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侧换热结构、换热系统及空调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228973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288921.4

    申请日:2020-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侧换热结构、换热系统及空调,该水侧换热结构包括n(n≥2)级依次串联连接的水侧换热器,水侧换热器包括供冷媒流通的冷媒通道和供与冷媒通道内的冷媒换热的水流通的水流通道,且第n级水侧换热器用于通过降低第n‑1级水侧换热器中冷媒通道内的冷媒温度以再次降低第n‑1级水侧换热器中水流通道内水的温度。冷媒进入冷媒通道内与水流通道内的水进行换热,由于第n级水侧换热器用于通过降低第n‑1级水侧换热器中冷媒通道内的冷媒温度以再次降低第n‑1级水侧换热器中水流通道内水的温度,所以使得初始进水温度和最终出水温度之间差值变大,进而可以在保证输出能力不变的情况下减少水的流量,从而降低水泵尺寸和功率。

    蓄热结构、换热器组件、热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4371084U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22946624.6

    申请日:2020-12-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热结构、换热器组件、热泵系统,涉及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蓄热设备结构复杂,占用较大热泵系统空间的技术问题。该蓄热结构,包括壳体和至少部分位于其内的冷媒管路,壳体套设于换热器本体外围,且穿设有冷媒管路的壳体与换热器本体外壳之间填充有蓄热材料,用于与流经冷媒管路的液态冷媒换热。蓄热结构设置于换热器本体的外围,在环境未达到结霜工况时,充当换热器本体的保温层,延缓机组停机后水温下降和减少运行时产生的水温大幅度波动;环境达到结霜工况时,制冷剂将热量储存于蓄热材料内并在融霜时与蓄热材料换热,结构简单,无需额外设置多余蓄热设备,节省系统空间,增加热量利用率。

    除湿机组和空调设备
    2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009415U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20023752.5

    申请日:2021-01-0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除湿机组和空调设备。除湿机组包括:机组箱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和一个或多个蒸发器,可移动地设置在机组箱体中的风道内;其中,蒸发器在风道内的垂直覆盖面积被配置为可调。在进风口的空气湿度与温度参数和系统设定的出风口温度与湿度参数相近的工况下,压缩机无需运行,可减小蒸发器在风道内的垂直覆盖面积,机箱内静压减小,气体流通阻力相对较弱,可适当减少风机功率,有效降低能耗。

    空调
    26.
    实用新型
    空调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213984110U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023164905.2

    申请日:2020-12-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包括:冷媒循环回路,包括由冷媒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四通阀、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送风风机,沿着气流流经第一换热器的方向布置于第一换热器的下游,用于向室内送风;排风风机,沿着气流流经第二换热器的方向布置于第二换热器的下游,用于将室内回风排至室外;和冷媒泵,出口与压缩机排气口和四通阀之间的冷媒管路连通,进口与压缩机吸气口和四通阀之间的冷媒管路连通。这样,不仅可以改善空调在过渡季节的使用舒适性,同时还可以改善空调在过渡季节的节能效果。

    水侧换热结构、换热系统及空调

    公开(公告)号:CN213872957U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022668124.0

    申请日:2020-11-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水侧换热结构、换热系统及空调,该水侧换热结构包括n级依次串联连接的水侧换热器,水侧换热器包括供冷媒流通的冷媒通道和供与冷媒通道内的冷媒换热的水流通的水流通道,且第n级水侧换热器用于通过降低第n‑1级水侧换热器中冷媒通道内的冷媒温度以再次降低第n‑1级水侧换热器中水流通道内水的温度。冷媒进入冷媒通道内与水流通道内的水进行换热,由于第n级水侧换热器用于通过降低第n‑1级水侧换热器中冷媒通道内的冷媒温度以再次降低第n‑1级水侧换热器中水流通道内水的温度,所以使得初始进水温度和最终出水温度之间差值变大,进而可以在保证输出能力不变的情况下减少水的流量,从而降低水泵尺寸和功率。

    可调角度的换热单元模块及其组成的换热器、调湿机

    公开(公告)号:CN213873947U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022820394.9

    申请日:2020-1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调角度的换热单元模块及其组成的换热器、调湿机。所述的换热器包括设于多块并列的换热单元模块一端的支撑边板和设于另一端的传动边板,支撑边板和传动边板上间隔固定有多个支撑轴,支撑轴对应穿入转动凸台的轴孔中;传动边板一侧设有传动装用作能驱动换热单元模块绕各自的支撑轴转动。根据需要由多块换热单元模块拼接成较大面积的换热器,则换热器的大小可变,而各换热单元模块的倾斜角度可调,以致可以减小流通的风阻,节约电能,提高空气换热机组自身的能效。由于可以灵活组装成不同大小的板式换热器,使得开发过程中换热器的能力匹配更加方便和灵活。

    压缩机、复叠压缩系统、制冷设备和制热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13808084U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022616973.1

    申请日:2020-11-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机、复叠压缩系统、制冷设备和制热设备。该压缩机包括:机壳,具有容置腔,以及连通容置腔的至少两个吸气孔和至少两个排气孔;转轴,可转动地设于容置腔;至少一个隔板,设于容置腔,每一隔板均套设于转轴上,至少一个隔板将容置腔分隔成彼此独立的至少两个子空腔,每一子空腔对应连通有一个吸气孔和一个排气孔;及至少两个泵体组件,每一泵体组件对应配接于每一子空腔内的转轴上,每一泵体组件被构造为在转轴的驱使下,经所在的子空腔的吸气孔吸入冷媒,并压缩冷媒后,经所在的子空腔的排气孔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一个转轴即可能够实现多个冷媒的同时且独立压缩,简化了系统结构,降低了系统的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