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选择性异构制备低凝生物柴油和航空燃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7568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16070.6

    申请日:2025-03-1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择性异构制备低凝生物柴油和航空燃油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废弃油脂经过滤器后与醇、液体酸催化剂进入预酯化反应器;2)将预酯化混合物通入液液分离器、闪蒸分离器分离出醇、液体酸催化剂进行回收后得到预酯化产物Ⅰ;3)预酯化产物Ⅰ与硫化剂、氢气、HPA@SiO2混合进行加氢得到产物Ⅱ;4)产物Ⅱ经气液固分离器得到气相、液相和固相,固相催化剂循环;5)气相进入变压吸附塔除去低碳烃和CO、CO2后返回固定床反应器进行氢气循环,液相进入分馏器得到最终产物。本发明基于废弃油脂制得低凝生物柴油和航空燃油,保证了工艺长期稳定进行,同时还具有原料油范围广,催化剂适用面广,转化率高的特点。

    一种电催化氧化甘油制甲酸盐用钼基催化剂电极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1812754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69904.5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催化氧化甘油制甲酸盐用钼基催化剂电极材料,属于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采用含有金属钼的前驱体盐和硫脲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出质地均匀的钼基催化剂,并以泡沫铜为基底,通过物理涂覆的方式,制备获得电极材料。该电极材料用于电催化甘油氧化制备甲酸盐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在过电位低至1.19 V时,电流密度即可达到10 mA·cm‑2,并实现了电催化氧化甘油的高转化率及高选择性。

    一种多逆变器并联系统环流抑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4889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58895.0

    申请日:2023-12-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逆变器并联系统环流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以下步骤:(1)馈线阻抗估计的步骤;(2)最大阻抗选择的步骤;(3)虚拟阻抗值计算的步骤。本发明以抑制环流为目标,提出一种自适应虚拟复阻抗多环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并联逆变器数学模型,通过推导其功率特性与环流特性,探寻环流产生的根本原因;其次,在功率环中引入虚拟功率对功率进行解耦;再次,引入基于模型预测与二自由度的电压电流双环,提高动态响应速度,消除负载扰动的影响,并在控制环中引入自适应虚拟复阻抗,消除馈线阻抗差异。本申请解决了并联逆变器间的环流问题,维持系统稳定可靠。

    一种用于石油树脂加氢的负载型磷化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0808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34147.7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石油树脂加氢的负载型磷化镍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石油树脂催化加氢反应中的应用,所述催化剂是以工业上广泛应用的活性球形氧化铝作为载体,创新性地采用“原位合成+低温液相磷化”的方法制备得到负载型磷化镍催化剂。此种方法制备的磷化镍颗粒尺寸较小、分散均匀且活性组分与载体间具有强的相互作用,避免了反应过程中活性组分的迁移和团聚;另外,低温液相磷化过程可以生成纯相的磷化镍,有效避免了无加氢活性磷酸铝尖晶石的形成。该催化剂在石油树脂催化加氢过程中,不仅具有优异的催化加氢活性(>99%),还体现出较好地脱除树脂中硫化物等杂质的活性,适用于制备高品质的氢化石油树脂。

    一种生物油脂一步加氢脱氧异构负载型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4693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24808.9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油脂一步加氢脱氧异构负载型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将硅酸四乙酯和乙醇加入烧杯中室温搅拌得溶液Ⅰ,将氨水和乙醇加入烧杯中室温搅拌得溶液Ⅱ;在室温搅拌状态下将溶液Ⅱ加入溶液Ⅰ中,而后继续搅拌以形成透明溶胶,经陈化、抽滤、水洗、干燥、研磨,得二氧化硅载体;将二氧化硅载和磷钼酸溶解于去离子水,经旋蒸、真空干燥,得生物油脂一步加氢脱氧异构负载型双功能催化剂。本发明制得的生物油脂一步加氢脱氧异构负载型双功能催化剂能够实现生物油脂一步加氢脱氧反应,避免常规反应中中间产物易裂化等问题,且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具有较高的工业化应用潜力。

    一种氧空位调控的负载型磷化镍基催化剂

    公开(公告)号:CN11823705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55470.3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空位调控的负载型磷化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5‑羟甲基糠醛(HMF)加氢脱氧制生物燃料中的应用,属于生物质能源化工技术领域。其是以酸热法制备的三维二氧化钛纳米花为载体,然后在其表面构造氧空位,再利用浸渍法结合气相磷化法,利用次磷酸盐热解的磷化氢气体进行还原,以制得所述负载型磷化镍基催化剂。本发明制得的催化剂中活性组分磷化镍分散均匀,载体氧空位的构造促使形成更多的金属活性位点,并优化了HMF与该负载型磷化镍基催化剂的吸附构型。将该负载型催化剂应用于HMF的加氢脱氧反应中,在180℃反应温度下,HMF转化率为100%,目标产物2,5‑二甲基呋喃(DMF)选择性高达97%。

    一种自支撑普鲁士蓝类似物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127548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69903.0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支撑普鲁士蓝类似物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及应用,属于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以泡沫铜为导电基底,以金属钴的前驱体盐为钴源,以铁氰化钾为配体和铁源,在泡沫铜骨架结构表面原位生长自支撑普鲁士蓝类似物电催化剂。该材料中泡沫铜骨架和PBA纳米立方体构成一种三维多级结构,利于活性位点的暴露和电子传输,从而实现5‑羟甲基糠醛的完全转化,产物2,5‑呋喃二甲酸收率与法拉第效率均可达到98%以上,且在连续流动电化学反应器中反应60 h后,催化剂未有明显的失活,证明该材料适合做电催化5‑羟甲基糠醛氧化料用于高价值产品2,5‑呋喃二甲酸和绿色氢气的连续生产。该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且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良好,有效降低了成本。

    一种隔离型柔性限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9429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52376.4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离型柔性限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中柔性限流装置包括:储能蓄电池、逆变器、变压器、整流器、限流电感和受控电流源;所述储能蓄电池的输出端连接逆变器的输入端,逆变器的输出端与变压器一侧连接,变压器的另一侧与整流器的输入端连接,整流器的输出端与限流电感的两端连接,限流电感串联至直流配网系统中,受控电流源与限流电感耦合;储能蓄电池释放电能导通逆变器,通过变压器在整流器的输入端产生交流电压,整流器的输出端在限流电感的两端产生钳位电压接入直流配网系统线路进行限流;所述受控电流源用于消除限流电感的磁通饱和状态。

    适用于直流配网的串联电感形式柔性限流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9429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51998.5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直流配网的串联电感形式柔性限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系统包括:分别设置与直流配网线路正极和负极的两个限流装置,以及与限流装置适配的系统控制层和系统应用层;所述限流装置包括与直流配网线路连接的输入线路、输出线路、设置于输入线路和输出线路之间的限流支路以及若干开关;所述限流支路包括N个串联耦合的限流电感,且每个限流电感与对应的整流器并联后串接于直流配网线路;各所述开关分别对应于各限流电感设置用于开断各限流电感;所述系统控制层用于基于限流装置优化系统的外部扰动;所述系统应用层用于识别直流配网系统故障,并基于直流配网系统故障识别结果确定限流装置的电压给定值。

    负载型镍基催化剂及在DCPD石油树脂加氢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32877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92243.6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型镍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双环戊二烯(DCPD)石油树脂加氢中的应用。其是以SiO2为载体,Ni为活性组分,通过水热法制备出由硅氧四面体和镍氧八面体按2:1构成的三明治层状硅酸镍,并同时在其中掺入助剂金属,从而获得助剂改性的负载型镍基催化剂。本发明通过水热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层状结构,可以有效调控活性金属Ni的分散和稳定,其中Ni与SiO2通过化学键形成了Ni‑O‑Si键,这种强相互作用导致Ni上配位不饱和,使催化剂上存在丰富的L酸位点,从而可促进C=C的吸附和活化,进而显著提高了树脂在低温低压下的加氢活性,因此其在DCPD石油树脂的加氢制备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