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添加物诱导多叶斑叶兰植株再生及高效繁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70303B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510194116.8

    申请日:2015-04-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濒危野生植物中重要植物材料的快速繁殖方法,特别是涉及野生兰花的组织培养方法。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添加物诱导多叶斑叶兰植株再生及高效繁殖方法,该方法包括材料选取与消毒、诱导培养、增殖培养、诱导生根和移栽。其中涉及芽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本发明的培养基配方,增殖系数高、生根率高,植物生长需求时间短,栽培后适应性强,苗木健壮挺拔,长势良好,整齐一致,大大缩短了苗木培养过程,节约了大量成本。为多叶斑叶兰的保护,以及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一种小叶红豆离体胚培养及植株再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88855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310668368.0

    申请日:2013-12-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经济林的栽培方法,特别是涉及小叶红豆离体胚培养及植株再生方法。本发明采用胚芽诱导培养、初代芽诱导培养、芽增殖培养、壮苗培养、诱导生根培养,完成小叶红豆的离体胚培养及植株再生培养,该培养方法扩繁系数较高,萌发时间短,增殖速度快,经壮苗培养,成苗移植后的成活率高,苗木健壮挺拔,长势良好,对高效保育珍稀濒危小叶红豆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较高经济价值及开发利用前景。

    一种鄂西红豆树植株再生及大量繁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44529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310358260.1

    申请日:2013-08-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鄂西红豆树下轴片段植株再生及大量繁殖方法,包括材料的选取与消毒、下轴芽诱导培养、丛生芽培养、壮苗培养、诱导生根、试管苗完成、瓶苗移栽。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红豆树种子来源困难;种子坚硬,种皮透水性差,自然繁衍能力、传播扩散能力不强,结实年龄迟,自然更新困难,优良种苗稀缺的问题。本发明扩繁系数较高,增殖时间短,缩短了珍稀乡土树种红豆树苗木培养过程,节约了大量成本,成苗移植后成活率高,苗木健壮挺拔,长势良好,整齐一致。本发明为高经济价值树种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一种金花茶植株高位嫁接育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25243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310074845.0

    申请日:2013-03-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花茶植株的高位嫁接育苗的方法,采用本发明方法从接穗、砧木选择处理到嫁接时间、培养条件、注意事项等进行金花茶植株高位嫁接育苗的配套技术研究,以提高成活率、培育观赏和药用价值兼备的优良品系为目的,着重对一些关键环节进行改良:(1)砧木选用树为龄60-80年的大油茶,(2)接穗贮藏期间对接穗切口进行蜡封处理,(3)由于砧木树体大、脱干高、树冠大,嫁接后采用独立空间的保护措施,即根据树大小做防护罩。采用此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野生金花茶现存数量少,结果率极低,苗期时间长,出苗率低等问题可缩短金花茶繁殖周期,半年到一年苗木即可出圃,成活率达95%以上,同时可以最短时间培育出观赏和药用兼备的优良品系。

    一种小叶红豆离体胚培养及植株再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88855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668368.0

    申请日:2013-12-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经济林的栽培方法,特别是涉及小叶红豆离体胚培养及植株再生方法。本发明采用胚芽诱导培养、初代芽诱导培养、芽增殖培养、壮苗培养、诱导生根培养,完成小叶红豆的离体胚培养及植株再生培养,该培养方法扩繁系数较高,萌发时间短,增殖速度快,经壮苗培养,成苗移植后的成活率高,苗木健壮挺拔,长势良好,对高效保育珍稀濒危小叶红豆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较高经济价值及开发利用前景。

    一种万代兰品种的繁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04604B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210577762.9

    申请日:2012-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万代兰品种的繁育方法,选取当年萌发饱满顶芽为材料,去除多余的叶片进行诱导培养,15~20天即萌发出生长健壮的新芽;再经过20~30天的增殖培养,20~25天诱导生根后即可成苗、移栽,成活率高达95%以上;扩繁系数高,苗木成活后生长健壮,长势良好。由于万代兰为单轴类茎洋兰,极少能有侧芽产生,而且茎尖中含有较多的活性较强的多酚类物质,切取的茎尖在培养中极易褐变,培养较难成功,而自然有性繁殖因种子萌发需靠共生菌滋养也难以攻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活率低,繁殖慢等问题,具备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种福建野生金线莲野外自然回归迁地种植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03444530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358279.6

    申请日:2013-08-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福建野生金线莲野外自然回归迁地种植技术,包括野外取材、材料消毒处理、不定芽诱导培养、一次性成苗培养、瓶苗移栽、林下种植、成品制备。本发明解决了金线莲种子微小,胚发育不完全,在自然条件下发芽难的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金线莲药源稀少,特别是植物内所含有的强镇痛、消炎、抗癌成分不能满足临床以及日常增强人体免疫力需要等问题。用一次性成苗方法培养并进行野外自然回归迁地种植金线莲成活率高,产量上提高1~2倍,植株内含物质充分、品相、品质优良。

    一种金花茶植株的扦插繁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25244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310075010.7

    申请日:2013-03-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花茶植株的扦插方法,本发明方法从插穗、基质选择处理到扦插时间、培养条件、各注意事项进行金花茶植株扦插育苗的配套技术研究,并着重对一些关键环节进行改良:(1)激素为IBA(吲哚丁酸),浓度500-550mg/L,浸泡时间为1.5-2h,(2)以2份细黄心土加1份洗净的河沙为插床基质,(3)对不同季节扦插的插穗提出不同要求。采用此配套技术,扦插后30天即可生根、发芽、抽条,生根率平均达95%,150天株高60cm,地茎0.8-1.0cm。克服了金花茶的种子存在败育率高、接实率低、种子产量少的问题,而且扦插成活率比较高,成活后的长势整齐一致、干形良好,苗木成活后生长健壮,长势良好,同时培育出苗壮的优良品系,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种采用共生菌剂的蝴蝶兰单芽繁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58567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010474528.8

    申请日:2020-05-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蝴蝶兰单芽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春季生长健壮的、饱满带腋芽的花梗茎段为外植体并进行消毒处理;S2,将带腋芽外植体切成长1.5cm接到芽诱导培养基中进行腋芽诱导;S3,待步骤S2中腋芽长至2cm时,将芽苗切下转到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S4,当增殖培养芽苗>2cm,长至3‑4片叶时,去除小于2cm的弱苗、无效苗,选择>2cm的苗进行壮苗生根培养;S5,将培养瓶苗移到25‑30℃温度条件下炼苗10‑15天,之后便可将带根的苗从培养瓶中取出,用流动自来水把根部附着的残留培养基洗干净并晾干到不滴水为止,然后移栽入事先配制混合好的基质中并压实,栽后第一次要浇透水,之后隔4‑6天浇水。该方法的繁殖周期短,苗壮,适应性强,品质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