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端直流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100216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13698.9

    申请日:2024-0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端直流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步骤S10,预先评估多端直流的各个受端换流站的有功功率安全范围,作为各换流站的有功功率限制;步骤S11,通过仿真计算,获得多端直流系统的各个受端换流站接入电网后电网频率对换流站有功波动敏感性Δf/ΔP;步骤S12,通过仿真计算,获得多端直流系统的各个受端换流站的母线电压对换流站有功波动敏感性ΔU/ΔP;步骤S13,基于各个受端换流站对应的Δf/ΔP和ΔU/ΔP,获得各个受端换流站对应的下垂系数,对各受端换流站进行功率控制。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方法及存储介质。实施本发明,可以更智能地对各受端换能站的有功功率进行调整,提高多端直流系统的安全性。

    静止坐标系下的阻抗建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221372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1561401.0

    申请日:2021-12-1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静止坐标系下的阻抗建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直流输电送端系统的电路信息,并根据所述电路信息获取在旋转坐标系下的阻抗矩阵;根据所述阻抗矩阵建立所述直流输电送端系统在所述旋转坐标系下的第一阻抗模型,并获取所述第一阻抗模型的共轭模型;对所述第一阻抗模型和所述共轭模型进行坐标转换得到所述静止坐标系下的第二阻抗模型;基于所述第二阻抗模型以及所述旋转坐标系和所述静止坐标系之间的转换信息得到所述直流输电送端系统在所述静止坐标系下的输入阻抗。采用本方法可以对高压直流输电送端系统在静止坐标系下的输入阻抗进行建模并计算。

    一种光伏系统故障穿越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91476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900597.4

    申请日:2023-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伏系统故障穿越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光伏系统并网点的交流电压测量值,将所述交流电压测量值转换为电压外环控制的限幅指令值与电流内环控制的限幅指令值;比较电压跌落工况下的电压跌落幅值与设定的触发低电压穿越控制的电压幅值的大小,并根据比较结果对电压外环控制的限幅指令值和电流内环控制的限幅指令值进行调节;建立交流电压测量值与无功电流指令值的数学关系,得到光伏逆变器的无功电流指令值;将电压外环控制的限幅指令值、电流内环控制的限幅指令值以及无功电流指令值输入光伏逆变器,实现低电压穿越控制。本发明使控制器的限幅值为一个动态值,根据不同电压跌落深度进行调节,提升光伏逆变器的并网稳定性。

    一种谐波电流源独立分量的次序及尺度缩放比例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6149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495451.6

    申请日:2023-05-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谐波电流源独立分量的次序及尺度缩放比例确定方法,包括:步骤S1,以节点的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测量数据作为观测量,以系统侧和用户侧的谐波电流源作为待求量,以系统侧和用户侧的耦合谐波阻抗作为混合参数矩阵,依据叠加定理建立方程;步骤S2,估算混合参数矩阵以及谐波源矩阵,确定混合参数矩阵的次序和尺度缩放比例。本发明依次确定混合参数矩阵的次序及尺度缩放比例,计算简单,可实现性强;本发明充分利用多谐波源系统的电路方程约束,对次序和尺度缩放比例的确定更加客观合理。

    一种保证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性的虚拟惯量配置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52651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620286.2

    申请日:2023-05-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保证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性的虚拟惯量配置方法,包括确定系统惯量、功率扰动及频率变化率间的第一数学关系,以及系统惯量、功率扰动及频率最低点间的第二数学关系;根据第一及第二数学关系,并结合预定要求的系统频率最低点及最大频率变化率,得到系统惯量的安全范围;以保证系统发生最严重扰动下频率符合运行规程要求的临界系统惯量为基准,结合安全范围,评估系统惯量的安全裕度,以进一步得到虚拟惯量总量;获取换流器及其容量和传输功率,并结合虚拟惯量总量,计算每一台换流器的虚拟惯量。实施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的虚拟惯量控制策略无法保证各种扰动下系统频率都不发生暂态越界的问题。

    一种电力系统实时仿真方法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0645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23530.8

    申请日:2022-1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实时仿真方法,包括:进入仿真平台的模拟界面,创建相关的设备,并且设备的信息包含工作电压、电流、电阻、使用寿命T、老化因数η;搭建相关的模拟电力系统,并且以每一个设备作为一个节点,并在每个节点上设置相关的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以及控制节点工作状态的控制模块,并将同一电压线路上的划归为一个层次,当选中任一层次电压线路时,该层次的线路突出显示;给定每个节点的温度参数K,且温度参数K模拟自然界中的温度变化;设定测试时间t,进行仿真获取仿真结果。本发明能够在多条件下进行仿真,提高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脉冲发生电路
    27.
    发明公开
    脉冲发生电路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4448395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1623866.4

    申请日:2021-1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脉冲发生电路。该脉冲发生电路包括充放电单元、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以及变压器,在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接通的情况下,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断开,充放电单元充电,在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断开的情况下,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接通,充放电单元放电,从而通过变压器向负载提供脉冲信号。由于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在一方(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中的一个)处于导通状态的情况下,另一方(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中的另一个)处于关断状态,大大提高了脉冲发生电路的稳定性。

    电力电子装置并网点的交流电网侧阻抗测试方法、存储介质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28903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140022.3

    申请日:2023-09-0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力电子装置并网点的交流电网侧阻抗测试方法,包括步骤:步骤S1,将电力电子装置的电压源换流器连接于交流电网上,采用比例‑积分方法生成调制波谐波电压参考值,将谐波电压参考值叠加到电压源换流器正常控制的基波调制波中;在所述电压源换流器的并网侧,采集电压相应数据,获得电压、电流谐波信号;计算获得阻抗在频率f处的幅度和相位;对注入的谐波电压源频率f进行调整,继续测试。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存储介质及计算装置。实施本发明,可以准确地分析电力电子装置和交流电网之间的耦合关系,以及预测谐振问题。

    功率自平衡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142493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111368100.6

    申请日:2021-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率自平衡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功率自平衡控制方法,通过一方面根据直流侧电压和直流侧电流获取直流电压控制参考信号,另一方面根据交流侧电压和交流侧电流获取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最终同时结合交流侧电压、交流频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直流电压控制参考信号等参数控制DC/AC变流器进行功率平衡控制,由于同时综合了直流侧和交流侧中与功率相关的工作参数,从而实现了互联功率的双向控制,使得两侧之间的功率得到合理分配,达到功率平衡。

    一种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并网系统电流振荡抑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8107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49338.1

    申请日:2023-08-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并网系统电流振荡抑制方法,包括:步骤S1,利用阻抗法分析所述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MC并网系统的电流振荡;步骤S2,采用多谐波线性化方法,对交流电压双闭环控制下的MMC交流侧进行正序阻抗和负序阻抗的建模;步骤S3,采用矩阵形式描述频率耦合效应;步骤S4,在调制环节增设虚拟阻抗以实现内部电流振荡的抑制。本发明采用多重谐波线性化方法建立考虑频率耦合的MMC等效阻抗模型,并进一步研究了虚拟阻抗的振荡抑制策略对MMC等效阻抗模型的影响,采用阻抗分析法研究了虚拟阻抗策略下MMC接入弱交流电网的稳定性;从MMC输出阻抗的角度,揭示了基于虚拟阻抗策略的振荡抑制机制,为MMC接入弱交流电网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