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5384811U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521131083.4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9B23/40
Abstract: 一种岩溶区天窗越流系统模拟装置,包括供水装置、水头控制装置和渗流装置。所述供水装置包括第一供水瓶和第二供水瓶。所述渗流装置包括模拟潜水系统的第一渗流柱和模拟承压水的第二渗流柱,所述第一渗流柱和第二渗流柱的底部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第一渗流柱和第二渗流柱内分别填充有介质。所述第二渗流柱的上端设置有出水口;且所述的出水口上设置有测压管。所述第一渗流柱的上部设置有溢流口,且所述溢流口通过管道与溢流瓶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岩溶区天窗越流系统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可以实现中国北方岩溶区越流系统的物理模拟,为探究岩溶区三水转化关系、污染控制、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及岩溶含水层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205991984U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620899976.1
申请日:2016-08-1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岩溶双含水系统补给源与污染控制模拟装置,该模拟装置包括供水部、渗流部、测压部和取水部,同时公开了一种利用该模拟装置的模拟方法。通过该模拟装置和模拟方法可以模拟岩溶大泉流量多源补给过程,岩溶水污染修复效果,承压岩溶水系统排泄泉补给源的混合比,潜水岩溶水系统排泄泉补给源的混合比,双岩溶水系统排泄泉补给源的混合比,以及断裂带对双岩溶水系统排泄区动力场影响。该装置取得的实验数据,从理论上揭示双岩溶含水系统水循环过程中水动力场与水化学场的演变、揭示岩溶水系统排泄泉补给比例构成、揭示岩溶水系统污染修复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205561895U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20018374.0
申请日:2016-01-0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热传导型地热田开发与保护模拟装置,包括供水装置、水头控制装置、渗流装置和流体加热部。所述供水装置包括第一供水瓶和第二供水瓶。所述渗流装置包括模拟潜水系统的第一渗流柱和模拟承压水的第二渗流柱,所述第一渗流柱和第二渗流柱的底部通过管道连通,且所述渗流部的下部设置有流体加热部。所述第一渗流柱和第二渗流柱内分别填充有介质。所述第二渗流柱的上端设置有出水口;且所述的出水口上设置有测压管。所述第一渗流柱的上部设置有溢流口,且所述溢流口通过管道与溢流瓶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模拟人工开发利用地热资源诱发的温度场、水化学场的变化,研究分析地热开采对地热田水质和水温的影响,从而指导地热田的合理开发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205375952U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521130460.2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9B23/40
Abstract: 一种北方岩溶大泉保护与水质演化模拟装置包括供水装置、渗流装置和泉水控制装置。所述渗流柱为模拟单斜构造倾斜放置的圆柱体筒状结构,所述渗流柱的封闭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口处设置有泉水控制装置。所述渗流柱内填充有寒武纪—奥陶纪石灰岩渗流介质,所述渗流柱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测压口和取水口,所述的各测压口上均连接有测压管,且所述个测压管上均设置有阀门,所述的各取水口上均设置有流量计和阀门。所述供水装置包括含水层越流补给装置和雨水补给装置;所述渗流柱的上端侧壁上设置有溢流口,且所述溢流口通过管道与溢流瓶相连。通过模拟北方岩溶大泉水质演化过程,探究岩溶大泉水质演化规律,为制定泉水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205318737U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521129293.X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9B25/00
Abstract: 一种内陆含水系统咸淡水交互驱替模拟装置,包括供水装置、水头控制装置和渗流装置。所述供水装置包括第一供水瓶和第二供水瓶。所述渗流装置包括模拟潜水系统的第一渗流柱和模拟承压水的第二渗流柱,所述第一渗流柱和第二渗流柱的底部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第一渗流柱和第二渗流柱内分别填充有介质。所述第二渗流柱的上端设置有出水口;且所述的出水口上设置有测压管。所述第一渗流柱的上部设置有溢流口,且所述溢流口通过管道与溢流瓶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陆含水系统咸淡水交互驱替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可以模拟丰枯水期的周期性咸淡水交替过程中的水岩作用及水化学作用,为内陆浅层地下水咸化趋势的预测和浅层咸水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