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式进水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830336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710065103.X

    申请日:2017-0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式进水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模拟装置。该装置包括配水桶和人工湿地装置。人工湿地装置以镀锌铁皮圆筒为主体,由上下两层构成,中间设置底板隔开。上层包括进水槽、填料区和菖蒲。下层为垫高层。在装置中心布置一个穿孔管。穿孔管上端接进水槽,下端穿过底板预留80mm,再通过90度弯头接出水管。为了使布水均匀,进水槽采用三角堰溢流方式。填料区中的填料包含两层填料,上层填料和下层填料,在填料区上种植菖蒲。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所选用的镀锌铁皮耐用且质量轻,对低浓度的有机氯农药β‑HCH的污染水体进行处理效果较好。

    一种聚吡咯核-壳介孔二氧化硅微球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59595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244913.3

    申请日:2020-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吡咯核-壳介孔二氧化硅微球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以一种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为模板,使用表面活性剂作为制孔剂,制备出一种核-壳介孔二氧化硅微球,作为吸附剂的无机载体;通过原位聚合使吡咯单体在介孔孔道内外及表面进行聚合,制备出具有大比表面积、高吸附容量与吸附速率的聚吡咯核-壳介孔二氧化硅微球吸附材料,该材料主要应用于对废水中Cr(VI)的高效去除。在测试过程中,对Cr(VI)吸附的去除率高达99.19%,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筛选最佳绿藻组合混合培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28643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820407.1

    申请日:2019-09-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筛选最佳绿藻组合混合培养的方法。尤其是一种筛选羊角月牙藻(Selenastrumcapricornutum)和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pyrenoidosa)两种绿藻的最佳组合混合培养的方法。该方法根据两种藻自身的生物特性,通过模拟实验,在适当的条件下,选择合适的比例混合培养,从混合培养体系中筛选总细胞密度大、叶绿素a含量高、吸光值大、生物量大的绿藻组合为最佳组合。本发明培养方法生态环保,同时解决了绿藻在培养过程中通常会遇到的光能利用率差、细胞密度低、生物量少等问题,实现高效率培养绿藻高密度大规模培养产业化。

    一种定量预测环境复合污染物联合毒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77714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598514.7

    申请日:2013-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环境复合污染物联合毒性的方法。该方法以浓度加和(CA)与独立作用(IA)计算的复合污染物效应浓度为自变量,以复合污染物的实验效应浓度为因变量,利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构建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建立定量预测环境复合污染物联合毒性的方法。本发明方法能准确评估和预测混合物的联合毒性,该方法不需要考虑混合物组分之间的作用机理或作用方式,解决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自变量共线性问题,不仅能够应用于评估和预测具有加和作用方式的混合物,也能够用于评估和预测具有相互作用方式(协同或拮抗作用)的混合物。本发明为环境混合污染物的风险评估提供可靠的技术手段。

    分析环境污染物对明亮发光杆菌长期微板毒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87555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49160.X

    申请日:2013-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析环境污染物对明亮发光杆菌长期微板毒性的方法。该方法以明亮发光杆菌为指示生物,在短期微板毒性分析法的基础上,建立长期微板毒性分析法,所用长期培养基的组分浓度为短期培养基相应组分浓度的2倍。本发明长期微板毒性分析可以合理的评价具有特定作用机制的化合物的生态毒性,长期毒性测试法能全面的了解污染物的毒性效应,能更深入的了解污染物的毒理作用机制与途径,更能体现实际环境中污染物暴露的现象和信息,同时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充复性好及能全面的了解污染物的毒性效应等优点。

    一种分离富集土壤中阿维菌素类药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9109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32853.2

    申请日:2024-10-14

    Abstract: 一种分离富集土壤中阿维菌素类药物的方法。将土壤通过体积百分比浓度为75%的乙腈水溶液萃取,用纯水定容至500 mL得到萃取液;用缓冲液将萃取液pH调至7.00±0.05;依次用正庚烷溶液、丙酮溶液、乙腈溶液和pH为7.00的超纯水活化萃取柱,使PEP‑2固相萃取柱处于活化状态,取过膜后样品过柱富集;用超纯水淋洗PEP‑2柱;将固相萃取柱通过真空冷冻干燥,再依次用乙腈和丙酮溶液洗脱PEP‑2固相萃取柱。最后将收集到的洗脱液在氮气流下缓慢地吹至200µL,所得残留物加入乙腈溶液复溶,过滤膜后置于棕色进样瓶中,即完成土壤中阿维菌素类药物的分离富集。本发明操作简便,能够富集土壤中阿维菌素类的多种药物及其它物理化学性质与阿维菌素类相似的药物,适用范围广,准确度较高。

    一种应用斜生栅藻快速检测微塑料和抗生素混合物毒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3074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0911394.5

    申请日:2023-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斜生栅藻快速检测微塑料和抗生素混合物毒性的方法。先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斜生栅藻藻液用培养基稀释到一定浓度;然后将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的微塑料和抗生素混合物利用稀释因子设计浓度梯度,基于96孔微孔板加样和培养方法进行样品培养,于光照培养箱暴露一定时间后,采用多功能酶标仪测定在681nm波长下各处理组的光密度值,根据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光密度值计算目标混合物抑制率。利用基于Matlab的Logit函数拟合计算出的EC50值的负对数pEC50,以pEC50值为毒性指标判断目标混合物的毒性大小。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可快速预测不同药物混合物的生物毒性,准确度较高。

    一种应用于自然湿地的缓冲保护系统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53177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56993.8

    申请日:2022-04-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自然湿地的缓冲保护系统构建方法;依据选址要求,确定修建地址,修建植物沟渠主体,在植物沟渠远离自然湿地的一侧,挖掘完毕后,在暗渠的底部依次铺设薄膜、细砂和防渗材料,在暗渠内安置三脚架状的承重板,在承重板上铺设暗渠表层土壤层,并在暗渠表层土壤层内种植草坪类植物,修建缓冲带,并配合植物沟渠主体、暗渠形成缓冲保护系统,通过暗渠收集自然湿地周围流向不规律、不集中的污染水体,水体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后排入到自然湿地中,实现提高对水体的净化效果,保护自然湿地,有效缓解自然湿地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一种组合式梯形生态沟渠

    公开(公告)号:CN112062280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0598199.8

    申请日:2020-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组合式梯形生态沟渠,涉及农业面源污染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沟渠本体,所述沟渠本体内设置有多个沟渠单元,所述沟渠单元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渠底填料层和填充物层,所述渠底填料层和填充物层紧贴所述沟渠单元的内壁设置;所述沟渠单元的内壁以及外坡上设置有植物截留洞,所述沟渠单元的内壁上的所述植物截留洞位于所述填充物层的上方;所述沟渠单元的外坡上还设置有疏水口,所述疏水口位于所述植物截留洞的下方,所述疏水口通过疏水管与所述填充物层的底部连接;所述填充物层的前侧设置有进水口,后侧设置有出水口。本发明能够对农业面源污染物进行有效处理,提高处理效果。

    一种组合式梯形生态沟渠

    公开(公告)号:CN112062280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598199.8

    申请日:2020-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组合式梯形生态沟渠,涉及农业面源污染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沟渠本体,所述沟渠本体内设置有多个沟渠单元,所述沟渠单元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渠底填料层和填充物层,所述渠底填料层和填充物层紧贴所述沟渠单元的内壁设置;所述沟渠单元的内壁以及外坡上设置有植物截留洞,所述沟渠单元的内壁上的所述植物截留洞位于所述填充物层的上方;所述沟渠单元的外坡上还设置有疏水口,所述疏水口位于所述植物截留洞的下方,所述疏水口通过疏水管与所述填充物层的底部连接;所述填充物层的前侧设置有进水口,后侧设置有出水口。本发明能够对农业面源污染物进行有效处理,提高处理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