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核电站气载放射性防扩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17658A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410812445.X

    申请日:2014-1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7/10 G21C17/017 G21C17/12 G21F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站气载放射性防扩散方法。该方法在每个地下洞室设置独立的放射性监控系统和送排风系统,并设置卸压洞室,洞室内设置放射性处理系统。地下洞室内的核系统发生泄漏后,放射性监测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洞室隔离,将该洞室与周边洞室隔离开;同时,通过比较洞室压力监测信号与相邻洞室的压力监测信号,控制泄漏区域洞室的排风,维持泄漏区域洞室相对周边洞室的负压环境;根据放射性泄漏情况的需要,将放射性气载物排至卸压洞室卸压暂存,然后经放射性处理达标后正常排出。本发明通过地下洞室的实体隔离和负压环境的建立,实现了地下核电站核事故中放射性气载物的有效隔离和处理,避免了核事故中放射性气载物向大气环境的释放。

    一种量化评估生态调节坝建设必要程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1230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010325043.2

    申请日:2020-04-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量化评估生态调节坝建设必要程度的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寻找生态调节坝建设的关键要素,通过鱼骨图分析,寻找第i个维度要素,第j个要素为cj;初选各要素的备选指标;定量各个指标;构建判断矩阵,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W;基于指标向量及其权重向量依次计算各要素值;基于要素向量及其权重向量依次计算各维度值;基于维度向量及其权重向量计算生态调节坝建设必要程度值。本发明能够通过量化的方式对调节坝的建设必要程度进行评估,更加科学和全面。

    一种峡谷减水河段裂腹鱼类产卵场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67281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252598.4

    申请日:2022-1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峡谷减水河段裂腹鱼类产卵场的构建方法,峡谷减水河段形态包括V型、W型和U型三类典型断面,构建方法包括:对于W型断面:对较深侧河道进一步挖深,挖出的底质填入较浅一侧,不完全填平,使浅水一侧形成浅滩,对中间可能露出水面的心滩应适当削平,置换出生态跌坎;对于V型断面:对河道进行深挖,将挖出的底质堆于边坡较缓一侧,形成生态跌坎;对于U型断面:对河道进行深挖和拓宽,将挖出的底质堆于边坡较缓一侧,形成生态跌坎。本发明解决了电站引水发电后减水河段水量减少、水深降低等水文情势不利影响下裂腹鱼类栖息、产卵破坏问题,有利于维持鱼类生长繁衍的必要生存条件,恢复减水区域复杂、多样的水生生境。

    一种大跨度的单排悬挂式拦鱼电栅

    公开(公告)号:CN11469857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255726.4

    申请日:2022-03-1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大跨度的单排悬挂式拦鱼电栅,包括塔架和支撑架,所述塔架设置在两岸,支撑架设置在水面上,主索与塔架和支撑架的顶部连接,受到塔架和支撑架顶部的支撑,主索的两端由地锚固定,所述主索在支撑架与相邻的支撑架或支撑架与相邻的塔架之间形成曲线型的主索跨段;所述水平索的两端固定在两个塔架的基部,横跨两岸,水平索在经过支撑架时与支撑架的架体连接,主索通过多个吊索与水平索连接,承载水平索的自重,使水平索整体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电极等间距的悬挂在水平索上,电极与电脉冲发生装置电连接。本发明解决高山峡谷引调水工程拦鱼问题,提升拦鱼效果,最大程度的防止不同流域鱼类物种入侵。

    一种新型的桩基防冲刷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82016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18935.3

    申请日:2021-1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桩基防冲刷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结构包括土工布、抛石层以及模袋混凝土,所述土工布,平铺于钢管桩桩基周围的河床或海床上,用以减少桩基周围床面泥沙和碎石的流动;所述抛石层,铺设于桩基周围冲刷坑范围内土工布的上部,填平桩基周围冲刷坑;所述模袋混凝土,位于土工布和抛石层上部,通过在模袋中高压泵灌入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当其固结后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模袋混凝土整体结构。本发明施工便捷、应用效果好,并且适应能力强,在跨海桥梁、海洋平台以及海上风电等结构物的桩基防护上都能获得广泛的应用。各防护层紧密贴合,整体性好,能有效的提高抗冲刷能力。

    掺加稻壳调理的底泥基沸石陶粒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00126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405375.8

    申请日:2020-1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掺加稻壳调理的底泥基沸石陶粒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通过掺加30%~50%的稻壳粉,利用稻壳中富含的大量无定形SiO2调节原材料中的化学组成,同时对底泥中的重金属具有良好的钝化效果,利用稻壳与底泥的共熔特性,促进了陶粒烧制过程中液相的产生,从而提高了陶粒容纳孔隙的能力,增强了同等孔隙率下陶粒的强度;通过对陶粒进行沸石化改性,改善陶粒孔结构,在陶粒表面形成沸石化结构的同时,也可以在陶粒内部无吸附效果的大孔壁上结晶、生长从而生成规则、稳定的沸石相晶格,增加陶粒比表面积,增强陶粒离子交换能力,得到比一般的商品陶粒具有更强的吸附效果的陶粒。

    一种活性材料耦合挺水植物净化生活污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204974U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20213324.2

    申请日:2024-01-2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活性材料耦合挺水植物净化生活污水装置,包括调节池、污水处理池及导水管道系统,调节池用于调节和平衡污水流量;污水处理池内布置有活性材料和挺水植物,且污水处理池包括第一、第二及第三处理池;导水管道系统以实现该装置内部的连通。其中,该装置通过导水管道系统实现两种运行模式,即第一、第二及第三处理池顺次串联布置的第一模式;第一、第二及第三处理池并联布置的第二模式。采用上述装置,不仅能够通过活性材料耦合挺水植物实现脱氮除磷以深度净化污水,还能够根据人口规模切换两种运行模式以实现不同污水处理需求,此外,该净化生活污水装置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设计成本低,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