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7113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172106.5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图像结合的多材质目标温度特征提取方法,属于测量测试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可见光与红外成像系统分别获取目标可见光与红外图像;S2、红外成像系统黑体辐射定标,确定红外图像中像素值所对应的辐射量;S3、盲元检测与非均匀性校正,消除红外图像中的盲元以及非均匀性噪声;S4、修正成像系统对红外辐射空间分布的影响;S5、计算大气路径辐射与大气透过率;S6、基于surf算法,生成与红外图像空间对齐的可见光图像;S7、基于Kmeans聚类分割算法,分割可见光图像,进而获取红外目标材质分布;S8、赋予不同材质其对应的发射率,通过普朗克公式计算目标表面温度。本发明消除了因材质发射率变化而产生的温度计算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5711730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511855.1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Inventor: 薛莲 , 刘佳琪 , 高路 , 艾夏 , 束逸 , 李志峰 , 白文浩 , 李建华 , 牛振红 , 蔡雯琳 , 赵茜 , 朱紫辉 , 秦雪 , 张中杰 , 马凯 , 张星祥 , 申军立 , 朱明超 , 刘春龙 , 张凯
IPC: G01M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运动、能量、尺度连续可控的红外目标模拟系统,属于光学设备测试技术领域,包括黑体、滤光片组件、对接光学系统、目标发生器箱体、目标单元箱体和四维运动平台;黑体加热并发射红外波段作为红外目标,通过滤光片组件滤波后进入对接光学系统;黑体设置在目标发生器箱体内,做温控后隔热安装在目标单元箱体的入射一侧,接触面上设置有透射光孔;滤光片组件和对接光学系统设置在目标单元箱体内,目标单元箱体的出射一侧设置有出光口;对接光学系统与准直光学口径匹配,目标发生器箱体和目标单元箱体固定在四维运动平台上,解决了采用现有技术模拟目标的能量、尺度无法实现快速可控变化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449121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1289164.2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Inventor: 薛莲 , 李建华 , 金惠松 , 李志峰 , 牛振红 , 杜润乐 , 薛峰 , 蔡雯琳 , 赵茜 , 张力 , 束逸 , 刘佳琪 , 刘鑫 , 赵巨岩 , 刘洪艳 , 高路 , 彭程远 , 艾夏
IPC: H04N5/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宽谱大靶面红外目标生成装置,包括:红外阴极射线显像管、光学投影系统、信号处理变换电路、控制系统、驱动信号线缆;控制系统控制待显示的场景图像的加载,发送给信号处理变换电路;信号处理变换电路将待显示的场景图像转换为红外阴极射线显像管的驱动信号,通过驱动信号线缆驱动红外阴极射线显像管生成红外辐射;红外阴极射线显像管生成红外辐射信号,光学投影系统对红外辐射信号进行准直输出,将红外辐射信号转换为平行光投影到指定的出瞳位置,实现输出的红外辐射与被测的红外热像仪视场匹配,入瞳与出瞳的匹配。本发明提供了覆盖中波红外到长波红外3~12μm的超宽谱段,大靶面高帧频红外场景生成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623886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497282.6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薛莲 , 刘佳琪 , 高路 , 刘鑫 , 赵茜 , 蔡雯琳 , 李建华 , 李志峰 , 张力 , 牛震红 , 束逸 , 薛峰 , 杜润乐 , 沈波 , 宋燚 , 胡云 , 万越 , 刘智卿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间光电环境模拟系统及红外太阳模拟器。系统用于模拟红外探测系统的空间光电环境,包括:空间环境模拟室,具有红外光学窗口;太阳模拟器,位于所述空间环境模拟室内,用于提供平行的可见光;红外太阳模拟器,设置在所述红外光学窗口之外且从所述红外光学窗口向所述空间环境模拟室内提供平行的红外光;波段组合器,用于将所述太阳模拟器发出的可见光和所述红外太阳模拟器发出的红外光合成形成模拟太阳光,所述模拟太阳光中的红外光和可见光的方向一致。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传统空间光电环境模拟系统对空间光电环境的模拟不完整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627611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710644631.0
申请日:2017-08-01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29C64/386 , B33Y50/00 , G06F30/20 , B29L11/00
Abstract: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龙伯透镜设计方法,首先选择m种3D打印材料,确定龙伯透镜单元类型、单元尺寸,根据龙伯透镜等效介电常数、单元类型、单元尺寸确定得到龙伯透镜单元各点的空隙率,然后根据得到的单元类型、单元尺寸、单元各点的空隙率构建对应的龙伯透镜3D模型,并验证当前龙伯透镜3D模型是否满足球体径向折射率渐变分布,最后对满足球体径向折射率渐变分布的龙伯透镜3D模型进行打印,生成龙伯透镜。本发明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使用3D打印技术实现龙伯透镜的快速成型,具有打印精度高,能够单独控制每一个打印基元介电常数,实现真正的渐变折射率,保证产品性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341864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811240511.5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薛莲 , 刘鑫 , 刘成国 , 朱元元 , 王一民 , 王伟伟 , 黄朝东 , 刘佳琪 , 孟刚 , 赵明 , 伍梅仙 , 张力 , 李建华 , 李志峰 , 牛振红 , 赵茜 , 薛峰 , 蔡雯琳 , 束逸 , 杜润乐 , 毛嵩程 , 郭肇敏 , 陈洋
Abstract: 一种轻小型宽动态范围空间红外定量测量装置,包括光学系统、红外探测器、非均匀校正机构、图像预处理电路和信息处理机。光学系统收集来自目标和背景的红外辐射,汇聚到红外探测器上;红外探测器将光信号转换为模拟电信号,输出给图像预处理电路;图像预处理电路将模拟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控制非均匀校正机构运动完成系统非均匀校正,得到校正后的数字图像输出给信息处理机;非均匀校正机构为系统非均匀校正提供均匀场景;信息处理机对获得的数字图像进行红外辐射定量计算和修正,并向外输出。本发明装置实现了对空间目标红外辐射定量测量,且具有测量动态范围宽,测温精度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619627A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10826214.7
申请日:2019-09-03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时域噪声像元快速标识方法,通过统计各像元时域噪声特征,并根据噪声像元判定阈值,判断并标识无效像元,利用无效像元周围一定区域均值对无效像元进行替换。针对低可观测度目标成像探测系统对点目标探测识别需求,降低焦平面探测器时域噪声过大的像元对检测识别影响,并基于嵌入式系统完成像元噪声特征计算、无效像元的快速标识,提升红外成像系统的实时处理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815550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811615645.0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间目标地面模拟试验光学特性测量方法,是基于一球形容器构建近场测量环境,在所述球形容器上接一段加长通光光程筒构建远场测量环境;测量设备是基于将方位角和俯仰角转换为转台下的旋转角进行测量。本发明可实现空间目标近远场光学特性的测量。在该方法中,采用坐标转换的方法获得测试转台下的转角,将测量方位转换到转台转角下,可以方便操控转台。
-
公开(公告)号:CN117557461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311574.6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Inventor: 刘佳琪 , 张涵 , 李建华 , 李志峰 , 朱紫辉 , 薛峰 , 高路 , 方艺忠 , 毛宪宁 , 金文 , 付思帅 , 薛莲 , 牛振红 , 杜润乐 , 蔡雯琳 , 郑沛 , 刘鹏
Abstract: 一种红外点目标图像仿真生成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点目标的灰度响应G;根据点目标的灰度响应G和弥散灰度分布值,进行目标衍射弥散处理,获得目标图像P;将目标图像P、背景图像和背景噪声进行图像叠加,获得探测图像,完成图像仿真生成方法。本发明基于物理过程实现仿真,用于生成大量点目标红外仿真图像和视频,提升仿真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19397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97579.3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Inventor: 付思帅 , 高路 , 赵巨岩 , 方艺忠 , 李建华 , 李志峰 , 金文 , 毛宪宁 , 薛峰 , 江志烨 , 郑沛 , 牛振红 , 束逸 , 杜润乐 , 薛莲 , 蔡雯琳 , 朱紫辉 , 何重航 , 罗浩 , 陈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OC处理器的任务执行方法和电子设备。任务执行方法包括:在多个功能模块之间按序流转执行任务,其中,在多个功能模块中的任一目标功能模块内执行如下步骤:进入目标功能模块;根据目标功能模块的任务描述字,确定目标功能模块当前处于第一任务状态;判断目标功能模块是否满足第一任务状态到第二任务状态的转移条件,第一任务状态和第二任务状态为相同或不同的任务状态;如果满足,将目标功能模块的状态由第一任务状态转移至第二任务状态,并在此次状态转移完成后跳出目标功能模块。以分层和解耦为目标,实现国产化SOC软件通用实时架构设计技术,该软件架构层次合理、安全可靠、高实时、易扩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