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装置、记录介质输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12252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210459382.5

    申请日:2012-1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11/007 B41J11/001 B41J11/42 B41J1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及记录介质输送方法,其能够抑制从卷筒体中放卷出的记录介质的较大下垂,且降低记录面损坏的可能性。所述记录装置具备油墨喷出部、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及控制部,所述第一驱动部使卷绕有所述记录介质的卷筒体旋转,所述第二驱动部对输送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部进行驱动,所述控制部对所述第一驱动部及所述第二驱动部的动作进行控制,作为对在使所述第二驱动部停止的状态下使所述第一驱动部进行驱动,从而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输送时的、负载与驱动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测定的测量,所述控制部具备第一测量模式,在该第一测量模式中,针对于所述卷筒体的一周旋转来执行所述测量,且以将所述一周旋转分割成多次的方式来执行。

    记录装置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71615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116458.3

    申请日:2014-03-26

    Abstract: 提供可以对介质支撑部的滑动时的被记录介质的切断等进行抑制且可以使介质支撑部在滑动方向上小型化的记录装置。记录装置具备壳体和介质支撑部,所述壳体具有在被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的记录部及被记录介质经过的第一介质路径,所述介质支撑部具有连接于第一介质路径且被记录介质经过的第二介质路径并被设置为可以相对于壳体滑动。第一介质路径的开口及第二介质路径的开口被形成于壳体与介质支撑部的滑动面。在介质支撑部的滑动方向之中,将从第一介质路径将第二介质路径的连接脱离一侧设为滑动方向一方侧,第一介质路径的滑动方向一方侧的壁部和第二介质路径的滑动方向另一方侧的壁部在介质支撑部的滑动时不干涉。

    记录装置和输送装置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70847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113689.9

    申请日:2014-03-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相对于在卷绕为卷筒状的状态下被支持的介质可以适当地进行处理的记录装置及输送装置。具有抵接滚筒对、支持滚筒和可动机构,其中,所述抵接滚筒对夹着被记录介质且面对地配置,抵接于被记录介质而输送被记录介质;所述支持滚筒与抵接滚筒对相比配置于输送被记录介质的路径的下游侧,抵接于被记录介质而支持被记录介质;所述可动机构通过使抵接滚筒对的至少一方抵接滚筒的位置变化,变换抵接滚筒对的另一方抵接滚筒相对于被记录介质的抵接和另一方抵接滚筒对相对于被记录介质的抵接的解除。

    记录装置、记录介质输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12252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210459382.5

    申请日:2012-1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11/007 B41J11/001 B41J11/42 B41J1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及记录介质输送方法,其能够抑制从卷筒体中放卷出的记录介质的较大下垂,且降低记录面损坏的可能性。所述记录装置具备油墨喷出部、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及控制部,所述第一驱动部使卷绕有所述记录介质的卷筒体旋转,所述第二驱动部对输送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部进行驱动,所述控制部对所述第一驱动部及所述第二驱动部的动作进行控制,作为对在使所述第二驱动部停止的状态下使所述第一驱动部进行驱动,从而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输送时的、负载与驱动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测定的测量,所述控制部具备第一测量模式,在该第一测量模式中,针对于所述卷筒体的一周旋转来执行所述测量,且以将所述一周旋转分割成多次的方式来执行。

    记录装置、卷筒介质提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602166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15588.9

    申请日:2012-0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15/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记录装置和卷筒介质提升装置,该记录装置考虑到了即使是重量较重的卷筒介质使用者也无需重体力劳动就可将其安装于卷筒介质保持部件。记录装置(1)的卷筒介质提升装置(2)具有:具有载置部(22)且可在上下方向(Z)上升降的升降部(16);可以支点(B)为中心转动的操作杆(6);和在所述操作杆(6)的靠所述支点(B)附近的位置,将该操作杆(6)的上下方向的转动转换成所述升降部(16)的上下移动以传递动力的凸轮部(10),在所述操作杆(6)转动、所述凸轮部(10)使所述升降部(16)向上方移动时,该凸轮部(10)中的与所述升降部(16)抵接的部位(10a)朝向所述升降部向上方移动时的移动方向。

    记录装置及卷筒纸提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556727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10312227.6

    申请日:2011-1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及卷筒纸提升装置,该记录装置具有:卷筒纸保持部件,其具有将卷筒纸保持得能够输出的轴部;临时放置所述卷筒纸的临时放置部;卷筒纸提升装置,其具有载置卷筒纸的载置部,能够将所述临时放置状态的卷筒纸的端部载置在所述载置部,并将其抬起直至所述卷筒纸保持部件的轴部的高度位置为止,从而进行卷筒纸的卷筒芯的芯孔和所述轴部的位置对合,卷筒纸提升装置具有:具有载置部且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升降的升降部;能够以支点为中心转动的操作杆;和在在所述操作杆的靠所述支点的位置,将该操作杆的上下方向的转动转换成所述升降部的上下移动以进行动力传递的动力传递机构。

    注塑成型系统
    27.
    发明公开
    注塑成型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63473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286957.7

    申请日:2024-09-1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注塑成型系统,能够在通过从清扫装置吹出的空气来抑制异物进入固定模具与可动模具之间的同时,抑制因异物的附着造成成型品的成型精度下降。注塑成型系统包括:注塑成型装置,具备注塑成型部和第一移动部,所述注塑成型部具备安装并固定有固定模具以及可动模具的固定部,所述注塑成型部向空腔注塑包含金属粉末的材料来进行成型品的成型,所述第一移动部使可动模具在合模位置与开模位置之间移动;清扫装置,通过吹送空气来进行成型品的清扫;以及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在可动模具不位于合模位置的情况下不使清扫装置进行空气的吹出,在可动模具位于合模位置的情况下使清扫装置进行空气的吹出。

    射出成形系统及射出成形系统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4452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194504.5

    申请日:2024-02-21

    Inventor: 堀江星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射出成形系统及射出成形系统的控制方法,提供组合有立式成形机和水平多关节机器人的射出成形系统的技术。在射出成形系统中,当沿铅垂方向观察时,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及第三距离比第四距离小,所述第一距离为第一关节与第一配置部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第一关节与第二配置部的距离,所述第三距离为第一关节与机器人壁部之间的距离,所述第四距离为当第一臂和第二臂处于同一直线上时,第一关节与第二臂的前端的距离,在以第一关节为中心的从第一配置部和第二配置部中的一方到机器人壁部的角度范围内,第一关节与壁部的至少一部分的距离比第四距离大。

    液体喷出装置
    2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644172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011073237.4

    申请日:2020-10-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由输送带引起的输送精度的降低的液体喷出装置。液体喷出装置(1)的特征在于,具备:无接头状的输送带(5),其被架设在多个辊(3)及辊(4)上,并且通过利用与辊(3)及辊(4)接触的接触面的相反侧的面即支承面(5a)而对介质(M)进行支承、并进行旋转,从而将介质(M)在输送方向(A)上进行输送;液体喷出部(8),其向利用支承面(5a)而被支承的介质(M)喷出液体;干燥部(4、19以及20),其从接触面(5b)侧使附着在接触面(5b)上的液体干燥。

    印刷装置
    3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068455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711077221.9

    申请日:2017-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印刷装置,其能够对后处理中的印刷介质的样态(印刷状态的变化的样态、印刷介质的输送状态)进行确认。印刷装置(1)具备:印刷部(10),其对卷筒纸(P)进行印刷;输送部(20),其沿着输送面(53)对印刷后的卷筒纸(P)进行输送;以及干燥部(60),其对输送面(53)上的卷筒纸(P)实施干燥处理(后处理),干燥部(60)具有对输送面(53)上的卷筒纸(P)进行覆盖的盖(壳体62),在盖上设置有能够对输送面(53)上的卷筒纸(P)进行目视确认的目视确认窗(10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