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型双滤除盐技术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219848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573141.1

    申请日:2016-07-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搅拌型双滤除盐技术,其步骤如下:步骤1,将混合高盐废水经过滤网进入到废液调节槽中;步骤2,高盐废水中加酸或碱调节pH值至7-9,然后通过高压泵加入到废液槽内;步骤3,将废液槽内废液增压加入到纳滤膜组件中,废水经纳滤膜组件进入到加热搅拌槽中;步骤4,将加热搅拌槽内的废水进行搅拌加热,并保持恒温;步骤5,将恒温废液加入到NACE膜组件内,经膜过滤后进入到排液槽,即得到排放水。本发明充分利用了膜分离技术的优势,具有无污染、低能耗的优点,同时也解决了反渗透RO膜的技术缺陷。

    一种生物质聚酯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81045B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110040226.0

    申请日:2009-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聚酯,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发酵三元或二元有机酸和多元醇按照官能团摩尔数1:0.2~1:5的比例混合均匀,以有机酸总重量0.1~5wt%的比例添加催化剂并与反应物混匀,真空减压在50~120oC的温度下,进行缩合聚合反应0.5~15小时形成预聚物;将上述预聚物控制温度在60~160oC下,继续反应3~36小时,得到所述的生物质聚酯。本发明合成工艺简单,交联程度易控制,在大分子链中引入苹果酸和柠檬酸所含的羟基和羧基,使产物的亲水性高,更有助于酶和水的结合进攻。终产物完全降解后生成的产物又回到生物质资源,其生物相容性好。应用范围广泛。

    一种2,6,10-三甲基-1,1-二烷氧基-3,5,9-十一烷三烯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11320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110179754.4

    申请日:2011-06-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26,10-三甲基-1,1-二烷氧基-3,5,9-十一烷三烯的制备方法,属于番茄红素中间体的合成方法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在有机溶剂及碱存在下,C10三苯基鏻盐在-40~30℃温度条件下进行解离反应;(2)在步骤1解离反应完毕后,加入C4缩醛,在有机溶剂及碱存在下,在-40~30℃温度条件下进行Wittig缩合反应,获得2,6,10-三甲基-1,1-二烷氧基-3,5,9-十一烷三烯,本发明工艺路线简捷,原料易得,成本低,极具工业价值。

    一种生物质聚酯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27211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110040215.2

    申请日:2009-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聚酯,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发酵三元或二元有机酸和多元醇按照官能团摩尔数1:0.2~1:5的比例混合均匀,以有机酸总重量0.1~5wt%的比例添加催化剂并与反应物混匀,真空减压在50~120oC的温度下,进行缩合聚合反应0.5~15小时形成预聚物;将上述预聚物控制温度在60~160oC下,继续反应3~36小时,得到所述的生物质聚酯。本发明合成工艺简单,交联程度易控制,在大分子链中引入苹果酸和柠檬酸所含的羟基和羧基,使产物的亲水性高,更有助于酶和水的结合进攻。终产物完全降解后生成的产物又回到生物质资源,其生物相容性好。应用范围广泛。

    可生物降解聚柠檬酰胺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28267A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810063702.9

    申请日:2008-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生物降解聚柠檬酰胺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通过将柠檬酸酯和脂肪族二胺按摩尔比1∶0.2~1∶5的比例混合均匀,以柠檬酸酯总重量1~10wt%的比例添加催化剂并与反应物混匀,真空减压在50~100℃的温度下,进行缩合聚合反应1~6小时形成预聚物;将上述预聚物在50~160℃下继续反应10~24小时,得到所述的交联网络型可生物降解聚柠檬酰胺酰亚胺,具有易降解、对环境友好的优点。

    硫内酯的合成工艺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96372A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710066890.6

    申请日:2007-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aS,6aR)-1,3-二苄基-六氢-1H-噻吩并[3,4-d]咪唑-2,4-二酮的合成工艺,在有机溶剂存在下,使(3aS,6aR)-1,3-二苄基-六氢-1H-呋喃并[3,4-d]咪唑-2,4-二酮在五硫化二磷和乙酰胺制得的活性硫代试剂体系中进行硫代反应制得(3aS,6aR)-1,3-二苄基-六氢-1H-噻吩并[3,4-d]咪唑-2,4-二酮。本发明采用五硫化二磷和乙酰胺制得的活性硫代试剂与内酯进行硫代反应,原料价廉易得;作为反应原料之一的乙酰胺可以按催化量投料,并作为反应终产物循环到反应中,从而大大降低成本,且可以提高反应收率。

    一种菲并咪唑类荧光胺类化合物标记试剂及其合成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28378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92785.3

    申请日:2023-0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菲并咪唑类荧光胺类化合物标记试剂合成方法及应用,属于有机小分子胺类化合物荧光标记技术领域。以菲并咪唑为母体环,氯甲酸酯为反应活性基团,化学名称为:4‑(N‑苯基菲并咪唑基)‑苯甲基氯甲酸酯,具体制备方法为:(1)将菲醌、苯胺、对羟基甲基苯甲醛、醋酸铵进行反应,得到中间体;(2)将中间体与氢氧化钾水溶液进行水解反应,得到中间产物4‑(N‑苯基菲并咪唑基)‑苯甲醇;(3)中间产物与固体光气反应,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可以快速、准确、灵敏地标记10种脂肪胺,从而实现复杂体系中痕量脂肪胺的分离与检测,可用于生命、食品等研究领域中多种脂肪胺的荧光标记与分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复合防弹陶瓷板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87141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810181264.X

    申请日:2018-03-06

    Inventor: 刘伟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陶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防弹陶瓷板的制备方法,步骤1,将氢氧化铝加入在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聚乙烯醇,超声反应20‑40min,得到氢氧化铝分散液;步骤2,将氢氧化铝分散液加入至减压蒸馏釜中减压蒸馏反应1‑3h,得到粘稠液;步骤3,将粘稠液加入模具中微热蒸发20‑30min,固化得到前驱板;步骤4,将前驱板放入反应釜中加温加压反应3‑8h,得到第一陶瓷板;步骤5,将致密陶瓷板放入无水乙醇中,然后加入石墨烯粉料超声反应3‑6h,得到第二陶瓷板;步骤6,将第二陶瓷板放入反应釜中二次加温加压反应5‑7h,得到复合防弹陶瓷板。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防弹板整体性能偏低的问题,具有防弹效果,陶瓷板连接性好,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一种活性氧化铝-二氧化钛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30561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307270.2

    申请日:2020-04-17

    Inventor: 刘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氧化铝-二氧化钛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至无水乙醇中低温超声分散30-60min,形成分散醇液,所述分散醇液为聚乙烯吡咯烷酮的饱和乙醇液;步骤2,将氢氧化铝放入分散醇液中低温超声分散50-70min,形成分散均匀的悬浊醇液;步骤3,将悬浊醇液加入至模具中恒温烘干2-4h,然后密封加压反应1-3h,得到氢氧化铝-聚乙烯吡咯烷酮基板;步骤4,将氢氧化铝-聚乙烯吡咯烷酮基板浸泡至无水乙醇中,静置2-5h,烘干得到氢氧化铝框架;步骤5,将钛酸正丁酯均匀喷洒在氢氧化铝框架上,得到镀膜框架,然后放入密封反应釜中反应2-4h,静置2-4h得到活性氧化铝-二氧化钛复合催化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