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电主轴的润滑、冷却及整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012500B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111425743.X

    申请日:2021-1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电主轴的润滑、冷却结构,具有前轴承组和后轴承组,其中,所述前轴承组设置前轴承组润滑油路结构;所述前轴承组润滑油路结构包括油路空腔流道、第一润滑油道、第二润滑油道和润滑排出油道;所述第一润滑油道和所述第二润滑油道的一端穿过所述油路空腔流道与所述润滑排出油道连接。本发明通过对前轴承组的润滑流道的改进,提升了主轴轴承的润滑效果;并设置后轴承回油隔环,最大程度地回收了上位轴承润滑油气,同时采用铜环冷却套作为浮动轴承座的冷却传输媒介,降低了后轴承的发热现象,改善了后轴承的工作状态,增加了浮动轴承的使用寿命。而前轴承座和轴套采用分体拼接式,增加了Z轴行程。

    主轴结构及数控机床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41556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192153.1

    申请日:2022-09-2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松拉刀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主轴结构及数控机床,所述主轴结构包括轴芯以及松拉刀组件,所述轴芯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中空腔体;所述松拉刀组件包括拉杆、弹性复位件和连接件;所述拉杆沿轴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中空腔体内,所述拉杆一端与刀柄连接,以使所述拉杆带动所述刀柄沿轴向向外伸出或者向内缩回;所述弹性复位件套设于所述轴芯的外周侧,所述弹性复位件一端与所述轴芯外周侧连接,所述弹性复位件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拉杆连接,以使所述弹性复位件沿轴向伸缩。本申请将弹性复位件套设在轴芯外周侧,提升了拉杆强度以及装配可视性,大幅度降低主轴结构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

    一种电主轴及机床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00788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714064.2

    申请日:2022-0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主轴及机床。电主轴包括:外壳;轴芯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拉刀组件,设置于轴芯组件内,用于松刀或拉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及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固定于所述轴芯组件,第二支撑件能够相对于第一支撑件在所述轴芯组件的轴向方向上移动,以使第二支撑件抵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产生轴向拉力,或者以使所述第二支撑件脱离所述第一支撑件解除所述轴向拉力;以及拉刀驱动机构,滑动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驱动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在所述轴芯组件的轴向方向上移动。本发明在电主轴松刀过程能够将作用力施加在轴芯组件上,防止轴承受到冲击力影响整体精度和使用寿命。

    一种电主轴的浮动松刀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3857916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69702.9

    申请日:2021-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主轴的浮动松刀机构,包括浮动油缸、松刀组件、拉杆和后轴承锁紧螺母,拉杆内置于主轴轴心中,浮动油缸内设有活塞,松刀杆套设于活塞中,松刀组件包括松刀环、拉杆连接块、松刀位置检测环、松刀杆和松刀螺钉,松刀环的一端通过锁紧螺钉与后轴承锁紧螺母连接,松刀螺钉穿出松刀环的另一端通过螺纹与松刀杆活动连接,松刀环一端上设有至少两个连接槽,拉杆连接块的一端穿出松刀环的连接槽与松刀位置检测环连接,拉杆连接块的另一端套设于拉杆的端面,拉杆、松刀螺钉和松刀杆均处于轴心中心线位置。本发明具有整体结构体积小、对主轴安装空间占用小、有效防止浮动松刀过程中的卡死故障和活塞松刀行程可调等特点。

    一种主轴和具有其的机床
    2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724606U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21341050.7

    申请日:2023-05-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领域,提供了一种主轴和具有其的机床。其中,主轴包括:轴套组件;轴芯和轴承组件,轴芯通过轴承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轴套组件内;后端锁紧件,后端锁紧件与轴芯的后端固定连接,并用于对轴承组件进行轴向压紧限位;编码器齿轮,与后端锁紧件一体设置并位于后端锁紧件的外周表面上;编码器,编码器固定设置在轴套组件内,并位于编码器齿轮的径向的一侧;编码器与编码器齿轮配合,对主轴角度进行测量。本实用新型将后端锁紧件与编码器齿轮集成为一体式结构,减少了主轴的零部件,装配简单,装配效率高,累积误差小,精度调整容易,装配精度高,加工工序减少,加工成本降低,规避了编码器齿轮周向转动的风险。

    一种电主轴和机床
    2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362718U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23312528.6

    申请日:2023-12-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主轴和机床,电主轴,其包括:轴芯、法兰、轴承和位移传感器,所述轴承套设于所述轴芯的外周且相对靠近所述轴芯的轴向前端,所述法兰位于所述轴芯的外周,所述法兰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轴承的外圈的轴向一端且与所述外圈抵接,所述第二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的背离所述外圈的轴向一端,所述第三部分的至少部分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外周,所述第二部分的背离所述第一部分的轴向一端的至少部分结构通过凹陷形成第一凹槽,所述位移传感器的至少部分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中。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解决检测面易被污染和单独占用空间使得电主轴体积增大的技术问题。

    拉刀结构
    2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050352U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21977662.0

    申请日:2022-07-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刀结构,其包括轴芯、刀具拉杆组件以及拉爪,轴芯绕其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刀具穿设在轴芯的第二端;拉杆组件的轴向与轴芯的轴向平行,拉杆组件沿其轴向从轴芯的第一端可运动地穿设在轴芯内。拉爪与拉杆组件的靠近刀具的一端连接;在拉杆组件带动拉爪运动时,拉爪张开或合拢。拉杆组件具有气流通道和多个出气孔,气流通道沿拉杆组件的轴向延伸设置,气流通道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拉杆组件的两端面;各个出气孔的延伸方向均与拉杆组件的轴向呈锐角设置,各个出气孔的第一端均与气流通道连通,各个出气孔的第二端均延伸至拉杆组件的第二端面。本申请的拉刀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拉刀结构对轴芯的锥孔清洁效果较差的问题。

    主轴轴承润滑结构和主轴
    2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518270U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22508789.4

    申请日:2022-09-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轴轴承润滑结构和主轴,涉及机床主轴润滑技术领域,用于解决本实用新型的主轴的轴承座结构设计较为复杂的问题。主轴轴承润滑结构包括:轴芯,主轴轴承设置在轴芯的外周上,轴芯内设置有第一流道;以及拉杆组件,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在轴芯内,拉杆组件内设置有第二流道,第二流道与第一流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在不影响拉杆组件原有功能的情况下,将油气润滑通道部分集成设置在轴芯和拉杆组件内,拉杆组件兼容了输送润滑液的功能,润滑液可以通过经拉杆组件内部流入轴承安装腔对主轴轴承进行润滑,这样无需在轴承座设计润滑通道,从而避免了相关技术中主轴的轴承座结构设计复杂的问题。

    主轴、机床
    2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393761U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21942420.3

    申请日:2021-08-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主轴、机床,其中的主轴,包括轴芯、主轴松拉刀机构,所述轴芯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中心通孔,主轴松拉刀机构包括拉杆,所述拉杆处于所述中心通孔内且能够被控制沿所述轴芯的轴向往复运动,还包括防转装置,所述防转装置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轴芯的轴向一端的外侧,并与所述轴芯可拆卸连接,所述防转装置能够防止所述拉杆围绕所述轴芯的中心轴线旋转,且能够允许所述拉杆沿所述轴芯的轴向往复运动。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防转装置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轴芯的轴向一端的外侧,也即所述防转装置为外置结构,在防转装置需要维修时,仅需在主轴的外侧将其拆卸维修即可,极大地降低了维修难度。

    一种电主轴及机床
    3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515429U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21696631.2

    申请日:2023-06-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主轴及机床,属于电主轴技术领域。包括轴芯,轴芯在其轴向方向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轴芯第二端设有轴芯配合面,轴芯第二端用于连接刀柄,轴芯第二端的轴芯配合面用于和刀柄的刀柄配合面配合;电主轴具有轴芯配合面与刀柄配合面贴合时的夹刀状态以及轴芯配合面与刀柄配合面分离时的松刀状态;其中轴芯上设有轴芯冷却流道,轴芯冷却流道设有至少一个轴芯冷却流道出口,至少一个轴芯冷却流道出口的出口端开口于轴芯配合面。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电主轴轴芯的轴芯配合面上设置轴芯冷却流道,一方面在电主轴夹刀状态下实现对主轴轴芯的冷却及电主轴前端的密封,另一方面,在松刀状态下能够实现对电主轴前端的清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