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14975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211046070.1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各向异性材料在管路、流道的堵塞或泄露检测中的应用,所述各向异性材料为包覆了二氧化硅层的纳米颗粒,所述纳米颗粒为棒状或椭球型的纳米颗粒。本发明通过调控物质的流动,节约能源;材料为无机材料,组成元素均无毒性;操作简便,仅需改变物质的流动速度即可形成不同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137897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010036342.4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硅纳米棒阵列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表面活性剂有机溶液与柠檬酸钠水溶液混合,然后放入亲水性基底,再加入碱性催化剂,超声处理后,加入硅源,静置,取出基底,得到二氧化硅纳米棒阵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水溶性盐在有机溶剂‑水混合液中溶解度的差异,析出盐液滴吸附于亲水基底上,并以液滴中的碱性催化剂催化水解硅源,从而在基底上制备二氧化硅纳米阵列,实现了通过溶液液相固相生长机制无种子一步法生长,所用原料廉价、无污染,制备过程简单高效且无污染物产生,能耗低,对设备操作要求低,易于扩大量产,还可通过静置温度及时间实现二氧化硅纳米棒的直径及长度的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590327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046120.6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双光学防伪和显示器件,包括非球形的双折射颗粒以及溶剂,所述非球形的双折射颗粒为表面包覆有二氧化硅层的磁性材料颗粒,通过在所述柔性双光学防伪和显示器件的厚度方向上施压产生形变,而调节其图案变化。在本发明中,非球形的双折射颗粒的悬浮液具有按压可控的双重光学特性。受静电势的最小化所驱动,这些磁性材料颗粒组装成晶体胶体阵列(CCAs),表现出各向异性的光学性质,光子能带和双折射的性质取决于纳米棒的取向。动态调节磁性材料颗粒CCAs的光学特性是通过应用外部按压来控制纳米棒的取向。能够用一种刺激调节柔性材料的双重光学性质将打开智能光学材料在不同领域的新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77149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669240.0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天线‑反应器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金纳米颗粒胶体与HS‑PEG‑COOH溶液和[Fe(bpy)3]2+溶液混合,在黑暗条件下搅拌反应10‑14h,得到Au‑[Fe(bpy)3]2+复合催化剂。本发明Au‑[Fe(bpy)3]2+复合催化剂可以同时维持电场介导的共振能量转移和等离子体“热”流子传输过程,促进等离子体载流子迁移效率,实现等离子体增强光催化过程;在光照条件下,纳米等离子体颗粒产生的局域增强电场诱导共振能量转移至催化组分,同时产生的热载流子直接参与氧化还原过程,两种机制协同促进光催化过程,实现了光催化性能的集体协同增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59454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68766.3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B01J23/755 , B01J35/23 , B01J35/39 , B33Y70/10 , B33Y80/00 , C01B32/40 , C07C1/12 , C07C9/04 , B01J35/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M/SiO2气凝胶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具体涉及光热催化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反应中太阳光不能被有效利用等问题,其包括由前驱体与二氧化硅颗粒混合得到打印墨水,经3D打印、冻干、煅烧及还原处理得到3D打印M/SiO2气凝胶催化剂;其中,所述前驱体为金属氢氧化物,M表示金属纳米颗粒,M选自镍、钴、铁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具备优异的二氧化碳加氢催化性能,可以在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过程中有效利用太阳光。
-
公开(公告)号:CN11859454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1068766.3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B01J23/755 , B01J35/23 , B01J35/39 , B33Y70/10 , B33Y80/00 , C01B32/40 , C07C1/12 , C07C9/04 , B01J35/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M/SiO2气凝胶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具体涉及光热催化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反应中太阳光不能被有效利用等问题,其包括由前驱体与二氧化硅颗粒混合得到打印墨水,经3D打印、冻干、煅烧及还原处理得到3D打印M/SiO2气凝胶催化剂;其中,所述前驱体为金属氢氧化物,M表示金属纳米颗粒,M选自镍、钴、铁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具备优异的二氧化碳加氢催化性能,可以在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过程中有效利用太阳光。
-
公开(公告)号:CN11841688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395690.9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纳米复合材料包括:双功能贵金属纳米棒;包覆在所述双功能贵金属纳米棒两端表面的保温材料;生长在所述双功能贵金属纳米棒中部表面的铂族金属材料。本发明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利用双功能贵金属纳米棒的各向异性等离子体共振特性,通过在双功能贵金属纳米棒的两端表面包覆保温材料二氧化硅纳米壳来增强纵向共振的光热效应;在中部表面生长铂族金属材料反应器元件来增强横向共振的热载流子响应;实现了光热和光化学功能,实现了协同光催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849711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210452944.7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热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纳米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金属纳米催化剂包括内核和外壳,在所述内核和外壳之间包含间隙层;所述内核为钴颗粒聚集体;所述外壳包括二氧化硅层,以及分散在所述二氧化硅层中的钴颗粒。本发明提供的金属纳米催化剂中,钴颗粒聚集体为吸光中心,分散在所述二氧化硅层中的钴颗粒作为活性位点,在光热环境下可以显示出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本发明将所述金属纳米催化剂应用到光热气相催化反应中,可以有效克服负载型光热催化剂难以同时实现高催化活性、高稳定性以及高光利用效率的问题,最终得到的金属纳米催化剂的吸光性能和催化性能均较优。
-
公开(公告)号:CN113952950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305288.X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B01J23/44 , B01J23/52 , B01J23/745 , B01J23/755 , B01J23/89 , B01J33/00 , B01J35/02 , C01B32/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纳米催化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包覆结构金属纳米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半包覆结构金属纳米催化剂包括:金属纳米颗粒;附着在所述金属纳米颗粒部分表面上的包覆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半包覆结构金属纳米催化剂的半包覆结构呈现单包的状态,几乎每个金属纳米颗粒都是一部分露在外面,一部分被包覆材料包裹。这种半包覆结构金属纳米催化剂可以催化液相反应,也可以催化气相反应,既可以催化高温反应,也可以催化低温反应,同时,热稳定性优异,催化结果较优,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半包覆结构金属纳米催化剂在400~600℃下的高温反应中有较高的催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523139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710991747.1
申请日:2017-10-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子晶体彩色墨水,包括光子晶体颗粒和溶剂;所述光子晶体颗粒为表面包覆有SiO2层的磁性材料颗粒;所述磁性材料颗粒的形状为椭球形、棒状、球柱体或圆台。本发明中的彩色墨水的颜色由其形成的三维光子晶体的结构色显示,不同的结构周期显示不同颜色。通过外加磁场控制三维光子晶体的结构周期产生连续性变化,从而使墨水获得不同的颜色,并且颜色范围宽且连续可调,从紫色、蓝色、绿色、黄色、橙色、红色等均可显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光子晶体彩色墨水的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