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11192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980101415.5
申请日:2009-10-2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275 , G11B7/1374 , G11B7/13922 , G11B7/13925 , G11B2007/0006 , G11B2007/0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头、光盘装置及信息处理装置,能够抑制对具有至少三层信息记录面的多层光盘记录或再生信息时产生的三次像散量。物镜(8)被设计成,当设从多层光盘(60)的表面至透光层厚度最大的信息记录面(L0)的透光层厚度为t0、从多层光盘(60)的表面至透光层厚度最小的信息记录面(Ln)的透光层厚度为tn、蓝紫激光以平行光射入物镜(8)时三次球面像差的绝对值达到最小的虚拟的透光层厚度为tc时,满足tc>(t0+tn)/2。
-
公开(公告)号:CN101216605A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710305804.2
申请日:2004-07-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光学拾取透镜装置和使用其的信息记录和再现装置,所述光学拾取透镜装置从光源的一方开始依次包括:准直装置,用于将光束会聚成平行光线或预定的会聚或发散光线,该准直装置可以保持在沿光源发出的光束的光轴方向上移动;像差校正元件,用于允许准直装置发出的光束通过;和具有0.8或0.8以上数值孔径的物镜元件,并将来自像差校正元件的光束会聚到信息记录媒体上形成一个点,像差校正元件和物镜元件整体地保持在与光轴正交的方向上以在信息记录媒体上执行跟踪并满足预定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089964A
公开(公告)日:2007-12-19
申请号:CN200710126472.1
申请日:2007-06-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拾取装置及用于它的物镜。光学拾取装置(1)包括从基准位置沿光轴(AX)变位改变激光形状的准直透镜(13)。物镜(15)构成为在准直透镜(13)位于基准位置的情况下,由物镜(15)形成的光点大小在从信息记录媒体(20)的光源(10)一侧表面离开了下述算式1所规定的设计中心厚度的位置上最小,该算式1是,Lc为设计中心厚度,L0为信息记录媒体的光源一侧表面与位于距该表面最近的位置上的信息记录面之间的距离,Ln为信息记录媒体的光源一侧表面与位于距该表面最远的位置上的信息记录面之间的距离。因此能提供能让激光在设于信息记录媒体中的多个信息记录面中的各个面上适当地聚焦的光学拾取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723495A
公开(公告)日:2006-01-18
申请号:CN200480001772.1
申请日:2004-07-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11B7/135
Abstract: 一种光学拾取透镜装置从光源的一方开始依次包括:准直装置,用于将光束会聚成平行光线或预定的会聚或发散光线,该准直装置可以保持在沿光源发出的光束的光轴方向上移动;像差校正元件,用于允许准直装置发出的光束通过;和具有0.8或0.8以上数值孔径的物镜元件,并将来自像差校正元件的光束会聚到信息记录媒体上形成一个点,像差校正元件和物镜元件整体地保持在与光轴正交的方向上以在信息记录媒体上执行跟踪并满足预定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2959464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280001649.4
申请日:2012-04-0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2F1/29 , G02B27/22 , G02F1/13 , G02F1/13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553 , G02B5/0278 , G02B17/004 , G02B26/0816 , G02B27/2214 , G02F1/133371 , G02F1/29 , G02F2001/291
Abstract: 使射入的光偏转的光偏转器(10)具备光偏转元件(101),该光偏转元件使内部的折射率分布被调制,从而使射入的光偏转,射入到光偏转元件(101)的光,多次通过光偏转元件(101)之后,从光偏转元件(101)射出。
-
公开(公告)号:CN102713732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180006216.3
申请日:2011-11-1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2F1/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29 , G02F2001/29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能够降低因发生衍射光而造成的光量损失的光偏转器。使光偏转向规定的偏转方向且能够对光的偏转角度进行调制的光偏转器(10),其具备在规定的偏转方向上排列配置的多个液晶偏转元件(101a)、(101b)、(101c)。在至少一组相邻的成对的液晶偏转元件中,一方的液晶偏转元件在规定的偏转方向上的大小与另一方的液晶偏转元件在规定的偏转方向上的大小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02365682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180001584.9
申请日:2011-01-0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11B7/1353 , G11B7/1374 , G11B7/139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3922 , G11B7/1353 , G11B7/1374 , G11B7/1376 , G11B7/13925 , G11B2007/0006 , G11B2007/137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光源波长偏离设计值也能抑制像差产生的复合物镜、光学头装置、光学信息装置以及信息处理装置。在区域(R10)和区域(R20)形成具有锯齿状或阶梯状剖面的衍射结构,在区域(R10)形成的锯齿状或阶梯状剖面的高度对指定波长的光赋予与透过空气时相比为指定波长的N倍的光程差,在区域(R20)形成的锯齿状或阶梯状剖面的高度对指定波长的光赋予与透过空气时相比为指定波长的J倍的光程差,设在区域(R10)与区域(R20)之间的边界带(RB)的两端的高低差以及边界带(RB)的宽度的至少其中之一对指定波长的光赋予与透过空气时相比为指定波长的(N+J)/2倍(N与J是互不相同的自然数)的光程差。
-
公开(公告)号:CN101911192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0980101415.5
申请日:2009-10-2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11B7/1275 , G11B7/1374 , G11B7/139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275 , G11B7/1374 , G11B7/13922 , G11B7/13925 , G11B2007/0006 , G11B2007/0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头、光盘装置及信息处理装置,能够抑制对具有至少三层信息记录面的多层光盘记录或再生信息时产生的三次像散量。物镜(8)被设计成,当设从多层光盘(60)的表面至透光层厚度最大的信息记录面(L0)的透光层厚度为t0、从多层光盘(60)的表面至透光层厚度最小的信息记录面(Ln)的透光层厚度为tn、蓝紫激光以平行光射入物镜(8)时三次球面像差的绝对值达到最小的虚拟的透光层厚度为tc时,满足tc>(t0+tn)/2。
-
公开(公告)号:CN103154604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80049027.4
申请日:2011-12-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21V5/04 , F21S2/00 , F21V5/00 , G02F1/1333 , G02F1/13357 , F21Y10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F13/14 , F21V5/007 , F21V5/04 , F21V13/04 , F21Y2103/10 , F21Y2115/10 , G02B6/0046 , G02B6/0096 , G02B19/0028 , G02B19/0066 , G02F1/133603 , G02F1/133606 , G02F2001/133607
Abstract: 一种背光装置(2),其具有:光源部(3),该光源部由多个发光二极管(9)以及对来自于该发光二极管(9)的光进行扩散的透镜(10)构成;收纳该光源部(3)的框体(4);扩散板(5),其被配置为覆盖该框体(4)的开口部(6a);和反射片(6),其使得从光源部(3)出射的光反射至扩散板(5)侧,光源部(3)的多个发光二极管(9)在中央部被排列为一列或者多列,光源部(3)的透镜(10)具有:来自于发光二极管(9)的光所入射的入射面(11)、和对入射了的光进行扩散并使其出射的出射面(12),与透镜(10)的排列方向直交的透镜(10)的短边的长度为(d1)与透镜(10)的配置间隔的最小间隔为(d3)的关系设为d3<(2×d1)。
-
公开(公告)号:CN102859264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180019968.3
申请日:2011-12-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21S2/00 , F21V3/00 , F21V5/00 , F21V5/04 , G02F1/13357 , H01L33/58 , F21Y10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606 , G02F1/133603 , G02F1/133605 , G02F1/133611 , G02F2001/133607 , H01L33/58
Abstract: 一种背光装置(2),其具备:光源部(3),该光源部由多个发光二极管(9)以及对来自于该发光二极管(9)的光进行扩散的透镜(10)构成;收纳该光源部(3)的框体(4);扩散板(5),其被配置为覆盖该框体(4)的开口部(6a);和反射片(6),其使得从光源部(3)出射的光反射至扩散板(5)侧,光源部(3)通过在中央部排列配置多个发光二极管(9)以及多个透镜(10)而构成,且与所述光源部(3)对应的部分的从扩散板(5)侧观察到的亮度分布具有:示出亮度的峰值的中央部区域(C)、亮度从该中央部区域(C)向左右的端部渐渐地衰减的衰减区域(D)、以及具有亮度未衰减的分布部分的端部区域(E)。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