填补因传感器失效导致的数据空缺,以抑制并尽早发现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溜槽堵塞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663993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662667.7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掺和料的低热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所述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低热硅酸盐水泥100~150份、人工砂750~800份、碎石1500~1600份、水150~170份、减水剂2~5份、引气剂0.3~0.8份、三聚磷酸钠0.5~1份、粘结剂10~15份;所述人工砂的细度模数为2.2~2.6,粒径小于0.075mm的石粉的含量为20%~25%。本发明采用低热硅酸盐水泥、特定石粉含量的人工砂、三聚磷酸钠和粘结剂,获得了一种无需掺和料、绝热温升低、干缩小、抗裂性能优异的混凝土,可解决掺和料资源匮乏、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表面易出现裂缝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08633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111486260.0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季节大坝混凝土浇筑用暖棚及浇筑方法。所述暖棚包括可增高的暖棚支架、暖棚顶盖、保温篷布和设置在暖棚内的暖风机;在暖棚支架顶部设有多个吊罐进入口,所述暖棚顶盖是由多块安装在吊罐进入口的滑动开启式顶盖组合而成;所述大坝的混凝土浇筑是在待浇筑区域搭设上述暖棚,并控制吊罐进入位置的滑动开启式顶盖开启露出与混凝土吊罐相匹配的开口,直接将混凝土吊罐从暖棚顶部垂直进入暖棚内分层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至下、上部立柱支架连接部位时,将上部立柱支架拆开并整体抬升,增加一段新的下部立柱支架继续进行混凝土浇筑。本发明可开启任意区域的顶盖垂直入仓进行浇筑,保证均匀浇筑的需要,且热量散失少。
-
公开(公告)号:CN11468511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288568.2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C04B28/04 , E02B3/16 , E02D15/00 , C04B1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工ECC材料及其应用,属于水利工程材料领域,该材料包括水泥25‑34wt%、粉煤灰23‑30wt%、硅灰15‑20wt%、细骨料26‑32wt%、复合纤维网片1.25‑1.7%、减水剂0.1‑0.24wt%、增稠剂0.03‑0.07wt%;复合纤维网片是将复合纤维浸渍在水性环氧树脂和固化剂中,混合均匀,取出复合纤维摊铺后切削或破碎成小片网状结构后制成;复合纤维为按照重量比(0.3‑0.6):1组成的PVA纤维和碳纤维,或PVA纤维和玄武岩纤维。制备的水工ECC材料具有更好的抗压、抗裂、抗弯折和抗冻性能,与四周老旧混凝土的粘结性能更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