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06424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746879.4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介质温度的管翅式散热器,包括热介质入口、头部连接管、“弓”字形结构的翅片、固定管、运动管等,运动管上下两端通过伸缩段分别与头部连接管和尾部连接管相连,固定管和运动管依次交替排列;伸缩段均由热涨性能较好的橡胶制成;在散热器处于低散热工况时,翅片保持平直状态,冷侧阻力相对较小;当散热器的工况发生改变,热侧介质的温度较高时,由于伸缩段的热涨作用使得运动管位置下移,形成散热系数更高的错列型翅片,以满足更高的散热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43764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51392.5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近壁空泡溃灭可视化的实验装置及测试方法,该系统包括:高速摄像系统,电火花生成装置,水域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壁面振动生成装置。高速摄像系统用于捕捉近壁空泡在生成与溃灭各个阶段的动力学行为;电火花生成装置用于生成低压电火花从而产生空泡;水域系统用于模拟实际工况下的液体环境;数据采集系统用于实时监控实验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壁面振动生成装置用于在水域系统壁面上生成不同形式的振动壁面。通过系统设置可以实现不同环境温度、壁面类型、壁面温度、气泡大小下的空泡溃灭过程可视化。进一步地,对复杂壁面条件下的近壁空泡溃灭行为进行详尽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918584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564359.1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火灾用多维监测与智能灭火模块联动系统,该系统包括火灾早期预警系统、火灾探测系统、移动轨道系统、智能灭火模块和交互通信系统。火灾早期预警系统通过采集变压器的实时运行数据进行过载风险的判断,在检测到负荷波动超出预设阈值时通过预警单元发出预警信号。火灾探测系统对变压器室内的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定位异常信号发生位置,调度多个智能灭火模块,通过变压器表面移动轨道系统集中对温度异常点进行降温或启动灭火措施。智能灭火模块与多维监测系统实时互联,动态调整灭火姿态。本发明通过实时监控、精准定位、灵活调控与实时互联,能够及时发现变电站早期温度及火情异常,并为扑灭火灾提供一种可靠的智能防护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50217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449053.5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电化学电池的电致变色玻璃全天候自供电系统,属于建筑节能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特点是热电化学电池利用室内外温差发电,实现电致变色玻璃自供电,再通过控制模块调节玻璃两端电压,以改变其透光率,很好地替代了现有电致变色玻璃外部供电的需求,从而节省原有外加电源的耗能与安装维护成本,实现良好的节能减排特性与经济性。此外,本发明在热电化学电池两端增设复合型相变储热材料,可以有效减少温度波动导致热电化学电池输出电压不稳,并实现全天候工作的功能。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紧凑,安装方便,维护成本较低,实现电致变色玻璃的全天候自供电,满足建筑节能减排与隐私保护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454670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773468.X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化学模型的锂电池老化状态预测方法和装置,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包括:建立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机理模型;建立包含负极SEI膜生长与断裂重构模型、负极锂的沉积与可逆溶解模型、正极CEI膜生长模型以及正负极活性材料损失模型的多机制老化模型;耦合电化学机理模型与多机制老化模型,得到锂离子电池的老化机理模型;基于老化机理模型计算任意充放电循环次数下的循环状态初值,并进行迭代更新,得到每循环次数下循环状态初值的实时变化情况,用于预测锂离子电池的老化状态。本发明建立了多机制、强耦合的老化机理模型,实现了精确预测复杂工况下电池的老化状态与退化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716972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12505.2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1R31/367 , G01R31/392 , G01R31/387 , G06F30/367 , G06N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SOC和SOH联合估计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状态估计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锂电池不同端电压位置的前后充电容量比值与容量损失率的关系,建立SOC与SOH的非线性关联式;基于锂电池的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离线辨识并创建总体模型参数表;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识别SOC并代入非线性关联式得到SOH;根据SOH计算结果更新总体模型参数表,实现估计循环。本发明建立的适用于宽端电压范围的SOC与SOH的非线性关联式,充分考虑两者的紧密耦合关系,在一个时间步长内,实现不同端电压位置SOC与SOH的准确映射,建立了更贴合实际应用场景的联合估计框架,提升了锂电池状态联合估计的可靠性和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18450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111454856.2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试颗粒浓度与表面损伤关联规律的实验系统,包括包括颗粒流混合段、冲蚀测试段和颗粒收集段;颗粒流混合段用于保证回路中的颗粒分布均匀,冲蚀测试段用于进行颗粒冲蚀测试,颗粒收集段用于暂时收集整个实验装置回路中的颗粒。实验系统中测试弯管可以拆卸,以实现被冲蚀试样的失重量测量。另外,由于颗粒收集装置可以暂时存储颗粒,在测试弯管称重完成后,可以将测试弯管装回冲蚀回路,在现有颗粒积累的基础上进行下一轮的冲蚀实验。本发明提供的实验系统,可以得到时间维度下的颗粒浓度与表面损伤关联规律,为预测管内颗粒冲蚀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359119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306299.2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电化学电池余热利用的管道防腐蚀测试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管道电化学防腐蚀技术领域。本发明在常规的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的基础上,利用热电化学电池温差发电与免维护的特点,为管道还原反应提供电子,很好的规避了热电化学电池在实际应用中功率较低的劣势,从而进一步节省原有外加电源的建设与维护成本,实现良好的经济性表现。此外,本发明利用的高温热源来自于管道内部高温流体,低温冷源来自于外部常温空气环境。将余热合理化利用,实现从低品位热量获取高品位电能。并且,在进一步控制热电化学电池输出电压的策略中,本方案提供了一种电子控制单元逐级控制方法,可实现热电化学电池输出电压的自动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4113997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59406.5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浙江大学
IPC: G01R31/327 , G01N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颗粒度分析的有载分接开关故障预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目标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油冷却系统中油液的颗粒度数据,油液的速度分布以及温度数据;将所述当前的油液颗粒度、油液温度以及油液速度数据导入已经调试好的油液‑颗粒行为预测模型中,进行固液两相流数值模拟,得到油中颗粒的运动规律,并以此计算当前颗粒浓度分布;判断目标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是否会发生相应的故障并进行数值模拟,得到颗粒浓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并实时判断是否会发生相应的故障。本发明能够在对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影响较小的前提下,相对准确而又快速地判断和预测其故障的发生,尽可能减少有载分接开关的故障对变压器的运行产生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193784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540445.9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大功率发动机排气管的多腔体消声发电阵列,包括环形亥姆霍兹共鸣腔、排气管、出音管道、外壁、压电式发电装置;由圆周刚性板、两侧弹性薄板组成的环形亥姆霍兹共鸣腔嵌套在排气管上,排气管在排放发动机尾气产生排气噪声同时,出音管道将噪声从排气管引入环形亥姆霍兹共鸣腔,在正常工况排气噪声的声波频率下产生共振现象,共振现象能够显著地增加系统的振动幅度;弹性薄板带动由压电式陶瓷固支架、金属层、压电陶瓷组成的压电式发电装置振动,将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外壁为压电式发电装置和环形亥姆霍兹共鸣腔提供保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