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42102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217934.X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立体影像密集匹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概率松弛核线匹配方法及系统,包括降采样左右影像、提取稳定特征点、插值计算初始视差图;逐窗口提取目标点,统计窗口灰度均值、方差;根据初始视差图确定目标点的密集匹配视差搜索范围;计算相关系数和搜索范围内的备选点;附加地形条件约束的概率松弛迭代,得出密集匹配结果;对结果进行后处理优化。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复杂地形匹配结果不理想的问题,可以更快速、更准确地完成匹配,对于不同类型的地物地貌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84865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08938.2
申请日:2019-04-1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分级加权拟合策略,对超大离散点云数据快速构建规则格网DEM的方法。先采用金字塔分级策略,将目标规则格网从1个格网按3*3的细化参数进行细化,直到第n级,然后逐级将离散点云以加权平均的方式置入所在格网中,并将该级结果作为下一级的初始值,并将所有点再次加权平均放入格网形成新格网,直到格网的间隔等于期望的间隔。本方法操作简单,没有额外的内存消耗,执行效率非常高,且对点云数据的操作是流式操作,无需考虑点云的拓扑信息,没有点数限制,特别适合对海量点云进行规则格网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225233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586875.9
申请日:2015-09-1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T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2207/10012 , G06T2207/20016
Abstract: 一种基于两类膨胀的立体影像密集匹配方法及系统,包括对基准影像进行显著特征提取,对基准影像和待匹配影像构成的影像对进行粗略匹配作为初始的已知点;以当前的已知点集合中各已知点分别进行第一类膨胀并搜索待匹配特征点,对每个待匹配特征点分别进行第二类膨胀查找周围距离最近的若干已知点,距离加权平均计算出同名点初始位置,并根确定搜索范围;进行灰度匹配,剔除不可靠的已知点,将相关系数大的作为新增的已知点;直到满足迭代结束条件后得到密集匹配结果。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纹理不显著以及视差不连续区域的误匹配问题,同时这种匹配运算量非常小,处理效率高,适合各种成像类型的影像,且不需要任何先验的几何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3411590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310393835.3
申请日:2013-09-0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1C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确定摄影测量中摄影机安装方位的方法及系统。本发明主要根据摄影测量中按拍摄时间顺序获取影像的特点,按拍摄时间顺序对序列影像排序,获取摄影方向;在摄影方向上从序列影像中获取时间相邻影像构建立体影像对;根据立体影像对的平均视差,自动获取摄影机安装方位。本发明可高效准确地确定摄影测量中摄影机安装方位,根据本发明确定的摄影机安装方位,可正确确定摄影测量中像平面坐标系与摄影机检校坐标系的关系,从而实现高效、准确地改正影像上由镜头引起的畸变差和像主点偏移等系统误差,提高摄影测量处理的速度和精度,缩短整个摄影测量数据处理周期,实现摄影测量全数据链的智能化摄影测量数据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3115614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310021748.5
申请日:2013-01-2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1C11/34
Abstract: 一种多源多轨长条带卫星遥感影像联合并行匹配方法,引入特征评价算子,统计分析影像局部纹理的空间结构与反差;采用多轨道卫星影像联合匹配策略,保证了轨道间连接点的最大重叠次数;在全球SRTM数据的辅助下,利用地形起伏变化建立近似核线几何约束,极大地减少了由于高程误差造成的核线预测误差;综合运用了小面元几何纠正法、基于控制网的匹配生长算法,并通过不断精化差异补偿模型,消除了多源影像间的几何与辐射畸变,最终获得稳健地、高精度匹配结果;将匹配流程与匹配策略进行了整合与改进,为多源多轨长条带卫星影像的联合处理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匹配方案,为海量卫星遥感数据的集成应用提供了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03115614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310021748.5
申请日:2013-01-2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1C11/34
Abstract: 一种多源多轨长条带卫星遥感影像联合并行匹配方法,引入特征评价算子,统计分析影像局部纹理的空间结构与反差;采用多轨道卫星影像联合匹配策略,保证了轨道间连接点的最大重叠次数;在全球SRTM数据的辅助下,利用地形起伏变化建立近似核线几何约束,极大地减少了由于高程误差造成的核线预测误差;综合运用了小面元几何纠正法、基于控制网的匹配生长算法,并通过不断精化差异补偿模型,消除了多源影像间的几何与辐射畸变,最终获得稳健地、高精度匹配结果;将匹配流程与匹配策略进行了整合与改进,为多源多轨长条带卫星影像的联合处理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匹配方案,为海量卫星遥感数据的集成应用提供了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18102128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0159510.7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Bayer传感器的超分辨率成像方法及装置,基于加权插值与色度、饱和度对Bayer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实现Bayer传感器超分辨率成像,包括对影像4个角上的像元直接克隆最邻近颜色值;加权插值影像其他每个像元的颜色值,以2×2四格作为基本成像单元,将待恢复像元的红、绿、蓝颜色值作为未知数,根据Bayer传感器记录的红、绿、蓝颜色值和色彩组成关系建立关系方程,获取方程解表达式,实现加权插值;影像像元颜色值的再次优化处理,包括根据成像单元内色度、饱和度不变特性,进行对应的RGB与IHS转换;影像像元颜色值的增强处理,包括通过低通滤波器和边缘增强器进行增强,得到超分辨率成像结果。本发明可以解决Bayer传感器成像质量和分辨率降低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9233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209629.7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影像的高精度地质形变监测方法及设备,包括将来自无人机的两期影像合并进行光束法区域网平差,得到共同的连接点以及对应的物方坐标;将两期影像拆分并分别处理,对第一期影像重新平差,将与合并处理变化最小的连接点提取为稳定区域连接点,并作为第二期影像的控制信息进行光束法平差,使其与第一期影像配准;使用配准的两期影像建立三维模型以及数字表面模型DSM,并分别进行差分分析,得到地质形变信息。本发明能够用于在没有地面控制点的条件下实现高精度地表形变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43717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814267.4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1C1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广域网协同模式大规模影像空中三角测量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根据一定的规则将测区分解为多个具有一定重叠的子区,将它们分配异地计算集群;然后,按子区进行独立空中三角测量处理,并简化空三数据上传至云端或中心服务器进行合并;最后,对合并的测区进行整体区域网平差解算,并将平差结果分解给子区。本发明具有可以最大化利用异地计算集群进行分布式空中三角测量,减轻广域网数据传输量,提升运算效率和测区整体精度一致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119996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111360766.7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理编码SIFT特征的全球云控制方法。所述方法首先对输入的全球正射影像,逐影像进行SIFT特征提取。根据正射影像地理信息和全球DEM数据,对得到的SIFT特征点逐一进行地理编码。将带有地理编码的全球SIFT特征点按照标准图幅进行重新组织,构建全球云控制点库。根据全球云控制点数据库,对新获取的影像进行匹配与控制。SIFT特征点的地理编码、全球云控制点数据库的构建、全球云控制点数据库的应用是所述方法的关键技术。本发明提出了将占用大量存储空间的控制影像转换成数据量小的SIFT特征控制点,并替代参考影像作为云控制的数据基础,大大减少了参考数据的存储量,提高了云控制方法的易用性和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