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流管组件及换热器
    2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048517U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21019109.1

    申请日:2021-05-13

    Inventor: 魏文建 梁新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集流管组件及换热器,集流管组件包含进口集流管以及分配管,分配管穿设于进口集流管,并具有分别对应于进口集流管的两端管口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进口集流管的两端管口处分别连接有一组翅片,每组翅片分别连接有边板;其中,集流管组件还包含定位件,定位件连接于分配管与边板之间,并具有第一定位端和第二定位端;其中,第一定位端连接于第一端,第二定位端以卡接方式连接于对应第一端的边板;或者,第一定位端连接于第二端,第二定位端以卡接方式连接于对应第二端的边板。

    换热器
    2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114091U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21197250.0

    申请日:2021-05-31

    Inventor: 梁新宇 魏文建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供一种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和多个扁管,多个扁管沿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的轴向间隔布置,每个扁管包括第一换热管段、第二换热管段和连接于第一换热管段和第二换热管段之间的折弯管段,第一换热管段与第一集流管连通,第二换热管段与第二集流管连通;第一换热管段和第二换热管段在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的轴向上错位设置,且各个扁管的折弯管段在第一集流管的轴向和第二集流管的轴线形成的平面上的投影互不重叠;其中,第一换热管段、第二换热管段和折弯管段由同一管体翻折、弯曲形成的一体成型结构。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的扁管的生产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组合式换热器
    2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747274U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21878547.9

    申请日:2020-09-01

    Inventor: 王冠军 梁新宇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组合式换热器。该组合式换热器,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器芯体、第一连通件以及第二连通件,每个换热器芯体至少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以及若干扁管;扁管竖直设置于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间,第一连通件的两端分别连通相邻两个换热器芯体的第一集流管,第二连通件的两端分别连通相邻两个换热器芯体的第二集流管,且相邻两个换热器芯体布置在不同平面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换热性能好、便于拆装且结构简单。

    微通道连接件及具有该微通道连接件的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12362958U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20333470.0

    申请日:2020-03-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通道连接件,包括多个子连接件,子连接件包括形成微通道的第一连接板及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相对设置,第一连接板至少开设有两个安装孔,至少两个安装孔通过微通道相连通;多个子连接件依次相邻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微通道连接件,根据不同数量的外部换热管可设置不同数量的多个子连接件,将微通道连接件模块化,从而增强微通道连接件使用灵活性,避免针对不同数量换热管重新开模,减少投资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换热器,换热器包括上述微通道连接件。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换热器在进行更换换热管数目时不必重新开模制作新的连接件,减小投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减少工作量,省时省力。

    换热装置
    2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178071U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22038524.0

    申请日:2019-11-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包括:换热板,换热板由第一成型板和第二成型板组成,换热板表面具有沿换热板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凹槽为第一成型板和第二成型板朝向换热板内侧凹陷形成;翅片,翅片安装于相邻换热板之间,翅片对应凹槽的位置处设置有凹口,凹口处设置有导流片,凹口、导流片及凹槽共同形成导流通道。本实用新型的换热装置包括换热板及翅片,翅片的对应凹槽的位置处设置有凹口,通过多个凹口、凹槽及导流片形成的导流通道可以对冷凝水自上至下进行导流,增加了冷凝水流下的路径,从而避免冷凝水滞留的情况发生,与此同时,通过多个凹口处的导流片可以在竖直方向形成侧壁较为光滑的流道,更有利于冷凝水的流动。

    扁管、微通道换热器以及空调

    公开(公告)号:CN210922280U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921770600.0

    申请日:2019-10-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扁管、微通道换热器以及空调,该扁管包括两片薄板,两片薄板焊接形成扁管,扁管包括相互连接的平直段和过渡段,平直段与过渡段位于同一平面,在扁管的平面方向上,平直段与过渡段之间具有夹角,且平直段与过渡段冲压而成。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微通道换热器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扁管及其换热器
    2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833134U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20976928.1

    申请日:2019-06-26

    Inventor: 马文勇 梁新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扁管及其换热器,所述扁管包括第一扁管板,及固接于所述第一扁管板的第二扁管板,所述第一扁管板和所述第二扁管板共同形成有多个微通道;其中所述第一扁管板的两端朝远离所述第二扁管板的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一翻口,所述第二扁管板的两端朝远离所述第一扁管板的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二翻口,两个所述第一翻口分别和两个所述第二翻口一一对应,且对应的第一翻口和第二翻口连通。本实用新型用相邻两个扁管上插接配合的第一翻口和第二翻口替代集流管,具有降低该换热器生产成本的作用,同时增加该换热器上具体用于热交换的扁管及翅片的面积,使得该换热器结构紧凑,空间有效利用率高,进而具有提高该换热器换热效率的作用。

    连接装置及换热器
    2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745083U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822208557.0

    申请日:2018-1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装置及换热器。连接装置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两者至少之一上设置有延伸定位部,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扣合密封固定,并围设形成多个相互隔离的连接腔,且所述连接腔的相对的两侧均具有与所述连接腔连通的通孔。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装置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扣合后密封固定在一起,实际连接时,使得扁管从连接腔的两侧的通孔插入连接腔,使新的微通道换热器不受限于冲压成型扁管的长度,能满足客户需求和扩大产品应用范围。(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连接接管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15766688U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21194724.6

    申请日:2021-05-31

    Inventor: 魏文建 梁新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接管及具有其的换热器,连接接管用于与扁管连接,连接接管包括:连接段和折弯段,连接段为两个,两个连接段分别设置在折弯段的两端,两个连接段和折弯段连接以形成U型管结构,连接段远离折弯段的一端具有连接口;其中,连接口为扁口结构。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扁管的制作工艺复杂的技术问题。

    制冷剂分配结构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15176222U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20582385.2

    申请日:2021-03-22

    Inventor: 梁新宇 王冠军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冷剂分配结构及具有其的换热器。该制冷剂分配结构包括第一分配管以及第二分配管,第一分配管周壁开设有第一分配孔,第一分配管具有封闭端和敞口端,第二分配管位于第一分配管的外部,且第二分配管的两端均封闭设置,第二分配管分别在靠近封闭端、敞口端处设有与第一分配管内部连通的流通通道。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分配均匀且换热效果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