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肋环型可折叠展开索穹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027028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0152433.9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肋环型可折叠展开索穹顶结构,所述索穹顶结构由M环N瓣构成,M和N为自然数且M≥2,N≥3,所述索穹顶结构包括(M+1)根环索、MN根脊索、MN根撑杆、MN根斜杆、2N(M‑1)个滑轮和2N根辅助索;以立面上一圈撑杆为一层,共M层,每层包括N个撑杆;本发明的索穹顶结构通过辅助索和环索的配合,可以实现肋环型索穹顶的逐层折叠和展开,施工效率高,适用于具有开合功能的体育建筑、展览建筑,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空间结构形式。本发明中,索穹顶结构可以在完全折叠状态时安装连接全部构件,通过展开控制使结构成形,可以避免搭建临时塔架和高空的构件安装,能够大大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成本。

    一种定量评价空间铰接杆系结构构件重要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21705B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610326844.4

    申请日:2016-05-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量评价空间铰接杆系结构构件重要性的方法。本发明考察单元冗余度分布的均匀性,将单元冗余度标准差与单元冗余度平均值的商定义为铰接杆系结构的单元冗余度分布指数,将杆件拆除后剩余结构的单元冗余度分布指数定义为构件重要性指标。本发明可采用计算机编程(如MATLAB)实现铰接杆系结构构件重要性的判定,有效规避突发荷载不确定性带来的局限,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发展了铰接杆系结构鲁棒性的研究理论,为空间铰接杆系体系提供了结构优化设计的依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新型环形张拉整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853726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021688.4

    申请日:2019-01-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环形张拉整体结构,包括3p(p>3)个节点、p个水平压杆、2p个稳定杆、4p个斜索和p个竖索;p个等长的水平压杆首尾相接连成半径为R的正多边形作为环形张拉整体结构的内环,在半径为R的正多边形每个节点连接2个长度为h、夹角为2α的稳定杆,2个稳定杆的外端点各通过2个斜索与正多边形相邻节点连接,2个稳定杆的外端点通过1个竖索彼此相连;每个节点上的稳定杆所在平面为正多边形外接圆过此节点的法平面;环形张拉整体结构关于正多边形平面呈镜面对称,关于正多边形法线呈旋转对称,旋转角为2π/p。本发明的优点为:弥补了现有环形张拉整体结构形式上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平衡环向压力、简单高效的环形张拉整体结构体系。

    一种确定铰接杆系机构运动奇异构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78862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038199.8

    申请日:2012-02-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袁行飞 周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铰接杆系机构运动奇异构型的方法。本方法以状态变量关于控制变量的导数为类刚度,将机构运动独立的协调方程分别对独立的控制变量进行一阶偏导,求解得类刚度表达式,以类刚度表达式等于零、无穷、0/0型为类刚度方程,通过联立求解机构的类刚度方程和协调方程可得机构所有运动奇异构型。本发明能寻找出机构的所有运动奇异构型,操作性强,为新型空间结构提供了设计依据,对机构奇异研究具有重大的推进作用。

    一种确定铰接杆系机构奇异构型处相应自由节点运动方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78861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038189.4

    申请日:2012-02-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袁行飞 周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铰接杆系机构奇异构型处相应自由节点运动方式的确定方法。本方法将机构独立的协调函数对描述相应自由节点变量进行二阶求导,判定此二阶导数在奇异构型处是否等于零,如等于零,此奇异构型处相应自由节点可发生有限机构运动;如不等于零,相应自由节点发生一阶无穷小机构运动。本发明可以确定铰接杆系机构奇异构型处相应自由节点运动方式,以此为基础可以判定机构奇异构型处的运动状态,操作性强,为新型空间结构奇异性规避和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且对机构奇异和运动分岔研究具有重大的推进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根据温度变化调节气枕内压的气枕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61657A

    公开(公告)日:2008-09-10

    申请号:CN200810094316.6

    申请日:2008-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温度变化调节气枕内压的气枕设计方法,属于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含有如下步骤:设定内压范围、初始膜材厚度和矢跨比范围,进行找形分析,求得等应力曲面,得到至少包括气枕体积,上、下膜矢高,上、下膜最大主应力以及此时气枕内压在内的几何、物理参数;判断是否满足膜材应力水平要求;分析气枕在正风压、负风压以及集中荷载下气枕各几何、物理参数的变化,得到气枕的应力分布和变形,判断是否满足膜材应力水平要求。计算气枕空气温度——内压曲线,由该曲线得到温度变化下内压的变化值,根据内压变化进行放气或充气,保证气枕正常工作;本方法切实可行,且安全可靠。

    可安装风力机的屋顶阶梯型集风墙建筑

    公开(公告)号:CN202347750U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120423665.5

    申请日:2011-11-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袁行飞 张玉 陈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安装风力机的屋顶阶梯型集风墙建筑,它由若干层集风墙组成,各集风墙呈阶梯状平行固定在建筑屋顶上,各集风墙上均具有平行排列的若干空洞,第一层集风墙直接固定在建筑屋顶上,后面的集风墙均通过柱子固定在建筑屋顶上,柱子的高度使得每一层集风墙上的空洞底部位置高于前一层集风墙: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可以减小屋顶风速倾斜角和紊流厚度,增强风能的集结效果;另一方面集风墙的洞口尺寸不再受建筑结构的影响,可以自由收放,提高了风力机的安全性,而且多层阶梯型集风墙建筑充分利用了建筑屋顶的空间,既可以减小风力机的间距,又可以避免风力机尾流间的影响,增加风力机的安放数目,最终提高屋顶风能利用的综合效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