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57044A
公开(公告)日:2008-04-09
申请号:CN200710018881.X
申请日:2007-10-1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B01J27/049 , C01B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i掺杂Cd0.1Zn0.9S微米球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得的光催化剂的颗粒形状为纳米晶组成的微米球,Ni的掺杂量为催化剂重量的0.1%~0.5%。制备方法是将硫酸锌、硫酸镉、硝酸镍和硫代乙酰胺为原料,形成混合溶液,密封于水热釜中,然后置于烘箱中保温,自然冷却至室温,产物经洗涤、干燥、研磨即得。本发明制备的Ni掺杂Cd0.1Zn0.9S微米球光催化剂,在空气中的抗表面氧化及光催化反应中抗光腐蚀能力均有很大提高。由于光催化剂颗粒为微米球状,使催化剂的可见光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活性得到极大提高,最高产氢速率达到191.01μmol/(g·h)。在420nm处量子效率达6.77%。负载0.6wt%Pt后最高产氢速率达到585.45μmol/(g·h),为未负载Pt时的3倍。在420nm处量子效率达15.9%,活性高,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43246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46916.4
申请日:2024-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常温脱除天然气中二氧化碳的脱碳剂及脱除方法和装置,涉及天然气中二氧化碳脱除技术领域。脱碳剂包括物理溶剂和活化剂,物理溶剂包括乙酸甲氧基二甘醇酯、乙酸丁氧基二甘醇酯和三乙酸甘油酯,活化剂包括1‑(1‑氨基丙基)‑3‑甲基咪唑溴盐、哌嗪和聚乙烯基己内酰胺。本发明基于新型高效脱碳剂的开发,脱碳工艺参数得到进一步优化,吸收塔的吸收温度和压力较低,显著降低了能耗。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脱碳方法能耗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1066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31144.3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C25B11/091 , C25B11/061 , C25B1/04
Abstract: 一种阳离子掺杂的磷化镍双功能自支撑电极材料、材料的制备方法应用,包括:将泡沫镍浸入含有水合硝酸镍,水合硝酸铁,氯化钒,尿素和氟化铵的去离子水溶液中,进行水热反应,冷却后清洗干燥得到阳离子掺杂的氢氧化镍;将得到的阳离子掺杂的氢氧化镍置于管式炉的下游,上游为水合次亚磷酸钠(NaH2PO2·H2O),进行磷化反应,冷却至室温取出,得到阳离子掺杂磷化镍双功能自支撑电极材料;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电极材料可用于碱性环境中的电化学产氧(OER),电化学产氢(HER)或电化学全解水(OWS)反应,均获得优异性能;本发明通过阳离子掺杂的磷化镍产生协同效应,优化催化剂的电子结构,增强催化剂的导电性,加快电子转移速率,使得电化学性能大大提升,达到了减少能耗的效果,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和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85431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09090.X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电解制氢、仿生集水及水凝胶热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漂浮式光伏电解一体化制氢系统,包括光电转化模块、光伏冷却‑海水淡化模块、电解制氢模块和蒸汽捕集模块;采用水凝胶层作为光电转化模块的散热结构,对光电转化模块产生的余热进行热管理,利用余热作为驱动力对海水进行淡化作为电解制氢的原料,通过蒸汽捕集模块将蒸汽收集,实现持续性的海水淡化,相较于传统蒸馏法海水淡化,无需电能与化学能源消耗,利于节能减排,将淡水引入电解制氢模块用于电解制氢,实现了光电高效转化、持续海水淡化和稳定高效产氢于一体的同时,避免海水腐蚀导致的电极及电路元件损坏,提升电解制氢系统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83658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309503.7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F24S20/20 , H01M8/0606 , H01M8/04082 , C01B3/02 , C25B1/04 , C25B9/65 , F24S20/40 , F24S23/00 , F24S60/00 , H01M8/0656 , H02S40/2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供能系统,所述供能系统包括聚光器、反应管、储存罐以及泵体,聚光器和反应管从上至下相对设置,反应管包括第一入口端和第一出口端,储存罐包括第二入口端和第二出口端,第一入口端和第二出口端通过第一管路连通,第一出口端和第二入口端通过第二管路连通,储存罐的第三出口端用于与氢燃料电池连接来为氢燃料电池提供氢气,第一管路上设有泵体,反应管内设有至少一个挡流板组。根据本申请的供能系统,挡流板组能够对进入反应管中的颗粒悬浮液进行扰流,从而提升单位体积内颗粒在悬浮液中的分散度,有效缓解颗粒群在反应过程中的团聚和聚并等过程,提高悬浮液的光吸收率,从而提升太阳能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003821B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0157903.X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MOF纳米材料及制备方法、负载金属单原子MOF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将对苯二甲酸加入二甲基甲酰胺中混合均匀,加入无水甲醇和四异丙醇钛,混合均匀后,在150‑160℃下反应16‑18h,得到MOF纳米材料,将MOF纳米材料分散于水中,加入金属盐的水溶液,离心,干燥后进行退火反应,得到负载金属单原子MOF纳米材料。利用Ti基MOF纳米材料在TiO2上负载单原子十分分散,接近真正意义上的单原子,几乎没有团簇现象,由于金属原子与O原子直接成键,结合更紧密,降低了光生载流子从TiO2转移到金属单原子上的阻力,减少了光生载流子复(56)对比文件余岩.基于钛基半导体的异质结光催化制氢《.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Ⅰ辑》.2020,(第02期),第B014-131页.Yuxiang Ma,等.In situ Cu single atomsanchoring on MOF-derived porous TiO2 forthe efficient separation of photon-generated carriers and photocatalytic H2evolution《.Nanoscale》.第14卷(第42期),第15889-15896页.
-
公开(公告)号:CN114751371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10429251.6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光太阳能连续流气相水分解制氢反应系统,主要包括有储料罐、微量循环泵、气化管、反应管、线性抛物聚光器和二次线性反光抛面等构件,旨在为太阳能到氢能的高效清洁转化过程提供一种新颖的工程利用方式。系统主要工作过程包括液料的气化、输运、光能梯级有序分配收集以及光线的捕捉及多反射利用等,整个转化过程无需考虑催化剂颗粒的团聚以及悬浮液对于有效光线传播的阻挡损耗作用,本发明基于传统液料制氢过程,渗透了液料赋存形态、多级转化、能量合理分配和高效传热界面传质过程的创新逻辑,大大提升了终端氢能的产出率。本发明装置具有环保、高效、紧凑、易于操作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059079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111387525.1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严苛条件下热自持式聚光光伏电解制氢反应系统,包括聚光菲涅尔透镜、聚光光伏、换热器、循环泵和电路切换元件等部件,旨在为新疆或西藏等地区冬季寒冷严苛条件下的电解水制氢提供温和反应工况,保证其效率。同时,可形成电/热/氢联供的能源供给模式。本发明装置主要分为电解水、换热热传递及换热冷端吸热部分等部分,既能减弱聚光光伏表面局部过热导致的效率骤降等问题,也能将纳米换热工质携带的热量用于对电解池提供保温措施,实现了在无外热能输入的系统热自持供给。本发明装置具有集成度好,智能化程度高,操作简单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00382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157903.X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MOF纳米材料及制备方法、负载金属单原子MOF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将对苯二甲酸加入二甲基甲酰胺中混合均匀,加入无水甲醇和四异丙醇钛,混合均匀后,在150‑160℃下反应16‑18h,得到MOF纳米材料,将MOF纳米材料分散于水中,加入金属盐的水溶液,离心,干燥后进行退火反应,得到负载金属单原子MOF纳米材料。利用Ti基MOF纳米材料在TiO2上负载单原子十分分散,接近真正意义上的单原子,几乎没有团簇现象,由于金属原子与O原子直接成键,结合更紧密,降低了光生载流子从TiO2转移到金属单原子上的阻力,减少了光生载流子复合,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光催化产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3732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091078.X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气液固三相在线旋流分离装置,包括旋流分离器和卧式旋转排砂桶,旋流分离器直管段顶端中心处设置有竖直的排气管,旋流分离器直管段距顶部1/4处设置有切向进液管,直管段中部设置有水平排液管I,旋流分离器锥管段出口设置有流量调节阀并连接卧式旋转排砂桶。本发明主体结构包括旋流分离器和卧式旋转排砂桶两部分,旋流分离器用于将采出液中气液固三相分离,旋转排砂桶用于将砂粒和液体完全分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