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25804A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1110135344.X
申请日:2011-05-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应急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滤式生物模块反应器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反应器由1~n个可自由组合的框式滤料模块组成;所述框式滤料模块中填充了天然材料类的滤料。本发明所述反应器可以根据处理水量和污染物浓度设置不同的滤料模块系统进行并联或串联组合,安装、拆卸灵活方便,所述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短,能够适应需要高水力负荷处理的大面积水体,且脱氮、除磷和除藻的效果好,反冲洗周期长,可广泛应用于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和饮用水源地取水口水质的安全净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486603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0646991.0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氧传递速率的人工湿地设计方法,从人工湿地面积以及保证后续人工湿地的去污效果的角度出发,以某模拟人工湿地系统的运行数据作为基础,同时考虑进出水中的氨氮和有机污染物等多变量,计算需氧量负荷LON和氧传递速率OTR,采用温度修正系数修正氧传递速率,以削弱温度在人工湿地设计过程中的影响,构建需氧量负荷和氧传递速率的拟合关系,基于此拟合关系的拟合系数及进出水的污浊指数,得出目标人工湿地最终的设计面积,依据不同修正系数下该湿地模拟出水和实测出水的污浊指数拟合度,确定最佳温度修正系数,利用该最佳温度修正系数构建不同温度下该人工湿地系统的设计模式,保证人工湿地对污染负荷预测去除效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28160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1910068897.4
申请日:2019-01-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2F3/32 , C02F3/34 , C12N11/04 , C12N11/10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性微藻固定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功能性微藻固定化材料是将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6461的功能性微藻Desmodesmus sp.WR1经海藻酸钠固定后,按一定比例投加到含有环境激素双酚A和雌二醇的生活污水中,可显著促进生活污水中氮磷营养盐及上述环境激素的去除,同时功能性微藻生长积累微藻生物量,可用于生物燃料等的制备,固定化又便于其回收;此外,微藻的存在有利于维持固定化材料的形态、强度和稳定性,使其可以重复再利用,延长使用时间并提高污水处理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所述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对环境友好,能在污水处理及环境修复技术领域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292764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064707.5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12N1/20 , C02F3/34 , C12R1/025 , C02F101/38 , C02F101/3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spanius)菌株JD417及其应用,该菌株于2021年7月2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1813。该菌株JD417可耐受高浓度(50mg/L)磺胺类化合物(抗生素),不仅可以降解磺胺类化合物,而且还能降解氮类物质。该菌株可以以硝酸盐氮为唯一氮源和以磺胺二甲基嘧啶为唯一碳源维持生存,有效减少水体中总氮、硝酸盐氮及磺胺类化合物,在污水等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率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688666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611078860.2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根际箱及其在湿地植物根际微域研究方面的应用。所述植物根际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空间由若干根际隔板插片间隔为根区、近根区、远根区和非根区等不同根际微域分区,所述箱体的上部设置有布水单元,所述箱体上还设有水位调控单元;箱体的底部设有排水装置。通过调整不同根际微域分区的间隔,实现精确观察和研究离根系不同距离和/或根区土壤和/或间隙水中养分、污染物和/或微生物的差异变化。基于本发明植物根际箱,能够真实地模拟湿地植物生长的水淹生境,保持基质中水的流动状态,并可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和水位,在对植物尤其是湿地植物根际微域的研究方面具有广泛地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787887B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510156548.X
申请日:2015-04-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2 ,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涌或水塘的硝化反硝化脱氮自然平流式生态系统及工法,通过水生植物有无的生态工法营造不同环境条件的河涌系统,利用水流运行中通过连续的无水生植物区与水生植物密植区布置单元,以科学模拟A/O工艺实现自然平流式表面流系统,保证水流均匀推流并充分与水生植物和底质接触,形成连续的好氧、缺氧或厌氧部分,达成连续且充分反应的硝化反硝化脱氮过程。本发明功能分区明显、对于氮素去除效果较好,工艺过程易于管理和控制,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且生态工法在保证水质效果的同时兼具增强水环境观赏性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具有一定流速的城镇河涌与乡村水塘的面源污染生态处理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520555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843822.5
申请日:2016-09-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12N1/12 , C12P3/00 , C02F3/34 , C02F101/34 , C12R1/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氧化锰生成微藻及微藻—生物氧化锰体系及其在双酚A降解中的应用。本发明生物氧化锰生成微藻Desmodesmus sp.WR1,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6461。所述微藻可利用环境中低价态的锰离子,生成纳米级无定形锰氧化物颗粒,该类生成的锰氧化物具有较高的氧化活性,可对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氧化降解,显著提高BPA的去除效率;同时,所述微藻还可利用有机物氧化过程中氧化锰经还原而释放出的锰离子,实现氧化锰再生。该微藻光合自养,生长迅速,易培养,利用该微藻进行生物氧化锰的生产和再生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环境友好,可再生等特点,为生物氧化锰在环境修复中应用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3937697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015741.7
申请日:2014-01-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高效降解染料的菌株。所述菌株为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sp.)FS1,于2013年11月10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3561。本发明所述菌株生长迅速,环境适应性强,具有广谱的染料降解能力,对多种染料都具有很好的脱色效果,培养10h即能达到最大脱色率,脱色率可达90%以上,最大脱色浓度达5000mg/L。将本发明菌株应用于印染废水以及相关的染料废水脱色处理,能有效避免难于自然降解的染料分子直接进入水体导致的环境污染,且无二次污染,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率和应用前景。本发明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sp.)可很好地应用于染料降解,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为解决染料污水处理尤其是脱色问题提供有力的技术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4211182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410434090.5
申请日:2014-08-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2F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流立式湿地污水处理工艺和装置及应用。本发明是自上而下将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储水池组合成立式结构,通过布设水位监控器以控制循环泵的运行工况,实现污水的循环处理,并搭配继电器以控制调节每批次污水处理量和处理时间。本发明与传统的人工湿地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水力负荷大、低能耗、易操作和快速去除污染物的优点,其常规水质出水指标CODCr、SS、TN、NH4+~N远低于城市污水处理一级A标准所限定的浓度阈值(GB18918‑2002),出水农药含量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出水重金属含量达到地表水Ⅱ类水标准(GB3838‑2002)。本发明还实现了人工湿地类污水的自动化处理,解决了污水中有机物和氮污染物单次通过人工湿地去除效果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954747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410171466.8
申请日:2014-04-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33/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测定河流浮游藻类和附生藻类初级生产力的装置和应用。所述装置包括样品光反应单元、环境模拟单元和测量控制单元;所述样品光反应单元为若干组藻类光反应器,每一组藻类光反应器包括至少一个浮游藻光反应器和至少一个附生藻光反应器。所述环境模拟单元为光照、水温和水流环境模拟,其中光照环境为设计同一光源环境下不同组的藻类光反应器采用不同的遮光度;水温与水流环境模拟为采用设置于样品光反应单元外部的水流槽,所述水流槽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测量控制单元包括溶解氧传感器和控制面板,其中溶解氧传感器探头深入藻类光反应器水样中。本发明有适用于河流藻类初级生产力测定,操作简单,能同时获得浮游藻类和附生藻类的初级生产力和光合作用参数,提高实验效率。
-
-
-
-
-
-
-
-
-