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47445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635453.7
申请日:2020-07-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炉煤气一体化干法脱硫的装置及工艺,所述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除尘单元、脱硫单元及TRT发电单元;所述脱硫单元包括一体化脱硫塔。本发明提供的一体化脱硫装置在设置过程中可减少对现有高炉煤气处理工艺及设备的影响,实现高炉煤气中硫的资源化,减少TRT发电的损失,为企业节约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592917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448852.2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炉煤气精脱硫方法及精脱硫系统,所述的精脱硫方法包括:(Ⅰ)高炉煤气依次经重力除尘和布袋除尘后进入有机硫转化装置,高炉煤气中的有机硫水解转化为H2S;(Ⅱ)高炉煤气由有机硫转化装置排出后进入余压发电装置,利用高炉煤气的压力能做功发电;(Ⅲ)余压发电后的高炉煤气通入脱硫装置,与脱硫剂和碱液形成的混合脱硫液逆流接触进行精脱硫。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高炉煤气精脱硫方法,可同时脱除煤气中的COS和H2S,同时协同脱除HCl,利用连续熔融硫工艺,实现高炉煤气中硫的资源化,同时减少精脱硫工艺所带来的影响,保证高炉煤气的质量,实现节能、减排、资源化,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0652852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0951405.6
申请日:2019-10-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气净化装置,属于烟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烟气净化装置包括吸收塔、折流机构和卸料器,吸收塔内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进料区、出气区、脱硝活性炭区、脱硫活性炭区、进气区和卸料区。通过在脱硝活性炭区和脱硫活性炭区内设置折流机构,能够延长烟气的流动路径,增大烟气与活性炭接触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烟气的净化效果,避免了脱硫和脱硝不充分的烟气排至大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且通过设置卸料器,利用卸料器控制容置空间和卸料区之间的卸料通道的启闭,能够对容置空间内的活性炭的层高进行控制,以便达到不同的净化指标以及及时更换达到饱和的活性炭。
-
公开(公告)号:CN109482039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536937.5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01D5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烟气净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逆流烟气净化装置。所述逆流烟气净化装置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包括至少两个上下连通的净化区,每个所述净化区均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位于每个所述净化区的底部,所述出口位于每个所述净化区的顶部,所述净化区内设有流动的吸附剂,烟气由所述进口进入所述净化区吸附后从所述出口排出。本发明的逆流烟气净化装置的吸附剂与烟气为逆流接触,吸附效果好、结构简单、设备少、活性炭运行通畅、磨损率小、利用率高,可显著提高烟气净化效率,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8479296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39644.4
申请日:2018-03-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吸附剂阻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附塔超温双重保护系统,其包括吸附塔、氮气管路、惰性气体管路和惰性气体储气罐,其中,氮气管路和惰性气体管路并联接入吸附塔,氮气管路与厂区氮气或制氮机相连,惰性气体管路与惰性气体储气罐相连,氮气管路和惰性气体管路上均设置有总阀门。当吸附塔内超温时,打开氮气管路上的总阀门,通过向吸附塔内输送氮气能够降低吸附塔内的温度;当氮气供应不足时,惰性气体储气罐可作为氮气的备用气源,打开惰性气体管路上的总阀门,惰性气体储气罐中的惰性气体即可代替氮气继续对吸附塔进行降温,对吸附塔形成双重超温保护,降温更加及时可靠,从而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5817118B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610282629.9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性焦模块化承载装置、吸收塔及净化烟气的方法,该活性焦模块化承载装置包括传动装置和多个活性焦模块,活性焦模块上设置固定装置,多个活性焦模块上下无缝隙叠加后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传动装置上,活性焦模块具有网状结构,活性焦模块的底部宽度比上部宽度小3‑5cm,活性焦模块高度及宽度独立地为50‑80cm,长度为80‑120cm。所述活性焦模块化承载装置可有效降低活性焦的磨损量,操作效率高,具有该装置的吸收塔塔内气流阻力小、分布均匀、活性焦移动通畅且利用率高、可显著提高烟气中污染物的脱除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126473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810029460.5
申请日:2018-01-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01D5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吸附剂阻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吸收塔氮气保护系统。所述吸收塔氮气保护系统包括吸收塔和氮气站,吸收塔内设床层,氮气站通过进气管路与吸收塔连通,进气管路向吸收塔内延伸有多根出气管,多根出气管均匀地插设于床层内部。本发明通过将氮气经多根出气管均匀地通入到床层中,一方面利用氮气自身温度低的特点,通过冷热媒交换温度,进而降低床层的温度;另一方面利用氮气隔绝空气,使活性炭无法在充足的氧气中发生自燃,延长了活性炭的使用寿命,避免了多次更换活性炭的问题,极大的减少了氮气的浪费,提高了氮气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536515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09834.9
申请日:2015-12-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8609 , B01D53/8628 , B01D53/90 , B01D2255/702 , B01D2257/302 , B01D2257/404 , B01D2258/02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段式烟气脱硫脱硝系统及其处理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脱硫反应器、错流接触脱硝反应系统和再生系统;脱硫反应器的烟气出口与错流接触脱硝反应系统的烟气入口相连,脱硫反应器的物料出口与错流接触脱硝反应系统均与再生系统物料入口相连,再生系统的物料出口与脱硫反应器和错流接触脱硝反应系统的物料入口相连,错流接触脱硝反应系统包括2个以上串联和/或并联的错流接触脱硝反应器。本发明采用两段式反应器,与脱硫反应器相比,在脱硝反应器中改变烟气与吸附催化剂的接触方式、接触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具有脱硫脱硝效率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646167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1090127.8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河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炉煤气湿式氧化法脱硫装置及方法,所述脱硫装置包括脱硫塔和再生器,所述脱硫塔为密封压力容器,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富液段、进气段、填料段、脱硫液分布段、除沫段和出气段;所述脱硫塔的塔体中心位置设有中央出气管,所述中央出气管自出气段向下延伸至进气段侧壁上;所述富液段的脱硫富液出口与再生器的液体入口相连,所述再生器的液体出口与脱硫塔的脱硫液入口相连。本发明通过将脱硫塔设计为承压式,使其能够设置于煤气高压段,减少气体量,同时减小装置规模,降低成本;本发明通过脱硫塔内部结构设计,提高脱硫液的分布效果以及与煤气间的接触传质效果,提高高炉煤气的脱硫效率,通过再生器的设置,保证脱硫液循环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516093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0575076.6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河钢集团有限公司 , 河北张宣高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直接还原铁的生产装置,包括还原炉,所述还原炉的顶面设置有进料通道,所述还原炉的中部外壁周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用于供给还原气的第一还原进气口,所述还原炉的底部外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用于供给还原气的第二还原进气口;所述还原炉的顶部设置有炉顶出气口;冷却炉,所述冷却炉的中部设置有氮气进口,所述冷却炉的顶部设置有氮气出口,所述冷却炉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用于连通所述还原炉和所述冷却炉的缓冲部,所述还原炉、所述缓冲部和所述冷却炉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本发明可实现源头碳减排,有效降低了炼铁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碳排放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