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8719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27173.0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级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氮硫共掺杂纳米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容。本发明以生物质为碳前驱体,以嵌段共聚物P123和油酸钠为双软模板,以氨基酸为氮源和硫源,采用水热炭化法制备氮/硫共掺杂纳米炭材料。本发明制备出的氮硫共掺杂纳米炭材料为单分散,大小均匀且形貌规整,颗粒直径主要分布在250~850nm,碳壳层厚度在40~200nm,原位成功掺杂氮硫。用本发明制备的氮硫共掺杂纳米炭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有着非常好的电化学性能,且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544981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211716.7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IPC: C25B1/04 , C25B11/031 , C25B11/091 , C25B11/054 , C01B32/184 , C01G39/06 , C01G53/11 , C01B32/19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泡沫镍负载的石墨烯复合分层异质结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首先将GO分散在DMF溶液中得到GO分散液,再加入四硫代钼酸铵、泡沫镍密封反应,最后固液分离、洗涤、干燥,得到目标产物MoS2/Ni3S2/G@NF。本发明采用了简单的一锅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分层异质结构催化剂,综合了HER和OER电催化剂的特点,构建出一种既能与含氢中间体结合又能与含氧中间体结合的新型异质结结构;此外,通过对载体‑活性组分的设计与调控,利用非均相界面和组分工程方法对二维硫属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了修饰,最终制得了高性能过渡金属复合催化电极。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简洁、消耗成本低、易于大规模生产,在工业化电解水制氢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341799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817902.9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供电防疫帐篷及其使用方法。一种自供电防疫帐篷包括:具有伸缩功能的支撑机构、集成有太阳能发电板和第一压力发电板的棚顶、储能机构以及用电设备,所述棚顶安装在所述支撑机构的顶部,所述棚顶中的太阳能发电板以及第一压力发电板均与所述储能机构连接,所述储能机构与所述用电设备连接。压力发电板和太阳能发电板将太阳能、雨水势能、风能这些环境绿色能源储存起来,达到用电设备使用的目的,满足防疫帐篷自身的能源需求,无需额外的能源接入。压力发电板和太阳能发电板作为能源输入,配合储能机构以及用电设备输出来实现能量的转换、储存与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210602934U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20905007.6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IPC: F28D15/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氨水换热器,包括壳体和毛细芯,壳体内部中空,毛细芯水平设置在壳体内且下端与壳体底壁的上端贴合,毛细芯的边缘与壳体的内侧壁连接以形成储液室,壳体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与储液室连通的氨水进口和氨水出口,毛细芯的下端设有富氨蒸气槽道,壳体侧壁上设有与富氨蒸气槽道连通的富氨蒸气出口,富氨蒸气出口位于氨水出口的下方,壳体设置在沿前后方向的磁场中,以使储液室中的氨离子在磁场作用下向毛细芯偏转。在磁场作用下,氨水工质中的带电离子发生偏转,提高了其扩散速度,以保证储液室中氨离子向毛细芯偏转,储液室内剩下稀氨溶液自氨水出口排出。(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21736203U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20225460.3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 智联高科武汉有限公司 ,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湖北省机械工业学校、黄石高级技工学校)
Inventor: 柯超 , 郭文杰 , 卢雄杰 , 何毅斌 , 甘沐阳 , 郑康 , 刘超群 , 郑传绪 , 龙照云 , 冯莹 , 梅枝旺 , 郄银财 , 程鹍 , 唐权 , 马东 , 高锡航 , 彭海役 , 习俊杰 , 许朦珂 , 潘国栋 , 卢梦娇 , 甘甜 , 陈晨 , 苏家骏 , 李鹏博 , 李晓晴 , 饶艳桃 , 肖玉红 , 刘海龙 , 韩浩 , 戈为民 , 徐赛 , 刘鑫 , 费冉 , 江伟胜 , 王泳 , 鄢东
IPC: B25J1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机器人用旋转机构,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内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利用第一转轴旋转可以带动外侧的第一齿轮进行转动,利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可以带动第二转轴进行转动,通过利用第二转轴转动可以调节顶板进行旋转,同时带动第一滑块在环形槽的内部滑动,通过利用顶板转动可以调节机械臂的角度,无需调节安装台的角度可以实现机械臂的角度调节,提高了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0151149U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20918456.4
申请日:2019-06-17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IPC: C21C5/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工质氧枪,包括上壳体、氧枪本体、引射管、高压喷管和冷却装置,上壳体内部中空,且其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上壳体通过二氧化碳气管与外接二氧化碳气源连通;氧枪本体为竖直设置的圆筒形,其下端设有氧枪喷头,高压喷管竖直设置在氧枪本体的上方,高压喷管内部分别通过氧气管和氮气管与外接氧气源和氮气源连通,高压喷管的下端和氧枪本体的上端分别通过进气口和出气口伸入上壳体内部;引射管竖直设置在上壳体内部,且位于高压喷管和氧枪本体之间。该双工质氧枪可用氧气引射二氧化碳,两种气体在引射管以及氧枪流道内充分混合后喷入转炉,二氧化碳作为转炉冶炼的冷却剂。(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