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温固相化学反应合成纳米碳酸氧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78193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810049881.4

    申请日:2018-01-18

    Applicant: 蚌埠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温固相化学反应合成纳米碳酸氧铋的方法,其是将固相原料二水合铋酸钠和二水合草酸按摩尔比混合后,进行球磨固相反应,所得产物经洗涤、离心分离并干燥,即获得目标产物纳米碳酸氧铋。本发明采用固体混合、原料室温球磨固相反应,制备过程简单,易于控制并能大量减少产物粒子的团聚;避免另外添加氧化还原剂、模板剂和溶剂,提高了产物纯度,符合材料绿色化合成的要求,也适合于大规模生产。

    一种碳酸氧铋-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17086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810048807.0

    申请日:2018-01-18

    Applicant: 蚌埠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酸氧铋‑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是将固相原料二水合铋酸钠、二水合草酸和氧化石墨烯纳米片混合后,进行球磨固相反应,所得产物经洗涤、离心分离并干燥,即获得目标产物Bi2O2CO3‑GO纳米复合物。本发明采用固体混合,原料室温球磨固相反应,制备过程简单,易于控制并能大量减少产物粒子的团聚;避免另外添加氧化还原剂、模板剂和溶剂,提高了产物纯度,符合材料绿色化合成的要求,也适合于大规模生产。

    一种纳米线状镍基配合物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904000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285616.0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蚌埠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纳米线状镍基配合物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将二价无机镍盐、氨三乙酸、去离子水和异丙醇混合后,经过充分搅拌后转移至反应釜中进行反应,即得到具有一维纳米线结构的纳米线状镍基配合物电极材料。在水热条件下氨三乙酸与吸附在其表面的镍离子配位形成一维纳米线状镍基配合物,该方法得到纳米线状镍基配合物电极材料性质均匀、形貌单一可以增大有效接触面积、缩短电子传输距离,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表现出较高的比电容和倍率性能。

    一种高分散性碳纳米管/聚苯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33266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439614.3

    申请日:2017-06-12

    Applicant: 蚌埠学院

    Abstract: 一种高分散性碳纳米管/聚苯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对碳纳米管进行酸化处理,进而对其表面进行功能化改性,即采用重氮盐法利用含有磺酸基团的有机小分子对碳纳米管进行磺化处理,对碳纳米管润湿性进行调整,在提高碳纳米管在水中分散性的同时,使之具有双亲性能;然后再以磺化改性的碳纳米管为固体粒子稳定剂、苯乙烯为单体,超声得到Pickering乳液,再采用Pickering乳液聚合的方法聚合得到碳纳米管/聚苯乙烯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提高了碳纳米管在聚苯乙烯中的分散性,得到高分散性的碳纳米管/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重复性好、能耗低、易于操作的特点,便于工业化实施。

    淀粉接枝丙烯酸丙烯酰胺的三元共聚物树脂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17443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735241.X

    申请日:2016-08-20

    Applicant: 蚌埠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51/00 C08F2/10 C08F22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淀粉接枝丙烯酸丙烯酰胺的三元共聚物树脂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淀粉乳溶液搅拌成悬浮液后,水浴加热糊化至透明;待所得的乳化液冷却至50℃后,加入引发剂,搅拌35min;将已被氢氧化钠中和的丙烯酸溶液和丙烯酰胺溶液、适量的交联剂慢慢滴入,搅拌反应3h;待物质充分反应后,将产物用无水乙醇沉淀,用丙酮洗涤,抽滤、干燥、剪碎,继续干燥,磨成粉末,得成品。本发明利用水溶液法合成目标产物,通过最佳制备条件的设置,保证了所得树脂可高效的应用在实际使用中,达到更高的转化效率的最优的产品性能,经检测所制得的树脂吸水性最高,其吸收去离子水倍率可达到930g/g,吸收生理盐水倍率75g/g。

    聚甘油水泥助磨剂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011653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210535985.9

    申请日:2012-1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聚甘油水泥助磨剂制备工艺。由90~95%聚甘油和5~10%无机增强剂混合而成。聚甘油的聚合工艺为反应器中加入回收甘油15~30%、NaOH1~3%、煤油69~84%,通N2保护下加热至120~180℃,保温反应4~8h,通过测定反应物折光率来计算平均聚合度n,控制聚甘油的平均聚合度为3~5。本发明制备的水泥助磨剂在水泥磨机状况不改变的条件下,可以改变磨内物料的分散性,有效消除水泥微细颗粒的静电吸附和包球糊磨现象,优化水泥颗粒级配。维持原有磨机产量不变,提高水泥粉磨细度及比表面积,使水泥3d强度提高15%,28d天强度提高8%以上;或维持现有的水泥粉磨细度及比表面积,可以提高水泥磨机的产量10%以上。

    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26274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709577.5

    申请日:2013-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a)收集老化的除锈除油剂;b)向老化的除锈除油剂加入氧化铁粉或废铁锈,反应1~2小时后过滤;c)向步骤b)的滤液加入铁屑,反应1~2小时后过滤,测定滤液中亚铁离子含量;d)加入氧化剂,升温至50~70℃氧化1~2小时后降温至室温,过滤得絮凝剂。该方法将老化的除锈除油剂加工成絮凝剂,方法中的其他原料也可以是工业生产中的废铁锈、废铁屑,不仅能够无害化处理老化的除锈除油剂,而且使资源得到循环再利用,具有较高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种水性防锈剂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14016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709576.0

    申请日:2013-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性防锈剂,它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成膜剂20~40%、缓蚀剂2~10%、助剂1~5%,余量为水,所述成膜剂为固含量为30%~33%的有机氟改性丙烯酸酯乳液,所述缓蚀剂为六次甲基四胺、三乙醇胺、OP-10、苯并三氮唑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助剂是OP-10、乙二醇或它们的混合物。本发明采用有机氟改性丙烯酸酯乳化液为成膜剂,配以缓蚀剂和助剂,提高了膜层与工件表面的结合力,涂刷在钢材表面可形成致密的保护膜,有效隔绝空气中氧和水分与钢材表面的接触,达到防锈的目的;同时,由于有机氟改性丙烯酸酯乳化液具有耐光性,可以保护钢材表面本色不变,且不易燃、无毒,对环境污染小,施工简单,使用安全,且不影响工件后续加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