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风装置及空调器及出风装置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56887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597340.7

    申请日:2014-10-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06 F24F11/30 F24F13/10 F24F21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出风装置及空调器及出风装置的控制方法。出风装置包括壳体和在壳体上设置的风道,出风装置还包括风机,风机设置在壳体上与风道配合出风,其特征在于,风道包括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风机设置在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之间,壳体还包括可活动的蜗壳,蜗壳设置在风机处,蜗壳包括阻挡风机向上出风口送风的第一位置和阻挡风机向下出风口送风的第二位置,蜗壳位于第一位置时,下出风口出风,蜗壳位于第二位置时,上出风口出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器调节室温舒适性低的技术问题。

    引射制热装置、循环系统、空气调节设备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48449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10320007.1

    申请日:2014-0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射制热装置、循环系统、空气调节设备及控制方法,引射制热装置包括引射器和气液分离器,引射器的射出口与气液分离器相连,引射器的工作口和引射口分别用于连接室内换热装置的出口和室外换热装置的出口,气液分离器的出气管和出液管分别用于连接压缩机的进口和室外换热装置的进口前的节流阀,在引射器的工作口和引射口之前还分别设有第一流量调节单元和第二流量调节单元。相比于现有的空气调节设备来说,本发明能够在节流膨胀功方面和压缩机功耗方面提高制热循环的能效;另外,本发明还能够分别对通向引射器的工作流和引射流进行流量调节,增强引射制热的可控性和适应性。

    一种除霜过程中具有持续供热功能的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065908U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20674963.X

    申请日:2015-09-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霜过程中具有持续供热功能的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换热器,室外换热器的后端依次串联第二节流装置、辅助换热器,第二节流装置和辅助换热器串联后与第二二通阀并联,第二二通阀形成第二旁通支路;第一节流装置与室外换热器串联,第一节流装置的两端并联第一二通阀,第一二通阀形成第一旁通支路。本实用新型中的空调系统设置辅助换热器和辅助风机,除霜程序运行时,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辅助换热器充当蒸发器,实现空调制热功能,从而保证空调在除霜过程中能够持续供热,使得用户在冬季使用空调时体验更好,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引射制冷循环装置
    2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063658U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420373179.0

    申请日:2014-07-04

    Inventor: 魏广飞 吴俊鸿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7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引射制冷循环装置,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气液分离器、室内换热器、引射器、第一电子膨胀阀和第二电子膨胀阀;压缩机排气口通过管道连接室外换热器,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一电子膨胀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具有出气口和出液口,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引射器的第一进口,出液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另一端连接室内换热器;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连接引射器的第二进口;引射器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压缩机吸气口。空调工况变化时,通过第一电子膨胀阀调节引射器第一进口工质状态及流量,扩大引射器适应工况范围,引射器应用效率提高,提升空调运行能效。

    引射制冷装置、循环系统及空气调节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04063678U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420373190.7

    申请日:2014-07-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射制冷装置、循环系统及空气调节设备,引射制冷装置包括引射器和气液分离器,所述引射器的射出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相连,所述引射器的工作口和引射口分别用于连接室外换热装置的出口和室内换热装置的出口,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气管和出液管分别用于连接压缩机的进口和所述室内换热装置的进口前的节流阀,在所述引射器的工作口和引射口之前还分别设有第一流量调节单元和第二流量调节单元。相比于现有的空气调节设备来说,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节流膨胀功方面和压缩机功耗方面提高制冷循环的能效;另外,本实用新型还能够分别对通向引射器的工作流和引射流进行流量调节,增强引射制冷的可控性和适应性。

    换热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04254925U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20736815.1

    申请日:2014-11-27

    Inventor: 魏广飞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该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节流结构,节流结构与压缩机连接,节流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毛细管和第二毛细管;辅助短接结构,辅助短接结构包括短接支路和第一控制阀,短接支路并联在第二毛细管的两端,第一控制阀设置在短接支路上并控制短接支路的通断。该换热系统能够适应不同的运行频率保证能效。

    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器
    2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048611U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20662582.X

    申请日:2015-08-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54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器,包括:空调装置;加湿装置,与空调装置整合在一起,包括加湿主机和水箱;水箱升降装置,与水箱连接,水箱在水箱升降装置的驱动下能在位于加湿装置内的工作位置与低于加湿装置的加水位置之间进行升降运动。本实用新型节省了加湿器占用的空间,并具有人性化的加水方式,从而避免了因空调装置安装高度太高而引起的加水困难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加水方便的特点。

    一种空调系统装置
    2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313389U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20656784.9

    申请日:2014-1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系统装置,包括室外换热器、节流装置和四通换向阀、室内换热器和压缩机,还包括冷媒储液装置,所述冷媒储液装置用于提取经过冷凝器后的冷媒回路中的至少部分液态冷媒。通过在系统制热流向的室内换热器出口设置一个冷媒储液罐,从而将系统制热工况下多余的冷媒储存在储液罐中,增加制热工况的室内换热器换热效率,降低系统高压,降低压缩机功率,最终提升空调系统装置能效。

    空调系统
    2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115293U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20370291.9

    申请日:2014-0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四通换向阀、室外机、第二四通换向阀、喷射器、气液分离器、节流阀以及室内机;第一四通换向阀的四个管口依次与室外机的一端、压缩机的排气口、室内机的一端、喷射器的引射流入口连接;第二四通换向阀的四个管口依次与室内机的另一端、节流阀的出口、室外机的另一端、喷射器的工作流入口连接;气液分离器的入口与喷射器的出口连接,气液分离器的第一出口与压缩机的吸气口连接,气液分离器的第二出口与节流阀的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在制热或者制冷模式下,制冷剂都能流经喷射器,提高了系统的COP值,而且换热性能好,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提高了系统的容错率,降低了成本。

    出风装置及空调器
    3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202111U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20639927.5

    申请日:2014-10-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出风装置及空调器。出风装置包括壳体和在壳体上设置的风道,出风装置还包括风机,风机设置在壳体上与风道配合出风,其特征在于,风道包括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风机设置在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之间,壳体还包括可活动的蜗壳,蜗壳设置在风机处,蜗壳包括阻挡风机向上出风口送风的第一位置和阻挡风机向下出风口送风的第二位置,蜗壳位于第一位置时,下出风口出风,蜗壳位于第二位置时,上出风口出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器调节室温舒适性低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