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送电装置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578450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587664.2

    申请日:2014-10-28

    Inventor: 菅野浩

    Abstract: 本公开的方式的无线送电装置,具备:送电天线,向多个无线受电装置发送与多个频率对应的各高频电力;接收电路,从多个各无线受电装置的各个无线受电装置,取得各无线受电装置的要求电压的值及通过各无线受电装置从无线送电装置接受到的受电电压的值;以及控制电路,从各接收电路取得要求电压的值及受电电压的值,控制向各无线受电装置发送的高频电力的频率,上述控制电路使从上述送电天线向各无线受电装置送电的高频电力的频率变化,以使得各无线受电装置中的要求电压及受电电压的误差的总和最小化。

    端射天线装置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99560B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0910003670.8

    申请日:2009-01-19

    Inventor: 菅野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243 H01Q1/38 H01Q1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缩短电介质传送基板的基板长度的条件下,也能实现高增益特性的小型的端射天线装置。多个导体带元件在电介质传送基板(1)的上面,构成将电磁波的基板内传送成分的一部分从电介质传送基板(1)的表面作为表面传送成分漏出的多层加感构造部(10A)。多层加感构造部(10A)具有分别包含多个导体带元件的导体带群(11、12),导体带群(11)导体带元件和导体带群(12)的导体带元件形成为电容耦合。在导体带群(11、12)中,至少一部分导体带元件在电介质传送基板(1)的表面,沿着传送方向,以用于产生电磁波的空间高次谐波的基准配置间隔d0的1/4以下的间隔而配置。

    差动供电可变缝隙天线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26681B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0780000597.8

    申请日:2007-03-26

    Inventor: 菅野浩 寒川潮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差动供电缝隙天线,其通过差动供电线路(103c),使按照动作时的缝隙长度为二分之一有效波长的方式设定的缝隙共振器(601、603、605、607)成对动作,使电路内出现以反相等振幅激励的缝隙共振器组,并对各缝隙共振器内的选择性放射部位(601b、601c、603b、603c、605b、607b)的配置条件进行切换。

    差动供电指向性可变隙缝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1507048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0780030512.0

    申请日:2007-11-26

    Inventor: 菅野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差动供电指向性可变隙缝天线。通过差动供电线路(103c)使设定为动作时的隙缝长度为四分之一有效波长的前端开放隙缝共振器(601、603、605、607)成对动作,使得在电路内出现以反相等振幅被激振的隙缝共振器组,动态地切换各隙缝共振器内的选择性辐射部位(601b、601c、603b、603c、605b、607b)的前端开放终端点的配置条件。

    发电系统及发电单元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98472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180004278.0

    申请日:2011-10-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50/12 H02J7/025 H02J17/00 H02J5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电系统及发电单元。发电系统具备:将直流能量变换为RF能量之后以无线方式传输电力的第1和第2发电单元(110-1、110-2)、合成来自各发电单元的输出的合成部(111)、减少合成从2个发电单元(110-1、110-2)输出的RF能量时的相位差的振荡相位控制部(120)。振荡相位控制部(120)调整从第1发电单元(110-1)所包含的振荡器(102-1)输出的RF能量、与从第2发电单元(110-2)所包含的振荡器(102-2)输出的RF能量之间的相位差,以便使由合成部(111)合成从第1发电单元(110-1)输出的第1RF能量和从第2发电单元(110-2)输出的第2RF能量时的第1RF能量的相位和第2RF能量的相位一致。

    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73512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180002312.0

    申请日:2011-04-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50/12 H01F27/2823 H01F38/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经由共振频率(f0)的共振磁场在尺寸不同的送电共振器(105)与受电共振器(107)之间进行非接触的电力传输。至少在一部分当中,将构成送电电感器和受电电感器之中尺寸较小的电感器(Ls)的布线的频率(f0)处的每单位长度的电阻值(Rs)设定得低于构成尺寸较大的电感器(LL)的布线的电阻值(RL)。

    发电装置、发电系统及无线电力传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39820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80002163.8

    申请日:2011-04-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50/12 H02J7/025 H02J17/00 H02J50/10 H02J50/80

    Abstract: 发电装置具备:发电部(101),其输出直流能量;振荡部(102),其将直流能量变换成频率(f0)的射频能量;送电天线(107),其送出射频能量;受电天线(108),其接受由送电天线(107)送出的射频能量的至少一部分;和送电侧控制部(110),其通过使振荡部(102)的输入阻抗根据发电部(101)的输出阻抗的变动而变化,来使发电部(101)的输入阻抗与振荡部(102)的输出阻抗匹配。送电天线(107)是串联谐振电路,受电天线(108)是并联谐振电路。送电天线(107)的谐振频率(fT)以及受电天线(108)的谐振频率(fR)均被设定为与射频能量的频率(f0)相等。

    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14957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80001906.X

    申请日:2011-03-29

    Inventor: 菅野浩

    Abstract: 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具备送电谐振器(105)及受电谐振器(107),经由谐振磁场以非接触的方式传输电力。送电谐振器(105)及受电谐振器(107)的至少一方为串联谐振电路。该串联谐振电路具备电感器,该电感器包括:螺线布线(201);用于将螺线布线的点(203)连接到供电结构的引线(213);用于将螺线布线的其他多个点连接到供电结构的引线(207a、207b、207c)。引线(207a、207b、207c)上分别连接着多个电容(209a、209b、209c)和多个开关(211a、211b、211c),可以随着通过选择性导通的开关选择的电流路径而具有不同的电感值。螺线布线(201)的布线部分(201a)具有谐振频率下的每单位长度的布线电阻被设定得比螺线布线的其他布线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还低的低电阻部分(201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