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19501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111306045.8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铣削加工测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微铣削加工未变形切削厚度测量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微铣削加工后的凹槽底部表面形貌图片;S2、从所述表面形貌图片中提取凹槽中线处的刀痕;S3、计算相邻刀痕间隔距离,并根据相邻刀痕间隔距离计算相邻刀齿的等效切削半径之差;S4、根据相邻刀齿的等效切削半径之差重构微铣削加工的瞬时未变形切削厚度。本发明微铣削加工未变形切削厚度测量方法及系统无需事先测定刀具跳动和磨损量便可实现微铣削未变形切削厚度的测量,极大缩短测量流程,提高测量效率,并且有效保证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040698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909476.1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口腔医疗植入器械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储药功能的颌骨植入体设计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含载药/释药性能驱动下的植入体储药容腔几何‑物理结构设计、激光增材‑微织构刻蚀增减材制备、水溶性药剂装载及其释药量评价等步骤。本发明旨在公开一种颌骨植入体材料‑结构‑性能一体化设计制备新方法,通过构筑储药物理空间、对储药容腔释药口的类蜂窝状织构化亲/疏水改性,确保大分子药物的足量装载的同时,实现对大分子药物的可控缓释,其方法简单、易于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09916941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910227809.0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1N23/2251 , G01N23/2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混合粉末3D打印分离检测方法,在粉末收集时采用自带离型膜的亚克力板,配合以双面胶与无色、透明环氧树脂胶,解决了取样时因表面样品褶皱干扰检测结果的难题,通过对混合粉末层进行采样并进行元素能谱面扫描,根据扫描获得的能谱彩图计算混合粉末的实际配比,据此判断粉末是否发生分离。本发明可有效解决颜色相同、松装密度相近、颗粒大小相似的预混合粉末3D打印分离无法检测这一技术难题,确保了材料成分配比,其操作简单,易于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08637794B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10455847.7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苏州苏相机器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IPC: B23Q17/0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铣刀寿命控制方法,所述的铣刀用于梯度功能材料表面铣削,将梯度功能材料的试样划分为多个梯度区,获得每个梯度区的均分铣刀磨损量阈值,根据均分铣刀磨损量阈值计算每个梯度区的最优铣削速度,根据每个梯度区的最优铣削速度获得每个梯度区的铣刀实际磨损量,实现分区调速控制铣刀寿命。本申请所述的一种铣刀寿命控制方法,在不降低切削效率的前提下,可确保异种金属梯度功能材料大平面铣削加工的刀具耐用度及被加工表面质量;仅通过调节铣削速度来实现铣刀寿命控制,可实施性强;铣刀寿命试验历时一般不超过5小时,且试验次数少、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977173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585289.8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雾化硅油预处理制备高黏超疏水表面方法及应用,其包括,通过微量润滑装置结合涡流管对硅油进行低温雾化,确保硅油均匀地沉积在试样表面,设置激光器参数并输出激光,对试样表面刻蚀加工,将加工后表面进行清洗、测试,使表面具有高黏附性和超疏水性;提出的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实施,涡流管进行气流低温处理,低温维持雾化液滴形状,不易迅速蒸发和扩散,雾滴能均匀稳定沉积在试样表面,激光刻蚀效果更好,对操作人员无健康影响;加工效率高且加工质量好,具有经济效益,制备的高黏附超疏水表面相比于传统的二次激光制备的超疏水‑超亲水表面,不仅可以应用于输送液体,且由于高黏附性,同时实现缓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11950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06045.8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铣削加工测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微铣削加工未变形切削厚度测量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微铣削加工后的凹槽底部表面形貌图片;S2、从所述表面形貌图片中提取凹槽中线处的刀痕;S3、计算相邻刀痕间隔距离,并根据相邻刀痕间隔距离计算相邻刀齿的等效切削半径之差;S4、根据相邻刀齿的等效切削半径之差重构微铣削加工的瞬时未变形切削厚度。本发明微铣削加工未变形切削厚度测量方法及系统无需事先测定刀具跳动和磨损量便可实现微铣削未变形切削厚度的测量,极大缩短测量流程,提高测量效率,并且有效保证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61685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897954.7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药植入体及制备方法,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内设有若干储药容腔,所述储药容腔在所述基体表面上设有释药口,所述基体上围绕所述释药口设有类蜂窝织构,每个所述类蜂窝织构与所述释药口相作用形成织构改性区,所述织构改性区具有70°‑90°的亲水接触角或91°‑120°的疏水接触角。本发明解决现有植入体对大分子抗感染药物承载能力差,易早期突释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0468364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910861046.5
申请日:2019-09-1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促进热喷涂涂层膜基界面间机械和冶金结合的处理方法,其步骤如下:1)、基体的表面预处理;2)、制备织构化基体;3)、织构化基体表面处理;4)、制备涂层。本发明通过基体表面织构化技术与钎剂预处理相结合应用于喷涂涂层中,既可以改善喷涂涂层膜基间机械嵌接作用,还可提高熔滴与基体间的界面传热系数,增强喷涂涂层与基体间微观互锁结合强度,并同时增加喷涂过程中膜基界面发生冶金结合的机会,提高熔滴与基体间冶金结合的程度,在基体和热喷涂涂层之间形成金属间化合物层,进而显著增强喷涂涂层的膜基结合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434448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32361.8
申请日:2019-08-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B23K15/00 , B23K26/0622 , B28D1/00 , B28D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脆性材料的表层织构化处理辅助加工方法,先在硬脆性材料工件的待加工表面上加工形成微织构,随后对所述待加工表面予以切削加工。在待加工表面加工设定的微织构后,硬脆性材料工件的表面在微织构区域产生应力集中,进而诱导硬脆性材料产生裂纹,在后续切削加工中预制的萌生裂纹产生精密扩展,并且可减轻切削加工过程中硬脆性材料对切削刀具的冲击作用,从而提高硬脆性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和加工表面质量,增加刀具寿命。该辅助加工方法具有成本低、灵活方便、实用性强且易于推广的优点,可以从本质上改善硬脆性材料切削加工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916941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227809.0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1N23/2251 , G01N23/2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混合粉末3D打印分离检测方法,在粉末收集时采用自带离型膜的亚克力板,配合以双面胶与无色、透明环氧树脂胶,解决了取样时因表面样品褶皱干扰检测结果的难题,通过对混合粉末层进行采样并进行元素能谱面扫描,根据扫描获得的能谱彩图计算混合粉末的实际配比,据此判断粉末是否发生分离。本发明可有效解决颜色相同、松装密度相近、颗粒大小相似的预混合粉末3D打印分离无法检测这一技术难题,确保了材料成分配比,其操作简单,易于实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