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向永磁电机转子组件、切向永磁同步电机、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843233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897619.0

    申请日:2024-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切向永磁电机转子组件、切向永磁同步电机、空调器,其中切向永磁电机转子组件,转子铁芯上构造有贯通其两端的转轴孔以及多个第一磁钢槽,切向永磁体固定于各第一磁钢槽内,相邻的两个切向永磁体的端面极性相同,M个切向永磁体中包括关于转轴孔的中心对称的两个第一切向永磁体,剩余切向永磁体皆为第二切向永磁体,相邻的两个第二切向永磁体的径向内端之间的转子铁芯的区域上构造有第二磁钢槽,各第二磁钢槽内固定有径向永磁体,且各径向永磁体的径向外侧的极性与和其邻设的第二切向永磁体的周向一端的极性相同,M为不低于6的偶数。本发明能够在降低转子制造成本的同时保证其对切向永磁体内端及部分径向永磁体一端的防漏磁效果。

    一种三相电机及压缩机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9456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690176.X

    申请日:2023-12-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相电机及压缩机,包括:铁芯,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铁芯设置有环形分布的多个绕组槽,第一绕组的两个接线端分别为第一首端和第一末端,第二绕组的两个接线端分别为第二首端和第二末端,第三绕组的两个接线端分别为第三首端和第三末端;绕组切换器包括基座和切换机构;第一首端、第一末端、第二首端、第二末端、第三首端、第三末端均设置在基座内;切换机构包括切换杆和第一短路件,切换杆处于第一工作位时,第一首端、第二首端和第三首端均与第一短路件相连,切换杆处于第二工作位时,第一首端与第二末端相连,第二首端与第三末端相连,第三首端与第一末端相连,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三相电机接线方式转换复杂的技术问题。

    绝缘骨架及其绕线方法、定子结构和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711811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978191.8

    申请日:2023-08-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绝缘骨架及其绕线方法、定子结构和电机。该绝缘骨架应用于12槽10极的定子绕组的绕制,定子绕组被构造为沿绝缘骨架的轴向分为三层过线层区间,每一层过线层区间对应一相绕组,绝缘骨架在每一层过线层区间均具有第一中间齿和第二中间齿,中间相绕组对应的第一中间齿和第二中间齿在各自所属区域的绝缘骨架外壁上分别开设一个共用线槽(100),共用线槽(100)由该共用线槽(100)所属齿用于绕制过线的出口部和入口部共用。根据本发明的绝缘骨架,能够有效避免线圈绕组在绝缘骨架外壁上发生串线的风险。

    绝缘骨架及其绕线方法、定子结构和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708129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978232.3

    申请日:2023-08-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绝缘骨架及其绕线方法、定子结构和电机。该绝缘骨架包括出口部、入口部和扣点部,入口部和出口部供定子绕组进出以进行定子铁芯的齿部绕线,扣点部进行齿部绕组的过线,定子绕组被构造为沿绝缘骨架的轴向分为三层过线层区间,每层过线由相应的出口部、入口部和扣点部限制在对应的过线层区间,绝缘骨架能够绕制至少两种同槽不同极数的定子绕组,至少两种同槽不同极数的定子绕组共用相同的过线层区间,至少两种同槽不同极数的定子绕组所对应的出口部、入口部中,至少一对出口部和入口部由至少两种同槽不同极数的定子绕组共用。根据本发明的绝缘骨架,能够采用一种绝缘骨架适配两种不同极数的电机,减少开模数量,降低开模成本。

    绝缘骨架及其绕线方法、定子结构和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6979731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78211.1

    申请日:2023-08-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绝缘骨架及其绕线方法、定子结构和电机。该绝缘骨架应用于12槽10极的定子绕组的绕制,定子绕组为三相绕组,定子绕组被构造为沿绝缘骨架的轴向分为三层过线层区间,每一层过线层区间对应一相绕组,中间相绕组对应的四个齿在各自所属区域的绝缘骨架外壁上分别开设有共用凹槽,共用凹槽由该共用凹槽所属齿用于绕制过线的出口部和入口部共用,其他相序各自的四个齿在各自所属区域的绝缘骨架外壁上分别开设至少两个凹槽,至少两个凹槽中的一个作为绕制过线的出口部,另外一个作为绕制过线的入口部。根据本发明的绝缘骨架,能够有效避免线圈绕组在绝缘骨架外壁上发生串线的风险。

    一种转子铁芯及具有其的电机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31491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106598.1

    申请日:2023-0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子铁芯及具有其的电机,转子铁芯形成有多个磁极,多个磁极沿转子铁芯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磁极的横截面的外周边均包括多个弧线和多个直线,且多个弧线和多个直线相间设置;优化了定子铁芯与转子铁芯之间的气隙磁场,降低了转矩脉动,提高了电机抗退磁能力和电机效率;定子齿与磁极正对且包括齿主体和齿靴,齿靴包括两个,两个齿靴分别设置在齿主体的径向两侧,齿主体与第一弧线对应,齿靴与直线对应;齿主体与第一弧线之间区域的磁场最强,定子槽与第二弧线之间区域的磁场最弱,齿靴与直线之间区域的磁场居中,调节直线的位置及尺寸,可调节该区域的磁场;极大地降低了电机铁损,提高磁钢利用率,减小电机的谐波损耗。

    定子和具有其的电机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664061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097241.3

    申请日:2022-09-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定子和具有其的电机,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定子铁芯包括沿圆周方向依次卡接的多个铁芯单元,任意相邻的两个铁芯单元中的一个上的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部,另一个上的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限位部,相邻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卡接,其中,沿铁芯单元的轴向方向,第一限位部的的高度小于铁芯单元的高度,第二限位部的的高度小于铁芯单元的高度。根据本发明的定子,通过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的卡接配合,可以减少相邻铁芯单元之间的间隙,同时可以避免因垂直等公差累积难以装配,同时,三相绕组中的每一相在对应的铁芯单元上绕线制成之后再拼接组成定子铁芯,使得同一相绕组可以采用直接过线的方式。

    铰接插装式定子组件及其组装方法、电机、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536084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095684.9

    申请日:2022-0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铰接插装式定子组件及其组装方法、电机、空调器,其中的铰接插装式定子组件,包括多个铁芯分体以及线圈,多个铁芯分体通过铰接插装的方式成圆形成定子铁芯,每个铁芯分体上皆设置有绝缘骨架,线圈采用集中绕线方式绕设于各个铁芯分体的齿部且处于绝缘骨架远离铁芯分体的一侧,线圈包括与对应的铁芯分体的齿部对应的绕线段以及连接于同一相内的不同的铁芯分体之间的过线段,同一相内的过线段与绕线段由同一线圈连续形成,三相线圈中的一相的过线段处于定子铁芯的第一端,剩余两相线圈的过线段处于定子铁芯的第二端。本发明降低了电机的制造成本,提高了生产自动化程度,且提高了定子组件的组装效率更加省时。

    转子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5333261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152560.X

    申请日:2022-09-21

    Inventor: 刘洋洋 张强 周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子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电机,转子组件包括:转子铁芯;平衡块,平衡块采用导磁材料制成,且平衡块通过架高结构与转子铁芯连接。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制造平衡块所采用的常规粉末冶金或高锰钢材料,替换为成本低、易加工的导磁材料,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架高结构连接平衡块与转子铁芯,以增加平衡块与转子铁芯端面的高度,从而在降低平衡块的成本和加工周期的前提下,避免平衡块对转子磁密的影响。本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平衡块材料价格昂贵的问题。

    一种电机转子、电机、压缩机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470994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33780.6

    申请日:2022-03-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公开了电机转子、电机、压缩机及空调器,电机转子由多个转子冲片叠压而成,其包括具有多个磁极的转子铁芯,磁极下设置有磁钢槽,磁钢槽靠近电机转子外围的一侧布设有隔磁孔组,隔磁孔组关于电机转子的d轴对称,磁钢槽和隔磁孔组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多个转子冲片的扣点;隔磁孔组包括多个隔磁孔,为设置在两侧的第一隔磁孔和位于两个第一隔磁孔之间的第二隔磁孔,至少一个第二隔磁孔靠近电机转子外围处的宽度小于远离电机转子外围处的宽度。通过限定第二隔磁孔的宽度,并设置扣点,优化了转子内部的磁路结构,降低转子磁密突变与谐波含量,从而降低槽齿转矩脉动,可有效抑制震动以及噪音,并且可以增加电机的机械强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