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设备保护棒消耗监控装置和电器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218087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110573043.9

    申请日:2021-05-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器设备保护棒消耗监控装置和电器设备,该装置包括限流组件、电压运算放大电路、控制器和交互装置,限流组件和电器设备的保护棒串联,且公共端连接电压运算放大电路,限流组件的另一端连接外部电源端,保护棒的另一端接地;电压运算放大电路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交互装置;电压运算放大电路对限流组件和保护棒的公共端的电压进行放大,输出放大电压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放大电压信号控制交互装置输出保护棒消耗状态信息,能够准确自动监测保护棒的消耗状态并输出相应状态信息,以便用户知晓,实现了准确对电器设备的保护棒消耗进行监控,确保电器设备可靠运行。

    点火检火电路以及点火检火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03183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725352.8

    申请日:2022-06-2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点火检火电路以及点火检火系统,该点火检火电路中,第一开关器件在交流电源的电流方向为第一方向时闭合,在电流方向为第二方向时断开;点火器与第一开关器件以及交流电源电连接,点火器在第一开关器件闭合的情况下存储电荷,在存储的电荷大于预定值时放电,点燃出火口,火焰导电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同;第一分压器件的第一端与出火口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分压器件的第二端与交流电源的第一端电连接,出火口的第二端与交流电源的第二端连接,或者第一分压器件的第二端与交流电源的第二端电连接,出火口的第二端与交流电源的第一端连接;电压测试器件用于检测输出第一分压器件两端的电压值。本申请避免了检火和点火同时进行的干扰。

    锅支架和燃气灶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674012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494688.8

    申请日:2022-05-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锅支架和燃气灶,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上形成有透气口;门体,其可活动地设置在支架本体上,门体具有封堵透气口的第一状态和敞开透气口的第二状态;驱动机构,其与门体连接;控制模块,其与驱动机构通信连接。在正常的烹饪时,透气口能够允许空气进入并对火焰进行助燃,烹饪操作能够正常进行。当燃气灶干烧或烹饪时间过长时,控制模块能够控制驱动机构将门体切换到第一状态,使锅支架内部隔绝空气,熄灭火焰。因此,本发明的锅支架能够避免干烧的发生,又不会造成炉头堵塞的风险,不会为用户带来清理炉头和锅支架的额外负担。

    一种燃气灶电路及燃气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550838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010402844.4

    申请日:2020-0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灶电路及燃气灶系统,该燃气灶电路包括:开关,一端与第一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控制器的电源端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炉头电连接,所述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炉头的点火和通气;第一接口,接至所述开关与所述第一电源之间。如此设置,在第一电源的电量耗尽或者出现故障时,用户可以通过带有第二接口的备用电源接入第一接口中。在闭合开关之后,可通过备用电源为控制器进行供电。从而避免了燃气灶的电池电量耗尽或者其他电源损坏时,燃气灶无法使用的问题,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净化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11090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70239.1

    申请日:2021-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净化装置,包括固定框架和控制组件,固定框架上设置有集尘组件和钨丝组件,集尘组件上设置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和控制组件相连,控制组件控制加热组件加热集尘组件,以使集尘组件上的待清理物质灼烧碳化。还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如以上所述的净化装置。本发明提供的净化装置及空气净化器,在高压杀菌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调节加热组件到合适温度实现高温杀菌,双重灭菌,效果更彻底。通过调节集尘板加热程度实现灼烧集尘吸附的灰尘颗粒,再配合风道循环系统达到免清洗效果。高压电场容易产生臭氧,过量的臭氧对人体有害,高温可以快速分解臭氧,这样有利于电控设计提高灭菌效果而不使臭氧超标。

    隔离电源转换电路和开关电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271931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011265782.3

    申请日:2020-11-1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隔离电源转换电路和开关电源装置,隔离电源转换电路包括自激振荡电路、变压器、输出电路、反馈调节电路和隔离电路,自激振荡电路连接变压器的初级绕组,输出电路连接变压器的次级绕组,反馈调节电路连接输出电路和隔离电路,隔离电路连接自激振荡电路;自激振荡电路用于根据接收的外部直流电进行自激振荡;变压器根据自激振荡电路的自激振荡生成感应电动势;输出电路根据感应电动势输出电压;反馈调节电路用于在输出电路输出的电压大于设定值时,通过隔离电路控制自激振荡电路停止自激振荡。利用自激振荡电路进行自激振荡进行电源转换,无需采用DC‑DC控制芯片,简化了电路,有效降低了电路成本。

    金属消耗检测组件、金属消耗检测方法和电加热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203678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570606.9

    申请日:2021-05-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金属消耗检测组件、金属消耗检测方法和电加热设备,在金属器件上设置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通过金属器件连接,且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均连接至处理装置。随着金属器件的消耗,将会使得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之间的金属器件逐渐减少,甚至最终会使得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从金属器件上脱落。在金属器件的消耗过程中,处理装置通过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获取的采样电压和/或采样电阻将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处理装置根据这一电压和/或电阻变化状态,得到金属器件的消耗状态信息。通过上述方案,在金属器件消耗到一定程度时,处理装置能够及时检测到,进而便于用户了解金属器件的消耗状态。

    电磁屏蔽结构、电器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公开(公告)号:CN112584689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303582.2

    申请日:2020-1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屏蔽结构及、电器装置及空气净化器,电磁屏蔽结构包括第一屏蔽件,包括一侧具有第一开口的屏蔽腔,所述屏蔽腔用于自所述开口收容具有所述倍压电路模块的收容部;第二屏蔽件,位于所述第一屏蔽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屏蔽件用于与所述安装部背离所述控制模块的一侧贴合。本发明提供的电磁屏蔽结构及、电器装置及空气净化器,通过第一屏蔽件形成一个非封闭式的屏蔽罩,可将倍压电路模块产生的干扰信号封闭在有限空间内,并通过设置第二屏蔽件进一步地增加屏蔽隔离面积,从而增强屏蔽效果,如此,可大大减少了倍压电路模块对系统EMC的影响。

    隔离电源转换电路和开关电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271931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265782.3

    申请日:2020-11-1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隔离电源转换电路和开关电源装置,隔离电源转换电路包括自激振荡电路、变压器、输出电路、反馈调节电路和隔离电路,自激振荡电路连接变压器的初级绕组,输出电路连接变压器的次级绕组,反馈调节电路连接输出电路和隔离电路,隔离电路连接自激振荡电路;自激振荡电路用于根据接收的外部直流电进行自激振荡;变压器根据自激振荡电路的自激振荡生成感应电动势;输出电路根据感应电动势输出电压;反馈调节电路用于在输出电路输出的电压大于设定值时,通过隔离电路控制自激振荡电路停止自激振荡。利用自激振荡电路进行自激振荡进行电源转换,无需采用DC‑DC控制芯片,简化了电路,有效降低了电路成本。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和冰箱
    3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017976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111485912.9

    申请日:2021-1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和冰箱,其中,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物理吸附剂;焦耳热效应材料,其作用于物理吸附剂,一端适于与电源正极相连,另一端适于与电源负极相连,适于加热物理吸附剂,使物理吸附剂再生;焦耳热效应材料的比热容为P,P≤400J/(kg·K)。同时,由于本发明中的焦耳热效应材料的比热容较小,其在通电发热后对周围空气传递的热量低,不易影响家用电器内的环境温度,即使使用在冰箱内也不会破坏冰箱内的低温环境,用户在接触到空气净化装置时也不易被其烫伤。因此,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装置容易影响家用电器内的环境温度,甚至烫伤用户的缺陷,适于应用在家庭电器内。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