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速调节式高散热高稳定性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508544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75151.6

    申请日:2022-07-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随速调节式高散热高稳定性电机,包括由内部安装转子的外壳、外部安装定子的装配轴组成的电机本体和固定在外壳侧面上的驱动轮支架。本发明的一种随速调节式高散热高稳定性电机在两侧外壁上开设有内部设置第二侧向翻转式扰流机构的第一侧置调节槽,在外侧弧形面上开设有内部设置第一侧向翻转式扰流机构的第二侧置调节槽,利用电机的转速自动控制第一侧向翻转式扰流机构向外伸展,从而联动控制第二侧向翻转式扰流机构向两侧伸展,使得电机的结构可调,联动性十分优异;通过第二侧向翻转式扰流机构向两侧伸展,通过位于侧向罩壳内侧面上的离心导流叶片来大大提升电机的散热性能。

    一种双磁路调磁型轴向永磁电机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872368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0959588.3

    申请日:2021-0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磁路调磁型轴向永磁电机,包括槽板,所述槽板的上方设有永磁电机,所述槽板的上方设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夹板、竖板、圆块、竖杆、短板、滑块一、螺纹杆、电机一、斜杆和方板,所述方板的底部与槽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方板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该双磁路调磁型轴向永磁电机,通过底板、外壳一、槽板、圆筒、圆杆、外壳二、永磁电机和固定结构的配合,电机一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带动滑块一向左移动,滑块一带动短板向左移动,圆块带动斜杆转动,斜杆带动夹板转动,进而实现对永磁电机的固定,便于工作人员对永磁电机进行固定,便于工作人员对永磁电机进行安装,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吸尘器用换向偏转高速永磁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3839506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0959286.6

    申请日:2021-0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尘器用换向偏转高速永磁电机,包括方箱,所述方箱的内部安装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第一螺杆、握把、曲块、槽板、圆板和曲板,所述第一螺杆的外壁上方与方箱的顶部转动相连,所述第一螺杆的顶部与握把的底部一体成型。省去连接杆安装的麻烦,方便安装,降低了操作难度,使竖板的外壁与另一侧连接面进行抵紧,防止长时间使用连接发生松动,提高永磁电机的连接稳定,确保正常使用,移动的套筒带动永磁电机向上移动,实现高度变化,可以自身进行支撑,省去人为扶持的麻烦,避免安装发生偏移,提高了实用性,使导线只能在圆环内部摆动,放置多余的导线发生缠绕,避免了损坏,降低了危险性,便于推广使用。

    一种带有变频器的泵用永磁电机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783368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0925771.1

    申请日:2021-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变频器的泵用永磁电机,包括底板和第一竖板,所述底板的上方中间焊接有第一竖板,所述第一竖板的内部开口处安装有连接装置。该带有变频器的泵用永磁电机,通过永磁电机、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通过第一矩形块和第一螺栓将变频器快速与永磁电机进行固定,同时通过第一竖板的开口可以对永磁电机和变频器进行阻挡,使变频器和永磁电机更稳定,通过螺纹杆、第三弧形块、滑块和竖杆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通过把手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螺纹杆通过第二连杆带动竖杆移动,竖杆通过滑块带动第二弧形挡板转动,使第二弧形挡板通过挡块将第一弧形挡板固定,从而通过第一弧形挡板将永磁电机抵紧固定。

    一种低齿槽力矩的永磁电机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765239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0924462.2

    申请日:2021-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齿槽力矩的永磁电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分壁安装有定子铁芯和分瓣定子,所述定子铁芯和分瓣定子之间设有降矩组件。该低齿槽力矩的永磁电机,隔磁片可稳固在定子铁芯和分瓣定子之间,进而保证降低永磁电机实际齿槽力矩时的稳定性,进一步保证生产良率,可对电机起到轴向转动调节的作用,进而提升安装后的使用便捷性,通过直齿轮的啮合连接,使得转杆与转子同时转动,进而带动扇叶旋转并对电机内部起到风冷散热作用,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通过螺杆与矩形槽的转动连接,以及螺杆与螺栓的螺纹连接,使得外壳与扣盖的连接更加便捷快速,便于对电机内部进行检修和维护,实用性更佳。

    一种电机转子灌装用轴承保护工装

    公开(公告)号:CN104283381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10538205.5

    申请日:2014-10-14

    Inventor: 孙烨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灌装用轴承保护工装,所述工装包括工装本体(1),所述工装本体(1)为圆筒形,所述工装本体(1)的底部设有端盖(2),所述端盖(2)与工装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端盖(2)与转子轴的轴端部固定;所述工装本体(1)与端盖(2)的相对侧的圆柱体的外侧设有倒角(5)。通过本发明中一种电机转子灌装用轴承保护工装的技术方案,在电机转子灌装过程中,通过工装的导向作用,减少甚至避免上述转子与轴承的摩擦或者碰撞,起到保护轴承的作用。

    可实现同步异步转换的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03997173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192201.6

    申请日:2014-0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同步异步转换的电机,其包括支座、轴承、电动机、风箱、电机箱体、电机本体,支座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电动机,两个电动机各与一个轴承连接,一个电动机与电机箱体相连,另一个电动机与风箱连接,电机箱体的下端设有三相电源接口,电机箱体的上端设有换线接口,电机本体位于电机箱体的内部。本发明实现了电机的纯异步运行和异步启动同步运行两种运行方式,实现了一台电机的多工况使用。

    一种高压永磁电机生产用的外壳成型传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358970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85484.9

    申请日:2024-06-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压永磁电机生产用的外壳成型传送装置,包括分离机构,分离机构上包括基座,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板,若干个固定板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若干个转轴;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后带动传送辊和传送带转动,进而使传送带带动外壳工件向前移动,在进料限位板的阻挡作用下,进料限位板能够将外壳工件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外壳工件的位置在两个传送带的中间,此时,当外壳工件的反面朝上时,外壳工件中正面凸起的位置会进入两个传送带中间的空隙处,进而使外壳工件的高度低于限高板的高度,从而使反面朝上的外壳工件能够通过限高板。

    一种电机生产用固定堆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8385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1181134.8

    申请日:2024-08-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机生产用固定堆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柜体,柜体的内壁底部一侧转动连接有柜门,柜体的内壁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架壳,还包括,减震夹持机构,减震夹持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架壳顶部的限位套,将质量较重的电机放置在承载柱的顶部,重量使承载柱进行下降,承载柱下降过程中使拉绳被拉伸,拉绳带动移动盒进行移动,受到滑槽的限位下,移动盒向承载柱的一侧进行移动,移动盒带动复位簧进行移动,复位簧带动夹持壳进行移动,夹持壳带动橡胶锥进行移动,橡胶锥的一端对电机的面进行挤压,从而对电机进行挤压,当电机表面为凹凸不平的外表时,能够增强对电机挤压效果,提高了电机在运输中的稳定性。

    一种具有联动式增压水冷调节罩壳的永磁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4243998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111596934.2

    申请日:2021-1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散热减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联动式增压水冷调节罩壳的永磁电机,包括永磁电机本体和固定在永磁电机本体上的外部壳体。本发明的一种具有联动式增压水冷调节罩壳的永磁电机在外部安装有外部壳体,在外部壳体外侧面上开设有内置铜质散热片和散热铜管的环形散热槽,在外部壳体右侧面上固定有通过永磁电机本体提供动力的外部增压泵体和给散热铜管提供冷却液的外置高位水箱,使得整个永磁电机具备主动散热的能力,散热性能大大提升;永磁电机本体可以根据转速快速提升其装配端的减震性能,安全性和减震性大大提升;采用永磁电机本体外侧的驱动轴直接驱动,驱动效率高,实用性大大提升,成本降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