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电阻焊接管用热轧钢带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76988C

    公开(公告)日:2006-09-27

    申请号:CN200410031384.X

    申请日:2004-03-26

    Abstract: 本发明在无需建设新的生产设备和增加成本的情况下以低成本提供一种具有优异低温韧性和焊接性的热轧钢带,其适合用作高强度电阻焊接管用原材料。该热轧钢带为低碳钢,含有约0.5%或更少的Cu、约0.5%或更少的Ni、和约0.5%或更少的Mo的至少一种,其中由下式(1)表示的Pcm为0.17或更小(其中,(%M)表示元素M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余量包括Fe和附带的杂质。另外,在整个微观结构中,作为主相的贝氏体铁素体的比率被控制为约95体积%或更高。Pcm=(%C)+(%Si)/30+((%Mn)+(%Cu))/20+(%Ni)/60+(%Mo)/7+(%V)/10 式(1)。

    铁素体系不锈钢
    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026623B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680056228.X

    申请日:2016-09-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氧化性和热疲劳特性优异的铁素体系不锈钢。所述铁素体系不锈钢以质量%计,含有C:0.020%以下、Si:大于0.1%且为3.0%以下、Mn:0.05~2.0%、P:0.050%以下、S:0.010%以下、Al:0.3~6.0%、N:0.020%以下、Cr:12~30%、Nb:大于0.3%且为1.0%以下、Ti:0.01~0.5%、Mo:0.3~6.0%、Co:0.01~3.0%、Ni:0.02~1.0%,且以满足Si+Al>1.0%、Al‑Mn>0%、Nb‑Ti>0%的方式含有,剩余部分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铁素体系不锈钢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62079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780089128.1

    申请日:2017-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深拉深加工后进行焊接时不易因焊接的热影响所引起的膨胀收缩和变形所引起的应力在焊接部附近产生裂纹、焊接部附近的耐腐蚀性优良的铁素体系不锈钢。将成分组成设定为以质量%计含有C:0.001~0.020%、Si:0.01~0.30%、Mn:0.01~0.50%、P:0.04%以下、S:0.01%以下、Cr:18.0~24.0%、Ni:0.01~0.40%、Mo:0.30~3.0%、Al:0.01~0.15%、Ti:0.01~0.50%、Nb:0.01~0.50%、V:0.01~0.50%、Co:0.01~6.00%、B:0.0002~0.0050%、N:0.001~0.020%,满足0.30%≤Ti+Nb+V≤0.6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铁素体系不锈钢板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415784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780039942.2

    申请日:2017-06-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焊接部形状优异、并且与奥氏体系不锈钢的不同材料焊接部的耐腐蚀性优异的铁素体系不锈钢板。铁素体系不锈钢板以质量%计含有C:0.003~0.020%、Si:0.01~1.00%、Mn:0.01~0.50%、P:0.040%以下、S:0.010%以下、Cr:20.0~24.0%、Cu:0.20~0.80%、Ni:0.01~0.60%、Al:0.01~0.08%、N:0.003~0.020%、Nb:0.40~0.80%、Ti:0.01~0.10%、Zr:0.01~0.10%,余量由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所述铁素体系不锈钢板满足下式(1)。3.0≥Nb/(2Ti+Zr+0.5Si+5Al)≥1.5……(1)。其中,式(1)中的元素符号表示该元素的含量(质量%)。

    铁素体系不锈钢板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138278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680056540.9

    申请日:2016-0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时实现了表面缺陷的减少和韧性的提高的耐腐蚀性优异的铁素体系不锈钢板。上述铁素体系不锈钢板的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含有C:0.020%以下、Si:0.05~0.40%、Mn:0.05~1.00%、P:0.040%以下、S:0.030%以下、Al:0.001~0.15%、Cr:20.0~23.0%、Ni:0.01~0.80%、Cu:0.30~0.80%、Ti:0.10~0.50%、Nb:0.010~0.150%、Zr:0.005~0.150%和N:0.020%以下,满足下述(1)式,剩余部分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Zr≤Nb≤Ti(1)(应予说明,(1)式中的Zr、Nb和Ti表示各成分的含量(质量%))。

    耐候性优良的结构钢材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849664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80046518.6

    申请日:2016-08-12

    Abstract: 通过使结构钢材的成分组成为下述组成,从而以低成本提供即使在空气含盐量大的环境下也显示出优良耐候性的结构钢材,所述成分组成为:以质量%计,含有规定量的C、Si、Mn、P、S及Al,并且分别以Cu:0.01%以上且1.00%以下、Ni:0.01%以上且0.65%以下、Co:0.002%以上且低于0.220%、Nb:0.005%以上且0.200%以下、以及Sn:0.005%以上且0.200%以下的范围复合含有Cu、Ni、Co、Nb及Sn这五种元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