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回收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32968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91064.4

    申请日:2023-10-2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余热回收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系统包括:送风管道、第一换热单元、第二换热单元、送风单元、温湿度采集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送风单元设置于送风管道的进风口;第一换热单元和第二换热单元依次设置于送风管道的进风口的下游,第一换热单元用于通过送风管道回收空压机系统输出的热能,第二换热单元用于利用送风管道回收的热能对转轮除湿系统的除湿材料进行除湿再生;温湿度采集单元设置于转轮除湿系统的出风口;温湿度采集单元和送风单元分别与控制单元电气连接,控制单元用于根据转轮除湿系统输出的空气的温湿度,对送风单元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这样可以避免空压机系统的余热浪费,同时降低转轮除湿机再生耗电量。

    利用自然风回收空压机余热的除湿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1107660U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22868734.9

    申请日:2023-10-2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压机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自然风回收空压机余热的除湿系统。除湿系统包括空气压缩系统、溶液除湿系统和空调系统,溶液除湿系统包括再生器、第一溶液除湿器、第二溶液除湿器和送风管,送风管将经过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后的气流导流至再生器的进风端,第一溶液除湿器的进液口和第二溶液除湿器的进液口均与再生器的浓溶液出液口连通,第一溶液除湿器的出液口和第二溶液除湿器的出液口均与再生器的稀溶液进液口连通,第一溶液除湿器出气口与空气压缩系统的吸气口连通。利用自然风回收压缩空气与润滑油冷却过程所产生的余热驱动除湿溶液再生,再生后的浓溶液用于压缩空气进气端及空调系统除湿,降低除湿能耗。

    一种除湿系统
    2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648628U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323571844.5

    申请日:2023-1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湿系统,包括:空气压缩系统,空气压缩系统包括输出压缩气体和润滑油的空压机;溶液除湿系统,溶液除湿系统包括溶液除湿器和再生器,溶液除湿器的除湿器出气口与空压机连接,溶液除湿器的除湿器出液口与再生器连接;换热模块,换热模块包括与空压机连接的空气换热器和复合换热器;复合换热器分别与第一风机和第一泵体连接,第一风机向复合换热器内通入自然风,第一泵体向复合换热器内通入循环流体,自然风和循环流体用于冷却润滑油,复合换热器的出风口和循环流体出液口分别与再生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除湿系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空气压缩系统和溶液除湿系统不能实现联合调控和能源互补的技术问题。

    空气处理系统
    2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005307U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322856547.9

    申请日:2023-10-2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气处理系统。空气处理系统包括:空压机,被配置为将第一空气压缩为压缩空气输出;第一溶液除湿器,被配置为采用浓溶液对第一空气除湿并形成稀溶液;空调设备,被配置为将第二空气调温和调湿为调节后空气输出,包括第二溶液除湿器,第二溶液除湿器被配置为采用浓溶液对第二空气除湿并形成稀溶液;和溶液再生器,被配置为采用压缩空气的热能将稀溶液再生为浓溶液。本申请提供的空气处理系统,利于减少空压机输出的压缩气体的热能浪费,也利于降低对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除湿所需的能源消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