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58022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384463.1
申请日:2014-01-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C01G53/00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 , C01G53/006 , C01G53/50 , C01P2002/72 , C01P2004/03 , C01P2004/80 , C01P2006/40 , C30B19/12 , H01M4/131 , H01M4/36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8 , H01M222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高电压下驱动的二次电池中使用时也具有良好的Li存储容量,即显示良好的容量维持率的活性物质。所述活性物质是由通式:LiaNibCocMndDeOf(0.2≤a≤1,b+c+d+e=1,0≤e<1,D是选自Li、Fe、Cr、Cu、Zn、Ca、Mg、Zr、S、Si、Na、K、Al中的至少1种元素,1.7≤f≤2.1)表示的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在表层具有高锰部,所述高锰部是至少含有Ni、Co和Mn的金属氧化物且Ni、Co和Mn的组成比由Ni:Co:Mn=b2:c2:d2(其中,b2+c2+d2=1、0<b2<1、0<c2<c、d<d2<1)表示。
-
公开(公告)号:CN11944721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0642672.6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极活性物质粒子、电极复合材料和锂离子电池。电极活性物质粒子包含硅包合物部分和无定形硅部分,并且满足下述关系式:0原子%<无定形硅部分的硅的原子数/(无定形硅部分的硅的原子数+硅包合物部分的硅的原子数)<50原子%。本公开的电极复合材料包含本公开的电极活性物质粒子。另外,本公开的锂离子电池具有电极活性物质层,并且电极活性物质层含有本公开的电极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443630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110308598.0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C01B33/021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8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公开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因充放电引起的体积变化小的活性物质。在本公开中,通过提供一种活性物质来解决上述课题,该活性物质具有II型硅包合物晶相,且组成为NaxSi136(1.98<x<2.54)。
-
公开(公告)号:CN11455184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1253163.7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38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Abstract: 本公开的主要目的是提供能够抑制充放电时的电极层体积变化的活性物质。在本公开中,通过提供一种用于全固体电池的活性物质来解决上述课题,该活性物质至少含有Si,在红外光谱中,在将900cm‑1以上且950cm‑1以下的最大峰值强度设为I1,并将1000cm‑1以上且1100cm‑1以下的最大峰值强度设为I2的情况下,上述I1和上述I2满足0.55≤I2/I1≤1.0和0.01≤I1。
-
公开(公告)号:CN11899307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560188.9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C01B33/021 , H01M4/38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硅包合物电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和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方法。提供能够将I型硅包合物的至少一部分除去的硅包合物电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和包括制造这样的硅包合物电极活性物质的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方法。制造硅包合物电极活性物质的本公开的方法包括:(a)提供含有I型硅包合物和II型硅包合物的硅包合物粒子;和(b)使硅包合物粒子接触氟化氢溶液,将I型硅包合物的至少一部分除去。
-
公开(公告)号:CN117438572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0880641.X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38 , H01M4/134 , H01M10/052 , C01B33/021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极活性物质粒子、负极活性物质层、锂离子电池和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负极活性物质粒子是在一次粒子的内部具有细孔的、具有包合物型的结晶相的Si粒子,并且满足下述关系:0.061≤V/W。在此,V是细孔直径为10nm以下的细孔的量(cc/g),W是使用CuKα的X射线衍射试验中的2θ=31.72°±0.50°的峰的半峰宽(°)。
-
公开(公告)号:CN11737422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0828499.4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4 , H01M10/0525 , C01B33/021 , C01D3/02
Abstract: 本公开内容涉及负极体、锂离子电池及锂离子电池用活性材料的制造方法。所述负极体是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负极体,其具有负极集电器层和负极活性材料层,其中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含有具有包合物型结构的Si粒子作为负极活性材料,其中相对于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的质量,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含有0.850质量%至5.000质量%的Al,并且其中相对于所述Si粒子的质量,所述Si粒子含有0.040质量%至0.250质量%的Al。
-
公开(公告)号:CN11581864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092873.0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该负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具备:使Na源和Si源反应以制造含有Na和Si的Na‑Si合金的合金化工序,和对所述Na‑Si合金进行加热以使所述Na‑Si合金中的Na量减少而生成硅包合物II的硅包合物生成工序,作为所述Si源,使用BET比表面积为20m2/g以上的多孔质Si。
-
公开(公告)号:CN115832269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211103320.0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38 , H01M4/62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10/058 , H01M10/0525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公开为活性物质、负极层、电池及它们的制造方法。作为课题,本公开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由充放电导致的体积变化小的活性物质。在本公开中,通过提供下述活性物质来解决所述课题,所述活性物质具有硅包合物II型的结晶相,在一次粒子的内部具有空隙,细孔直径为100nm以下的空隙的空隙量A大于0.15cc/g且为0.40cc/g以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